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摩托车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10430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1 1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速摩托车轮胎,从胎肩到胎侧为反圆弧,所述反圆弧的圆心位于轮胎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保证了高速摩托车胎的良好的缓冲性能,又解决了轮胎胎侧下沉量大,侧向稳定性差问题,同时又提高了安全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轮胎,具体涉及一种高速摩托车轮胎
技术介绍
现有的高速摩托车轮胎为了提高其在高速状态下的缓冲性能,在其结构设计上从胎肩到胎侧采用切线和圆弧连接,或者采用两段相反方向的圆弧(即一段圆弧的圆心在轮胎内,一段圆弧的圆心在轮胎外)连接的方式,这两种结构形式不论是机床试验还是实际使用,轮胎的缓冲性能很好,但是在高速状态下特别是在高速状态下转向时其侧向稳定性不好,严重时会出现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高速状态下转向时侧向稳定性好、安全性能高的高速摩托车轮胎。高速摩托车轮胎胎侧下沉量大,侧向稳定性差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胎冠和胎圈保持原有基础上,改变了原来从胎肩到胎侧采用的切线和圆弧连接,或者采用两段相反方向的圆弧连接的方式,而采用从胎肩到胎侧采用反圆弧设计的方式。所谓反圆弧是相对于轮胎的中心而言的,反圆弧即圆的中心在轮胎外。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高速摩托车轮胎,从胎肩到胎侧为反圆弧,所述反圆弧的圆心位于轮胎外。进一步,所述反圆弧的半径为150mm。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既保证了高速摩托车胎的良好的缓冲性能,又解决了轮胎胎侧下沉量大,侧向稳定性差问题,同时又提高了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 现有技术中传统的轮胎剖面图;图2 本技术的轮胎剖面图;其中,1胎冠,2胎肩,3胎侧,4胎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 参照图1和图2,一种高速摩托车轮胎,在胎冠和胎圈保持原有不变的基础上,从胎肩到胎侧为反圆弧,所述反圆弧的圆心位于轮胎外,所述反圆弧的半径为150_。 改变了原来从胎肩到胎侧采用的两段相反方向的圆弧(即一段圆弧的圆心在轮胎内,半径为140mm,一段圆弧的圆心在轮胎外,半径为30mm)连接的方式。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既保证了高速摩托车胎的良好的缓冲性能,又解决了轮胎胎侧下沉量大,侧向稳定性差问题,同时又提高了安全性。 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 凡是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列。权利要求1.一种高速摩托车轮胎,其特征在于从胎肩到胎侧为反圆弧,所述反圆弧的圆心位于轮胎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摩托车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圆弧的半径为 150mmo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高速摩托车轮胎,从胎肩到胎侧为反圆弧,所述反圆弧的圆心位于轮胎外。本技术既保证了高速摩托车胎的良好的缓冲性能,又解决了轮胎胎侧下沉量大,侧向稳定性差问题,同时又提高了安全性。文档编号B60C13/00GK202319749SQ201120450158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5日专利技术者冯秀兰 申请人:莱芜固可力轮胎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秀兰
申请(专利权)人:莱芜固可力轮胎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