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碳部件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472506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02 17:35
为了提供能够有助于削减成本的浸炭部件制造方法,将要作为非渗碳处理部的部分如第一加工表面(101)那样加工成相当于Rz50的表面粗糙度,并将要作为渗碳处理部的部分如第二加工表面(102)那样加工成相当于Rz1.5的表面粗糙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制造渗碳部件时通过根据部件的部位改变表面粗糙度来抑制渗碳的技术。
技术介绍
构成机械类的钢部件包括较多摩擦部分,因此多数情况下被要求具有抗磨损性。 通过对由钢材形成的部件的表面进行渗碳处理来提高抗磨损性的技术也被应用于用于汽车的部件。实际上经渗碳处理的部件被用在汽车的各个地方。如果对整个部件进行渗碳处理,虽然通过渗碳处理,部件的表面硬度提高,但存在难以加工、焊接时容易发生破裂或裂纹等问题。因此,存在希望只对必要的部位局部进行渗碳处理的需要。因此,为了获得对不需要进行渗碳处理的非渗碳处理部没有实施渗碳处理的部件,而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研究。专利文献1公开了与抑制并防止渗碳以及金属尘化的方法相关的技术。通过对与高温碳气体接触的金属部件的表面预先实施塑性加工或塑性变形,能够抑制渗碳处理时的渗碳深度。其结果是,能够抑制金属或合金在被称作金属尘化的渗碳氛围中被分解成尘状、 并且这些尘状物通过气流等被吹走从而形成凹陷或产生摩擦损耗的现象。专利文献2公开了与焊接部的渗碳防止方法相关的技术。鉴于在焊接接缝部发生渗碳的情况,在对基材进行第一层焊接后从基材的背面开始涂布或附着含硅物质,并利用第二层及其以后的焊接热使所述含硅物质发生反应或熔融从而形成由二氧化硅构成的氧化物覆膜。由此,可通过形成氧化物覆膜来防止焊接部的渗碳。专利文献3公开了有关渗碳抑制材料的技术。在形成螺纹部的预定位置形成铜合金覆膜,然后在对部件进行渗碳时抑制所述部分的渗碳。专利文献4公开了与渗碳处理中的渗碳防止方法相关的技术。在想要防止渗碳的部分形成作为掩模材料的锡覆膜,来抑制所述部分的渗碳。专利文献5公开了有关渗碳防止方法的技术。在想要防止渗碳的部分涂布包含第一物质和第二物质的两种以上的渗碳防止剂。第一物质是例如硼酸或氧化硼那样的在第一温度至处理温度的温度区域依次熔化并可依次覆盖金属表面的物质。第二物质是例如橡胶和粘合材料的混合物那样的可在常温到至少第一温度的温度区域覆盖金属表面的物质。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通过在渗碳处理时预先涂布渗碳防止剂来实现渗碳处理的防止。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1H69540号公报专利文献2 本特开昭61-186166号公报专利文献3 本特开2007-302969号公报专利文献4 本特开平11-3(^821号公报专利文献5 本特开2000-09613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但是,专利文献1至专利文献5中存在以下说明的问题。近年来,削减汽车成本的必要性日益变得紧迫,并且对于进行渗碳处理的部件来说,重新考虑制造方法以削减成本也变得紧迫。但是,如果采用专利文献2至专利文献5所述的在渗碳处理之前在非渗碳处理部形成覆膜的方法,则在渗碳处理后需要进行去除覆膜的工序。如此,若加工工序增多,加工部件的成本就会变高。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方法中,在渗碳处理之前也需要对非渗碳处理部进行塑性加工或施加塑性变形的加工,因此需要加工成本。成为非渗碳处理部的部分多为不特别要求机械精度的部分,在此情况下实施塑性加工或施加塑性变形的加工仅仅是为防止渗碳处理所需要的。从而成本会变高。另外,申请人研究了通过改善渗碳处理方法来缩短渗碳处理所需的时间。但是,在为抑制渗碳部分而增加工序的如专利文献1至专利文献5所示那样的迄今已知的方法中, 即使能够缩短渗碳处理的时间,为了设置非渗碳处理部,前置时间也会变长。因此从结果上来看导致成本增加,是不理想的。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助于削减成本的渗碳部件制造方法。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渗碳部件制造方法具有下述的特征。(1) 一种渗碳部件制造方法,所述渗碳部件制造方法对具有将被实施渗碳处理的渗碳处理部分和抑制渗碳处理的非渗碳处理部分的金属部件进行渗碳处理,其特征在于, 将成为所述非渗碳处理部分的部位的加工面粗糙度形成为比成为所述渗碳处理部分的部位的加工面粗糙度更粗糙。(2)在(1)所述的渗碳部件制造方法中,优选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渗碳处理部分的加工面粗糙度至少在Rz50以上。(3)在(1)或( 所述的渗碳部件制造方法中,优选其特征在于成为所述非渗碳处理部分的部位是在所述渗碳处理之后进行焊接的部位。(4)在(1)或( 所述的渗碳部件制造方法中,优选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渗碳处理部分是在所述渗碳处理之后进行机械加工的部位。专利技术效果根据具有以上特征的基于本专利技术的渗碳部件制造方法的一个方面,可获得以下所述的作用、效果。上述(1)所述的专利技术的方面是一种对具有将被实施渗碳处理的渗碳处理部分和抑制渗碳处理的非渗碳处理部分的金属部件进行渗碳处理的渗碳部件制造方法,其中,将成为非渗碳处理部分的部位的加工面粗糙度形成为比成为渗碳处理部分的部位的加工面粗糙度更粗糙。通过使成为非渗碳处理部分的部位的加工面粗糙度粗糙,由于边缘效应,在非渗碳处理部分容易发生过度渗碳,从而在非渗碳处理部分的表面容易产生碳化物。由此,形成碳化物后能够抑制向非渗碳处理部分的进一步的渗碳。其结果是,能够在离非渗碳处理部分的表面远的部分制造难以渗碳的环境,从而能够使部件在渗碳处理后容易加工,并能够防止在焊接时产生裂纹。由此,无需进行专利文献2至专利文献5所示的表面处理,可缩短加工工序。另外,上述( 所述的专利技术的方面在(1)所述的渗碳部件制造方法中,使非渗碳处理部分的加工面粗糙度至少在Rz50以上。根据申请人调查的结果,如果将非渗碳处理部分的表面粗糙度形成为Rz50左右,则能够期待(1)所述的边缘效应。如果表面粗糙度为Rz50 左右,也就是说可通过容易的方法来抑制向非渗碳处理部分的渗碳。另外,上述C3)所述的专利技术的方面在(1)或( 所述的渗碳部件制造方法中,使得成为非渗碳处理部分的部位是在渗碳处理之后进行焊接的部位。通过将焊接部形成为非渗碳处理部分,可防止焊接裂纹,提高焊接性能。如果成为焊接部分的部分被渗碳,从而基材中的碳含量增多,则基材的延展性下降,因此容易产生焊接导致的焊接裂纹。但是,通过使非渗碳处理部分的粗糙度为Rz50左右,能够抑制之后进行焊接的部分的渗碳,能够防止焊接裂纹。另外,表面粗糙度粗糙有助于焊接性能的提高。另外,上述(4)所述的专利技术的方面在(1)或( 所述的渗碳部件制造方法中,使得非渗碳处理部分是在渗碳处理后进行机械加工的部位。通过使在渗碳处理后进行机械加工的部分形成为非渗碳处理部分,能够抑制非渗碳处理部分的渗碳来维持机械加工性能。因为基材中的碳的增加会导致机械加工性能下降,所以不希望对在随后进行机械加工的部分进行渗碳加工。因此,通过将随后进行加工的部分形成为非渗碳处理部分,可维持加工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进行渗碳处理前的状态的剖面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进行渗碳处理后的状态的剖面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进行渗碳处理后的状态的剖面的放大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工件的立体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渗碳处理工序的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工件的渗碳深度的曲线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的作为工件的伞形齿轮的剖面图8是第三实施方式的作为工件的轴的部分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首先,对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示出了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进行渗碳处理前的状态的剖面图。图2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坂上秀幸稻垣功二三林雅彦清水拓也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