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玉存专利>正文

一种车架伸缩的三轮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37227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5 2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架伸缩的三轮车,其包括三轮车车体,车体包括前轮架和后轮架,在前轮架和后车架之间设置有车梁,后轮架下端设置夹具,在夹具一侧固定设置有底座,底座上设置座盖,底座和座盖两端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根据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设计,底座的一侧设置夹具,夹具与车梁的接触点是圆对圆接合,结合紧密,使三轮车的稳定性好,设置在底座与座盖中的车梁部分之间有两个同步切面,安全系数高,设计结构合理,稳定性强,车梁不会因受到外力的作用而转动变形。(*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架伸缩的三轮车。 技术背景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三轮车凭借其灵活、轻便,是老年人极佳的代步工具,仍然有广阔的市场,目前市场上使用的三轮车都是车架与车厢固定死的结构,不能调节,这样对于一些特殊体型的人乘骑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三轮车前轮架与后轮架之间的长度可调节且方便乘骑的车架伸缩的三轮车。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三轮车车体,所述的车体包括前轮架和后轮架,在前轮架和后车架之间设置有车梁,所述的后轮架下端设置夹具,在夹具一侧固定设置有中间为半圆形的底座,在底座上设置有半圆形座盖,底座和座盖两端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和座盖的中部对应设置有凸台,车梁的一端与前轮架固定连接,车梁的另一端依次设置在夹具和底座与座盖形成的空腔内,所述车梁的末端为与底座与座盖凸台相对应的平行的切面。本技术积极效果如下本技术安装简单,调节后轮架下端的夹具和座盖上的螺栓,将车梁的一端套装在夹具和底座与座盖的空腔内,根据乘骑不同身高的人调节车梁的长度,将固定车梁的夹具和座盖上的螺栓锁紧即可,本技术根据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设计,底座的一侧设置夹具,夹具与车梁的接触点是圆对圆接合,结合紧密,使三轮车的稳定性好,设置在底座与座盖中的车梁部分之间有两个同步切面,安全系数高,设计结构合理,稳定性强,车梁不会因受到外力的作用而转动变形,本技术结构适用自行三轮车、电动三轮车及自行车。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固定座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固定轴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三轮车整体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1前轮架、2车梁、3后轮架、4底座、5座盖、6夹具。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2、3、4所示,本技术包括三轮车车体,所述的车体包括前轮架1和后轮架3,在前轮架1和后车架3之间设置有车梁2,所述的后轮架3下端设置夹具6,在夹具 6 一侧固定设置有中间为半圆形的底座4,在底座4上设置有半圆形座盖5,底座4和座盖53两端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4和座盖5的中部对应设置有凸台,车梁2的一端与前轮架 1固定连接,车梁2的另一端依次设置在夹具6和底座4与座盖5形成的空腔内,所述车梁 2的末端为与底座4与座盖5凸台相对应的平行的切面。 如附图1、2、3、4所示,本技术安装简单,调节后轮架3下端的夹具6和座盖5 上的螺栓,将车梁2的一端套装在夹具6和底座4与座盖5的空腔内,根据不同乘骑身高的人调节车梁2的长度,调整完毕后将固定车梁2的夹具6和座盖5上的螺栓锁紧即可,本技术根据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设计,底座4的一侧设置夹具6,夹具6与车梁2的接触点是圆对圆接合,结合紧密,使三轮车的稳定性好,设置在底座4与座盖5中的车梁2部分之间有两个同步切面,安全系数高,设计结构合理,稳定性强,车梁2不会因受到外力的作用而转动变形,本技术结构适用自行三轮车、电动三轮车及自行车。权利要求1. 一种车架伸缩的三轮车,其包括三轮车车体,所述的车体包括前轮架(1)和后轮架 (3),其特征在于在前轮架(1)和后车架(3)之间设置有车梁(2),所述的后轮架(3)下端设置夹具(6),在夹具(6) —侧固定设置有中间为半圆形的底座(4),在底座(4)上设置有半圆形座盖(5),底座(4)和座盖(5)两端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4)和座盖(5)的中部对应设置有凸台,车梁(2)的一端与前轮架(1)固定连接,车梁(2)的另一端依次设置在夹具(6) 和底座(4)与座盖(5)形成的空腔内,所述车梁(2)的末端为与底座(4)与座盖(5)凸台相对应的平行的切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车架伸缩的三轮车,其包括三轮车车体,车体包括前轮架和后轮架,在前轮架和后车架之间设置有车梁,后轮架下端设置夹具,在夹具一侧固定设置有底座,底座上设置座盖,底座和座盖两端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本技术根据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设计,底座的一侧设置夹具,夹具与车梁的接触点是圆对圆接合,结合紧密,使三轮车的稳定性好,设置在底座与座盖中的车梁部分之间有两个同步切面,安全系数高,设计结构合理,稳定性强,车梁不会因受到外力的作用而转动变形。文档编号B62K15/00GK202272131SQ20112034462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5日专利技术者朱玉存 申请人:朱玉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玉存
申请(专利权)人:朱玉存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