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Y伊施哈拉专利>正文

无级变速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447580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1 0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速器(2),其具有安装于壳体(6)以绕共同的变速器轴线旋转的一对半环形凹进座圈(11,12)。滚子(14)安装在所述座圈之间以便在它们之间以可变传动比传递驱动力。太阳轮(25)安装在所述座圈之间,环形齿轮(26)也安装在所述座圈之间。环形齿轮位于太阳轮的径向外侧。安装在太阳轮与环形齿轮之间并与二者啮合的是过桥齿轮(33),所述滚子以使其既能在通过所述座圈转动时绕其自身轴线绕转、又能相对于所述座圈倾斜以改变传动比的方式安装在所述过桥齿轮上。控制小齿轮(27)也布置在太阳轮与环形齿轮之间并与二者啮合。所述控制小齿轮能绕其自身轴线自由地旋转,但是小齿轮轴线相对于所述壳体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以下类型的滚动牵引式变速器,在该滚动牵引式变速器中通过至少一个滚子将驱动力(drive)从一个座圈传递到另一个座圈,所述至少一个滚子的定向可以根据变速器传动比的变化而改变。更具体地,它涉及这样的变速器,在该变速器中所述滚子安装在通过太阳轮和环形齿轮控制的过桥齿轮上。
技术介绍
在本文中使用“变速器” 一词来指代将旋转驱动力以无级变速的变速器传动比 (输入速度与输出速度之比)从旋转输入端传递到旋转输出端的设备。变速器特别地但非排它地可应用于机动车辆传动应用中。滚动牵引式变速器的一种已知形式使用具有相对的表面的至少两个同轴安装的座圈,所述相对的表面被成形使得座圈共同形成大致环形的空间。至少一个滚子定位在座圈之间的该空间中,并且在它们的被成形表面上滚动以将驱动力从一个座圈传递到另一个座圈。滚子的偏斜度上的变化与座圈的相对速度上的变化相关联,进而与变速器传动比的变化相关联。需要一些机构来控制滚子的偏斜度,现有技术包括很多示例。这种机构典型地不通过直接向滚子的支座施加转矩而使滚子倾斜来起作用。相反地,滚子以以下方式安装使得移动滚子致使滚子因为由座圈施加于其上的力而使它自身转向新的偏斜度。因为由于在任何其它情况下,在滚子和座圈彼此相接合的区域中滚子的运动与座圈的运动不平行而使得滚子找寻其自己的轴线与变速器座圈的共同轴线一致的位置,所以会产生转向效果。控制机构用于调节滚子的移位。在申请人的在先公开的包括PCT/GB03/00259(W003/062670)和 JP2006-292079A 的专利案例中可找到这种机构的示例。在很多示例中,致使滚子使自身转向所需的移位是沿着圆周方向(绕着变速器座圈的共同轴线)的,并且通过允许滚子绕相对于径向平面偏斜的轴线倾斜而在滚子的移位与滚子的偏斜之间建立关系。致动器被设置用来沿圆周方向迫压滚子,从而影响滚子的移位并相应地影响变速比。在图1至3中图示出了原理,图1至3是沿着座圈的共同轴线的方向观看(图lb、 2b和3b)和沿着径向于所述轴线的方向观看(图la、h、3a)的变速器的非常简化的表示。 尽管如以上提及的在真正的变速器中,变速器的输入和输出座圈111、112被成形以形成大体环形的腔穴,但是在径向视图中它们用直线表示,而在轴向视图中它们看起来是圆形的。 滚子113(其为一组滚子中的一个,而为了简化将其它滚子从图中省略掉)布置在输入和输出座圈111、112之间,使输入和输出座圈111、112朝向彼此迫压以在滚子和座圈之间提供牵引力。滚子以允许其绕它自身的轴线P自由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支架116上。支架116连接于液压致动器115的活塞。动力在原则上能沿任何方向流动通过变速器——从输入端到输出端,或反之亦然。考虑动力从输入端流向输出端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输入座圈111 转动滚子113 (它的旋转方向在图中示出为ω 1),并且滚子113驱动输出座圈112 (它的旋转方向示出为《3)。由正在驱动滚子113的输入座圈111向滚子113施加牵引力F11。由被滚子113驱动的输出圈向滚子施加牵引力F12。通过液压致动器115对牵引力之和F11+F12 进行反作用,并且必须由致动器的力将其平衡。牵引力F11+F12与致动器115的力之间的短暂不平衡致使滚子113运动。例如, 假设从变速器处于平衡状态的条件开始,由致动器115施加的力减小。于是牵引力F11+F12 将暂时占优势,并且如图2中所示,滚子将朝向致动器115运动。参见图2b,如果滚子113 在其接合输出座圈112的区域117处的速度矢量V’ r保持不变,则其将不平行于同一区域中输出座圈112的表面的速度矢量V’d。结果是作用在滚子113上的牵引力矢量F14倾向于使滚子113倾斜。输入座圈111与滚子113之间的类似作用在滚子上在其与输入座圈接触的区域(未示出)处产生牵引力,并且作用在滚子113上的两个力形成力偶,从而在滚子 113上产生转向效果。即,致使滚子113绕转向轴线119倾斜。注意该转向轴线119形成相对于径向平面118的前伸角β。由于该前伸角,使得滚子113的倾斜运动能够使矢量V’r 和V’d恢复平行。因此滚子倾斜(如图北中那样)直至其到达所述矢量平行的位置,并且上述力偶由此减小为零。随着滚子前后运动,其倾斜度(及相应地变速器的传动比)相应地改变。必须从滚子反作用到变速器壳体上的总转矩常常被称为“反作用转矩”,并且其等于作用在变速器的输入座圈111和输出座圈112上的转矩之和。注意该转矩可仅通过液压致动器115进行反作用。因此通过调节致动器115中的液压流体压力,直接调节反作用转矩。滚子自动地运动到使变速器产生对应于所述流体压力的反作用转矩的位置。因此直接调节的是反作用转矩,而不是变速器的实际传动比。该控制模式因此有时被称为“转矩控制”。在1Torotrak (开发)有限公司的公布了的国际专利申请W02007/065900和 W02005/121602中描述了用于控制变速器滚子的不同配置,这两个国际专利申请都公开了这样的变速器,在该变速器中一组滚子中的每一个滚子都承载在相应的过桥齿轮上,过桥齿轮以周转轮系中行星齿轮的方式与径向内太阳轮和径向外环形齿轮啮合。在这种配置中,太阳轮相对于环形齿轮的旋转致使过桥齿轮转动,并且是该过桥齿轮的转动在滚子上产生控制滚子倾斜所需的转向效果。在这种配置中,为了控制变速器,必须控制太阳轮和环形齿轮的运动,并且在上述国际专利申请中包括多种用于此目的的机构。其中有设置了一个或一组控制小齿轮 (pinion)的配置,其和过桥齿轮一样与太阳轮和环形齿轮啮合。具体地,W02007/065900公开了这样一种配置,在该配置中控制小齿轮(在此称为行星轮)以使致动器能够使小齿轮前后运动但防止小齿轮旋转的方式联接至液压致动器。通过这种方式,致动器控制太阳轮和环形齿轮二者的位置。该现有技术文献中的所有配置允许控制小齿轮和过桥齿轮绕变速器座圈的共同轴线前后运动,而控制小齿轮上的力通过某种形式的致动器进行反作用,并因此由该致动器控制。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调节反作用转矩。当来自旋转动力源(诸如,例如发动机)的转矩被从输入圈传递到滚子时,牵引力 (Fll)作用,并且当实现从滚子到输出圈的转矩传递时,牵引力(F12)作用,因此为了支撑滚子,必须施加平衡这些牵引力(F11+F12)的反作用力(F13)。所以必须通过太阳轮、环形齿轮和液压伺服系统给动力滚子施加反作用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类型的变速器,其具有太阳轮和环形齿轮以及过桥齿轮,滚子安装在所述过桥齿轮上,其中无需用于驱动太阳轮和环形齿轮的设备来对变速器的反作用转矩作出反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变速器,其包括壳体、一对半环形凹进座圈、以及滚子,每一个半环形凹进座圈安装于所述壳体以绕变速器轴线旋转,所述滚子安装在所述座圈之间以便在它们之间以可变传动比传递驱动力,所述变速器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座圈之间的太阳轮;位于所述座圈之间的环形齿轮,所述环形齿轮位于所述太阳轮的径向外侧; 设置在所述太阳轮与环形齿轮之间并与二者啮合的过桥齿轮,所述滚子以使所述滚子能绕其自身轴线绕转并能相对于所述座圈倾斜以改变传动比的方式安装在所述过桥齿轮上;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Y伊施哈拉M安多B杜特森
申请(专利权)人:Y伊施哈拉M安多B杜特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