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桐子高频再生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504597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1 0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桐子高频再生方法,包括:获得无菌苗步骤,选取饱满的野生小桐子种子,消毒处理后将种子胚和子叶接种在萌发培养基上萌发培养,获得无菌苗;愈伤组织初次诱导步骤,剪取无菌苗长势好的子叶切成小块,接入愈伤组织初次诱导培养基黑暗培养7~11天;愈伤组织再次诱导步骤,取出经过初次诱导的愈伤组织,转入愈伤组织再次诱导培养基黑暗培养12~14天;再生芽诱导步骤,取出经过再次诱导的愈伤组织转入不定芽诱导培养基光照培养直至获得分化出的不定芽;生根培养步骤,选取茎叶生长均匀的不定芽切下,并在吲哚丁酸或生根粉中浸泡后接入生根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炼苗移栽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愈伤率可达100%,不定芽分化率可达90%左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组织培养育苗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小桐子(/airoMa curcas L ),又叫麻疯树、麻风树、膏桐、黑皂树、木花生、油芦子、亮桐、臭梧桐等,属大戟科(^Modiaceae)麻疯树属Uatrophi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是一种多年生木本油料植物。小桐子原产美洲,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小桐子可全株开发,其果实、枝、叶均能利用。小桐子种子含油率高,经过加工可制成生物柴油。小桐子种子、树皮、叶、根和乳汁中含有多种成分的生物药源,可提取制作生物医药和生物农药。小桐子种子加工后的油饼蛋白质含量较高,脱毒后可制作生物饲料,未脱毒的可制作优质的有机生物肥。另外,小桐子茎叶有毒,牲畜不吃,病虫较少,不易燃烧, 可作为田间地边的生物篱和防风防火屏障。培育小桐子能源林,利用其种子提炼生物柴油是小桐子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现有栽培和半野生的小桐子,其繁殖主要靠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繁殖的周期长,成本高。又因其为木本植物,采用常规育种来改变其遗传性状相当困难,因此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如转基因技术等成为首选。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了对小桐子进行了分子水平的育种工作。选育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怀娟孔晓香陈小莲李艳梅李耿光
申请(专利权)人:普罗米绿色能源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