无级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517554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1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级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其在将变速模式从手动变速模式切换至自动变速模式时,不会产生较大的扭振,可以以良好的响应实现不产生不适感的变速。T/M_ECU(20)在控制模式的选择刚从手动变速模式切换至自动变速模式后所计算出的目标变速比(id)、和当前的变速比(i)(即将切换之前在手动变速模式中选择的变速级的固定变速比)之差大于或等于设定值时,在上述变速比(id、i)之间设定临时目标变速比(it),在设定有临时目标变速比的情况下,将从手动变速模式至自动变速模式的模式切换的过渡时的变速比(i),经由临时目标变速比(it)阶段性地收敛至目标变速比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级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其可以选择与车辆的运行状态对应地使变速比自动变化的自动变速模式、和设定与驾驶员的变速操作相应的变速比的手动变速模式。
技术介绍
以带式及曲面式为代表的无级变速器,可以根据节气门开度、车速以及发动机转速等运行状态,无级地设定最合适的变速比。但是,在上坡路行驶时或加速时要获得较大的驱动扭矩的情况下,或者在下坡路行驶时要使强力的发动机制动有效时,由于在各个运行区域中都预先设定了变速特性曲线,所以产生下述问题,即,无法设定除此之外的变速比, 使驾驶员产生驱动扭矩不足或者减速不足的不适感。因此,近年来,提出了一种兼设有可以由驾驶员任意设定变速比的手动变速模式的无级变速器。在这种具有手动变速模式的无级变速器中,通常设定有多级用于将变速比控制为规定的固定变速比的模拟变速级。并且,如果变速模式从自动变速模式转换至手动变速模式,则在驾驶员每次接通降档开关时,变速级就会顺次向低速侧切换,在每次接通升档开关时,变速级就会顺次向高速侧切换。在这里,在上述所示的无级变速器中,通常采取下述对策以抑制扭振(torque shock)等,即,对进行各种变速时的变速比的变化量设定规定的极限(保护值),防止由于变速比的急剧变化所导致的惯性扭矩的急剧释放或吸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1-33012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具有手动变速模式的无级变速器中,在驾驶员刚将变速模式从手动变速模式切换至自动变速模式之后等,可以预想到在控制中目标变速比大幅变更的情况。具体地说,例如存在下述情况等,即,驾驶员选择了手动变速模式,以低速侧的高速级进行高转速行驶,从该状态开始,释放加速踏板而切换至自动变速模式。并且,在这种目标变速比大幅变更时的变速中,如果保护值发挥作用,则使变速时间延长,发动机转速以迟缓的不自然行为进行变化,并且,在无级变速器中,由于变速是连续进行的,所以难以使驾驶员产生如有级变速这样的变速感觉,有可能使驾驶员产生不适感。另一方面,如果使与转速比的变化量相对应的保护值变高,则虽然可以实现变速时间缩短化,但在变速完成时一次产生较大的惯性扭矩,从而难以充分抑制扭振。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级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其在将变速模式从手动变速模式切换至自动变速模式的变速时,在实现变速时间缩短的同时,阶段性地实施位移量较小的变速而适当地向驾驶员施加较小的扭振,从而可以防止一次产生较大的扭振,并且,可以使无级变速器实现与有级变速器相同感觉的不产生不适感的变速。本专利技术一个方式所涉及的无级变速器的控制装置,作为变速控制的模式,可以选择执行自动变速模式和手动变速模式,该无级变速器的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自动变速控制单元,其在上述自动变速模式被选择时,运算与车辆的运行状态对应的目标变速比, 并使无级变速器的变速比收敛至该目标变速比;手动变速控制单元,其在上述手动变速模式被选择时,对应于驾驶员的操作输入,选择分别设定了固定变速比的多级变速级中的某一个,使上述无级变速器的变速比收敛至该变速级的固定变速比;以及临时目标变速比设定单元,其在模式选择刚切换至上述自动变速模式后所计算出的上述目标变速比、和即将切换之前在上述手动变速模式中选择的上述变速级的固定变速比之差大于或等于设定值时,在这些变速比之间设定临时目标变速比,上述自动变速单元在设定有上述临时目标变速比的情况下,在从上述手动变速模式向上述自动变速模式进行模式切换的过渡时,使上述无级变速器的变速比经由上述临时目标变速比而阶段性地收敛至上述目标变速比。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无级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即使在将变速模式从手动变速模式切换至自动变速模式时,也不会产生较大的扭振,可以以良好的响应实现不产生不适感的变速。附图说明图1是车辆所搭载的动力传动系统的概略结构图。图2是表示自动变速用对应图的示意图。图3是表示手动变速用对应图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无级变速器的变速控制过程的流程图。图5是表示自动变速模式时的变速控制子过程的流程图。图6是表示自动变速模式时的变速控制子过程的流程图。图7(a)是表示刚从手动变速模式切换至自动变速模式后的升档时所设定的临时目标变速比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b)是表示该升档时的发动机转速变化的说明图。图8(a)是表示刚从手动变速模式切换至自动变速模式后的降档时所设定的临时目标变速比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b)是表示该降档时的发动机转速变化的说明图。图9(a)是表示刚从手动变速模式切换至自动变速模式后的升档时所设定的临时目标变速比的变形例的说明图,(b)是表示该升档时的发动机转速变化的说明图。图10(a)是表示刚从手动变速模式切换至自动变速模式后的降档时所设定的临时目标变速比的变形例的说明图,(b)是表示该降档时的发动机转速变化的说明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方式。附图涉及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图1是车辆所搭载的动力传动系统的概略结构图,图2是表示自动变速用对应图的示意图,图3是表示手动变速用对应图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无级变速器的变速控制过程的流程图,图5、6是表示自动变速模式时的变速控制子过程的流程图,图7(a)是表示刚从手动变速模式切换至自动变速模式后的升档时所设定的临时目标变速比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b)是表示该升档时的发动机转速变化的说明图,图8(a)是表示刚从手动变速模式切换至自动变速模式后的降档时所设定的临时目标变速比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b)是表示该降档时的发动机转速变化的说明图,图9(a)是表示刚从手动变速模式切换至自动变速模式后的升档时所设定的临时目标变速比的变形例的说明图,(b)是表示该升档时的发动机转速变化的说明图,图10(a)是表示刚从手动变速模式切换至自动变速模式后的降档时所设定的临时目标变速比的变形例的说明图,(b)是表示该降档时的发动机转速变化的说明图。在图1中,标号1表示发动机,该发动机1通过电磁离合器或变矩器等前进离合器 2连接设置有无级变速器3,从而构成汽车等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10的要部。无级变速器3具有与前进离合器2连接设置的前进/后退切换装置4,在从该前进 /后退切换装置4延伸出的带轮输入轴恥上轴支撑有主带轮fe。另外,在相对于带轮输入轴恥平行配置的带轮输出轴5c上轴支撑有副带轮5d,在上述主带轮fe和副带轮5d之间, 卷绕安装有驱动带5e。此外,在带轮输出轴5c上,经由末级减速装置6的减速齿轮组6a连接设置有差速装置6b,在该差速装置6b上连接设置有与前轮或后轮的驱动轴7a轴接的驱动轴7。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前进/后退切换装置4中的前进时的变速比设定为“1”, 在接合前进离合器2而前进时的发动机转速Ne和主转速Np是以1 1对应的。另外,在主带轮fe上并列设置有主液压室5f,利用从液压控制回路8向该主液压室5f供给的主液压,调整主带轮fe的槽宽。另一方面,在副带轮5d上并列设置有副液压室5g,利用从液压控制回路8向该副液压室5g供给的副液压,向驱动带^3施加扭矩传递所需的张力。液压控制回路8由后述的变速器控制装置(T/M_ECU)20控制,通过利用该液压控制将两个带轮5a、5d的槽宽控制为彼此处于反比例状态,从而无级变速器3实现所期望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永慎也鲹本惠介西田祐之田中敬树森下誉仁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