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葛林专利>正文

电热地板系统及电热地板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69870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热地板系统,其要点在于:包括电热地板、安装座、插接阻挡件和供电系统;供电系统包括供电线路和龙骨线路。在安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热地板系统时,先将各个安装座由其长度方向沿前后向平行设置铺设在地面上,再将处理好的各相应的龙骨线路放入相应的安装座的插座槽部中,将各龙骨线路的第一龙骨插座与相应的供电线路的供电插头进行防水插接配合且电连接;最后通过插接阻挡件将各电热地板固定连接在相应的安装座上,且电热地板通过其插头组件与相应的龙骨线路的龙骨插座相互防水插接配合且电连接,最终各电热地板则以并联的方式工作,当电源接通时,所有电热地板一起发热用来取暖,即便是某一块损坏,也不会影响其他的电热地板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装潢领域的产品,具体涉及一种电热地板系统及其电热地板。
技术介绍
目前,电热地板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取暖方式,它是将电热材料铺设在地板下面,通过对电热材料加热而使地板供热。中国专利文献CN1034826C (申请号92114554. 3)公开了一种电热地板,该地板是在地板块中设有水平方向的2个通孔,将电热线穿入通孔中,为了防止相邻地板块的通孔错位而磨断电热线,通孔的端口采用喇叭口。为了更加安全,地板块可加入阻燃材料,或者 地板块采用木粉、石棉粉和适量粘合剂压制而成。虽然该文献未对如何进行电热线的接线进行描述,但从上述“为了防止相邻地板块的通孔错位而磨断电热线”内容中可以推断其电热线是逐块穿过地板块的,不仅安装麻烦,而且在安装中也会损坏电热线,还有就是一旦某处的电热线有损坏而不导通,则所有地板块都不能发热。中国专利文献CN2495931Y公开了一种发热地板,该地板是由具有绝缘性能的强化地板块和盘旋预埋在其中的电发热导线构成,在强化地板块的左端面上有纵向凸起,右端面上有纵向凹槽,纵向凸起可与纵向凹槽相匹配,在强化地板块上端面的左右两边各安有一个插头,下端面与上端面插头对应位置各安有一个插座,插头与插座相匹配,且上下端面的左右两组插头和插座分别与电发热导线的两端相连,在导线中串联有热保护器。这种电热地板系统的不足在于在相邻地板之间采用插头插座的供电方式不可靠,这是因为地板的厚度通常不超过I. 2厘米,要在这样一个高度之中设置插头和插座,必须设计专门的插头与插座,即使是这样插头与插座相互接触的距离也很短,稍有不慎就会产生接触不好的问题,不仅会影响正常的发热,而且会造成安全隐患。这种结构的地板系统一旦某处的插头插座不导通,则会造成一排电热地板块都不能发热。中国专利文献CN101078295A公开了一种电热地板,包括实木地板基层、地板基层下的防潮层,地板基层上依次设置的铝箔反射层、环氧树脂绝缘层、远红外线电发热层、环氧树脂绝缘传热层、实木面板层以及耐磨面漆层,远红外线电发热层采用的是红外线发热纸制作,并塑封在绝缘层和绝缘传热层中,只将电源连接线留在塑封层的外端。在通过聚氨酯胶将上述环氧树脂塑封与实木地板基层及实木面板层粘结在一起,形成整体电热地板结构;该电热地板使用时铺设在室内地面上,再将其中的电源连接线并联连接,然后根据需要串联一带有开关的温度控制器,实现自动控温,地板表面温度在25-40°C范围内。当室内无人时,可根据需要将温度控制器调至低温状态下或切断电源。该文献中的电热地板之间采用并联方式进行供电,虽然解决了一处电连接失效后会导致所有地板或一排地板电连接同时失效的后果,但是所有地板的电源连接线并联在一起,一方面在连接电源线时要求较高、工作量较大,另一方面还要将这些电源线的走线设定好,需要在地面上开凿线槽,安装很不方便,有安全性隐患;并且该电热地板通过聚氨酯胶将环氧树脂塑封与实木地板基层及实木面板层粘结在一起,由于相互粘结在一起的材质不同,各自的热胀冷缩率也不同,所以当温度有变化时会导致各层之间开裂。而且上述几种电热地板均不防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简便、使用寿命较长和防水性较好的电热地板。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时安装简便、安全性高、防水性较好、后续维修保养方便、电热地板可更换,而且在使用时即便地板系统中某块电热地板损坏不能工作也不会影响其他电热地板的正常工作的电热地板系统。 实现本专利技术第一目的基本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电热地板,包括底板和上板,上板由其下端面粘结固定在底板的上端面上而构成地板主体。地板主体在前后两侧设有使用时用于与相邻电热地板相互连接的前侧连接部和后侧连接部。其结构特点是还包括电热片和插头组件。地板主体在左右两侧各设有I个使用时间接与相邻电热地板相互连接的扣接槽部。2个扣接槽部的结构形状相对应,且均沿地板的短边方向贯穿地板主体。2个扣接槽部按照所处的左右位置的不同,分为左侧扣接槽部和右侧扣接槽部。地板主体还在左右两端各设有I个开口向下的安装槽,2个安装槽按照所处的左右位置的不同,分为左侧安装槽和右侧安装槽。上述底板为基本呈长方体形的板体,底板的上表面上设有开口向上的上部凹槽,上部凹槽沿地板的长边方向贯穿底板,且上部凹槽的左部与左侧安装槽相接通,上部凹槽的右部与右侧安装槽相接通。上述电热片是在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电极的防水式薄片状电热器件;电热片设置在底板的上部凹槽中。上述插头组件有2个,按照所处的左右位置不同而分为左插头组件和右插头组件。每个插头组件均包括插头座、导电铜片和铜插针。插头座为注塑一体件,包括插孔部和连接在插孔部上的引出部,引出部的端头部位设有上下贯通的连接孔。铜插针与导电铜片电连接在一起而构成电连接组件,该电连接组件作为嵌件在插头座注塑时与该插头座形成一体式构件。导电铜片的端头从插头座中伸出而位于引出部的连接孔中。铜插针铅垂设置,且铜插针的尾部被密封在插孔部中,铜插针的头部位于插孔部的内腔中。上述每个插头组件设置在地板主体的相应一个安装槽中,且由各自的插头座通过粘结剂粘结固定在地板主体上。上述电热片的左侧电极设有朝向下方的露出部位,该露出部位位于底板的上部凹槽的左部的与地板主体的左侧安装槽相接通的部位,且该暴露部位位于左插头组件的基座的连接孔的上方,将左插头组件的导电铜片的端头与电热片的左侧电极电连接固定在一起,并在所述电连接处覆盖防水密封胶,从而使得该电连接处的所有裸露在外的金属部位均处于封闭防水状态。上述电热片的右侧电极设有朝向下方的露出部位,该露出部位位于底板的上部凹槽的右部的与地板主体的右侧安装槽相接通的部位,且该暴露部位位于右插头组件的基座的连接孔的上方,将右插头组件的导电铜片的端头与电热片的右侧电极电连接固定在一起,并在所述电连接处覆盖防水密封胶,从而使得该电连接处的所有裸露在外的金属部位均处于封闭防水状态。以上述基本技术方案为基础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上板包括基本形状为长方体形的主体部,位于主体部前侧的插接榫部、位于主体部后侧的插接槽部和位于主体部左右两侧的扣接槽部。所述扣接槽部分为左侧扣接槽部和右侧扣接槽部。上板的插接榫部即为地板主体的前侧连接部,上板的插接槽部即为地板主体的后侧连接部,上板的左侧扣接槽部即为地板主体的左侧扣接槽部,上板的右侧扣接槽部即为地板主体的右侧扣接槽部。 上述的上板的左右2个扣接槽部包括均沿上部主体的前后方向伸展的且长度相同的内侧限位部、下支撑部和上侧阻挡部。各扣接槽部均由各自的内侧限位部从主体部的左右方向上的外侧连接在主体部上。上述的左侧扣接槽部的内侧限位部从左侧连接在主体部上,从而使得左侧扣接槽部从左方连接在主体部上。左侧扣接槽部的下支撑部从左侧连接在左侧扣接槽部的内侧限位部的左侧部的下部上。左侧扣接槽部的上侧阻挡部从左侧连接在内侧限位部的左侧部的上部上,且该上侧阻挡部的下侧右部设有开口向下的沿前后方向贯穿上板的凹槽,从而在左侧扣接槽部的上侧阻挡部、内侧限位部和下支撑部之间形成开口向左的左锁扣槽。上述的右侧扣接槽部的内侧限位部从右侧连接在主体部上,从而使得右侧扣接槽部从右方连接在主体部上;右侧扣接槽部的下支撑部从右侧连接在右侧扣接槽部的内侧限位部的右侧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热地板,包括底板(11)和上板(12),上板(12)由其下端面粘结固定在底板(11)的上端面上而构成地板主体(10);地板主体(10)在前后两侧设有使用时用于与相邻电热地板相互连接的前侧连接部和后侧连接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热片(13)和插头组件(14);地板主体(10)在左右两侧各设有1个使用时间接与相邻电热地板相互连接的扣接槽部;2个扣接槽部的结构形状相对应,且均沿地板的短边方向贯穿地板主体(10);2个扣接槽部按照所处的左右位置的不同,分为左侧扣接槽部和右侧扣接槽部;地板主体(10)还在左右两端各设有1个开口向下的安装槽,2个安装槽按照所处的左右位置的不同,分为左侧安装槽和右侧安装槽;底板(11)为基本呈长方体形的板体,底板(11)的上表面上设有开口向上的上部凹槽(11?1),上部凹槽(11?1)沿地板的长边方向贯穿底板(11),且上部凹槽(11?1)的左部与左侧安装槽相接通,上部凹槽(11?1)的右部与右侧安装槽相接通;电热片(13)是在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电极的防水式薄片状电热器件;电热片(13)设置在底板(11)的上部凹槽(11?1)中;插头组件(14)有2个,按照所处的左右位置不同而分为左插头组件(141)和右插头组件(142);每个插头组件(14)均包括插头座(14?1)、导电铜片(14?2)和铜插针(14?3);插头座(14?1)为注塑一体件,包括插孔部(14?1?1)和连接在插孔部(14?1?1)上的引出部(14?1?2),引出部(14?1?2)的端头部位设有上下贯通的连接孔(14?1?3);铜插针(14?3)与导电铜片(14?2)电连接在一起而构成电连接组件,该电连接组件作为嵌件在插头座(14?1)注塑时与该插头座(14?1)形成一体式构件;导电铜片(14?2)的端头从插头座(14?1)中伸出而位于引出部(14?1?2)的连接孔(14?1?3)中;铜插针(14?3)铅垂设置,且铜插针(14?3)的尾部被密封在插孔部(14?1?1)中,铜插针(14?3)的头部位于插孔部(14?1?1)的内腔中;每个插头组件(14)设置在地板主体(10)的相应一个安装槽中,且由各自的插头座(14?1)通过粘结剂粘结固定在地板主体(10)上;电热片(13)的左侧电极设有朝向下方的露出部位,该露出部位位于底板(11)的上部凹槽(11?1)的左部的与地板主体(10)的左侧安装槽相接通的部位,且该暴露部位位于左插头组件(141)的基座的连接孔(14?1?3)的上方,将左插头组件(141)的导电铜片(14?2)的端头与电热片(13)的左侧电极电连接固定在一起,并在所述电连接处覆盖防水密封胶,从而使得该电连接处的所有裸露在外的金属部位均处于封闭防水状态;电热片(13)的右侧电极设有朝向下方的露出部位,该露出部位位于底板(11)的上部凹槽(11?1)的右部的与地板主体(10)的右侧安装槽相接通的部位,且该暴露部位位于右插头组件(142)的基座的连接孔(14?1?3)的上方,将右插头组件(142)的导电铜片(14?2)的端头与电热片(13)的右侧电极电连接固定在一起,并在所述电连接处覆盖防水密封胶,从而使得该电连接处的所有裸露在外的金属部位均处于封闭防水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林葛鑫琰
申请(专利权)人:葛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