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葛林专利>正文

一种电热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00998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1 0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热式组件,包括电路装置、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电路装置包括传输单元、电热片、串联器件和铜构件。第一安装座是使用时由其插座部位与相邻的电热式组件的第二安装座的插头部位相互密闭插接且电连接的部件。第二安装座是使用时由其插头部位与相邻的电热式组件的第一安装座的插座部位相互密闭插接且电连接的部件。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分别设置在电路装置的两端,电路装置的传输单元、电热片、串联器件和铜构件相互之间的电连接部位及相应的部件的位于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的相应的腔体中的部分均被密封设置在相应的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工业化生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装潢领域的产品,具体涉及一种电热式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自发热式地板表现形式为电热地板,电热地板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取暖方式,它是将电热材料铺设在地板地板中,通过对电热材料加热而使地板供热。中国专利文献CN1034826C (申请号92114554. 3)公开了一种电热地板,该地板是在地板块中设有水平方向的2个通孔,将电热线穿入通孔中,为了防止相邻地板块的通孔错位而磨断电热线,通孔的端口采用喇叭口。为了更加安全,地板块可加入阻燃材料,或者地板块采用木粉、石棉粉和适量粘合剂压制而成。虽然该文献未对如何进行电热线的接线进行描述,但从上述“为了防止相邻地板块的通孔错位而磨断电热线”内容中可以推断其电热线是逐块穿过地板块的,不仅安装麻烦,而且在安装中也会损坏电热线,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还有就是一旦某处的电热线有损坏而不导通,则所有地板块都不能发热。中国专利文献CNM95931Y (专利号ZL01M9911. 0)公开了一种“一种发热地板”,其中记载了“本技术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由具有绝缘性能的强化地板块1和盘旋预埋在强化地板块1中的电发热导线2构成,在电发热导线2中串联有热保护器3和保险6,在强化地板块1的左端面上有纵向凸起4,右端面上有纵向凹槽5,纵向凸起4可与纵向凹槽5相匹配,在强化地板块1上端面左右两边各安有一个插头7,下端面与上端面7 相对应的位置各安装一个插座8,插头7与插座8相匹配且上下端面的左右两组插头7和插座8分别与强化地板块1中的电发热导线2的两端相联构成一个通电回路”,该发热地板采用电发热导线2产生热量进行发热取暖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由于电发热导线2通常截面为圆形,因此在发热时热量是沿着横截面的半径方向向四周发散,造成一部分热量散到地板的下方,极大的浪费了能源。2、由于电发热导线2通常是细长的,因此向地板上方有效的散热面积较小,如果想取得较好的散热效果就必须将电发热导线2铺设的相对密集一些, 这样又极大的增加了制造成本。3、电发热导线2通常较软,因此将电发热导线2盘旋预埋在强化地板块1中的制做较为麻烦,生产加工难度较大。中国专利文献CN200992793Y (申请号200720002236. 4)公开了一种“一体式电加热地板系统”,其中记载了 “安装时,本技术的地板单元1可以象普通地板一样拼接起来,只是在一行(地板长边方向)里面,首尾连接的地板单元之间必须用转换接头实现电连接,这一行地板形式上是串联,但实际上每一块地板中的电热导线都是并联的。”再结合其独立权利要求可知该地板系统中,第一接插件(也即上述转换接头)设置在首尾相连的地板单元之间,是必要技术特征之一,再根据其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可进一步知晓所述的转换接头为独立于地板单元的构件。由此看出,首先,在安装地板系统时,首尾相连的2个地板单元之间必须有一个转换接头,这使得在安装地板系统时,较为复杂。其次,该文献中,地板单元包括发热单元和传输单元,发热单元为并联在传输单元上的电热导线,传输单元和电热导线安装在地板内部。该文献还举出了电热导线在地板内的3种安装方式,第一种安装方式是,通过在地板背面开槽的方式将电热导线铺设在其中, 然后再复合一层或多层同样的材料或不同的材料,或者直接将槽填平;第二种安装方式是, 采用在地板侧面上打孔然后穿线的方法设置电热导线;第三种安装方式是,将电热导线预埋在地板中,对于复合地板可以采用预埋的方式。上述三种安装方式中,第三种方式中的 “复合地板”包括的范围很广,例如,强化木地板就是一种由下至上依次为平衡纸层、密度板、装饰纸层和耐磨纸层通过热压构成的复合地板,因而从结构上讲这种复合地板无法对电热导线进行预埋,故对于该文献中的电热导线的第三种安装方式来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无法实施。至于前两种安装方式都存在制造复杂麻烦的问题,不便于工业化生产。再次,该文献中提出了第一插接件、第二插接件、堵头、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均为防水结构的特征,但是并未解决整个地板系统的防水问题。虽然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采用了防水结构,但是未提到如何解决在该两个接头与电热导线的连接部位进行防水的问题, 也未涉及该两个接头在与地板板体的接触处的密封和防水问题,当一段时间未对地板系统通电后,空气中的水汽会从接头与地板板体之间的缝隙中进入地板内部,而在接头与电热导线的连接部位凝结,若此时通电,会产生严重的漏电,使得触保器立刻跳闸,若未安装触保器则会因大电流的生成而引起过热甚至是烧毁地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性较好的便于工业化生产的可用于电热地板的电热式组件。实现本技术目的的基本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电热式组件包括电路装置、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第一安装座是使用时由其插座部位与相邻的电热式组件的第二安装座的插头部位相互密闭插接且电连接的部件。第二安装座是使用时由其插头部位与相邻的电热式组件的第一安装座的插座部位相互密闭插接且电连接的部件。上述电路装置包括传输单元、电热片、串联器件和铜构件。传输单元由火线单元和零线单元组成。火线单元和零线单元均包括依次电连接的铜套、传输件和铜插针。传输件为包覆有绝缘塑料包皮的单铜芯电线。火线单元的铜套、传输件和铜插针依次为火线铜套、 第一电线和火线铜插针,零线单元的铜套、传输件和铜插针依次为零线铜套、第二电线和零线铜插针。电热片为2片分前后在同一个平面上平行设置,2片电热片按照所处的前后位置的不同而称为前侧电热片和后侧电热片。每片电热片是在左右端各设置一个电极的薄片状密封防水式电热器件。串联器件为温度开关或自恢复保险丝或铜导线。上述铜构件包括火线铜构件和零线铜构件。串联器件连接在2片电热片左端电极之间,前侧电热片的右端电极通过火线铜构件与火线单元电连接,后侧电热片的右端电极通过零线铜构件与零线单元电连接。上述第一安装座包括均为注塑一体件的第一座体和盖板。盖板从上向下配合安装在第一座体上,盖板在其下侧后端、下侧左端和下侧前端与第一座体固定连接在一起,且在盖板与第一座体之间形成了第一安装座的主腔体。第一安装座还包括位于其左侧前部的前插座和位于其左侧后部的后插座。前插座和后插座的插接方向均朝向同一个方向,也即均朝向前后向的前方或后方,或均朝向左右向的左方。前插座和后插座均由第一座体和盖板相互配合后构成或者均单独设置在第一座体上。前插座和后插座均设有开口方向与插接方向一致的插接孔。上述火线铜插针的插接部位设置在第一安装座的前插座中,第一电线左端伸入第一安装座的主腔体中且与火线铜插针电连接。零线铜插针的插接部位设置在第一安装座的后插座中,第二电线左端伸入第一安装座的主腔体中且与零线铜插针电连接。前侧电热片位于第一电线的上方,前侧电热片的左端被限位和夹紧在盖板下侧右端前部与第一座体的上侧右端前部之间。后侧电热片位于第二电线的上方,后侧电热片的左端被限位夹紧在盖板下侧右端后部与第一座体的上侧右端后部之间。串联器件位于第一安装座的主腔体中。上述第二安装座包括第二座体、2块盖板和2个插头。第二座体、2块盖板均为注塑一体件。2块盖板按其所处的前后位置分为前盖板和后盖板,2个盖板的结构形状基本相同。2个插头按其所处的前后位置分为火线插头和零线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林葛鑫琰
申请(专利权)人:葛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