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玉存专利>正文

一种人力、电动、气动三轮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9740 阅读:3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力、电动、气动三轮车,它包括有车架、前后轮、车把、把管、鞍座、前叉、车斗,在前叉与把管之间装有钢板减震器,钢板减震器的下端固定在前叉上,钢板减震器的上端通过销轴与把管连接,前叉的上端与固定在把管下端的叉柄销轴连接,它还设有圈椅式座位;车斗为全封闭式流线型箱体,并位于圈椅式座位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增强了三轮车对道路状况的适应能力,使骑行者感到更加舒适,另外,它还具有造型新颖、结构合理的特点。(*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人力、电动、气动三轮车。目前,常用的人力、电动、气动三轮车都没有安装前钢板减震器,尤其是在道路状况不好时,其整车行驶平稳性不好。另外,传统三轮车的外形结构都是采用方正为主,四周直边棱角的结构,比较单调,缺乏新鲜感。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而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整车行驶平稳性、造型新颖的人力、电动、气动三轮车。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有车架、前后轮、车把、把管、鞍座、前叉、车斗,在前叉与把管之间装有钢板减震器,钢板减震器的下端固定在前叉上,钢板减震器的上端通过销轴与把管连接,前叉的上端与固定在把管下端的叉柄销轴连接。它还设有圈椅式座位,车斗为全封闭式流线型箱体,并位于圈椅式座位的下方。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钢板减震器的安装示意图。由图1、2可知,本技术包括有车架、前后轮、车把4、把管3、鞍座8、前叉1、车斗,其特征在于在前叉1与把管3之间装有钢板减震器2,钢板减震器2的下端固定在前叉1上,钢板减震器2的上端通过销轴与把管3连接,前叉1的上端与固定在把管下端的叉柄5销轴连接。钢板减震器的安装增强了对道路状况的适应能力,使其更加符合电动行驶特点。骑行者舒适感更强,突出体现整车行驶平稳的良好特能。本技术还设有圈椅式座位12;车斗14为全封闭式流线型箱体,并位于圈椅式座位12的下方。车斗箱体为全封闭式流线设计,抛弃掉以往棱角直边方体式样,使其更适应现代都市生活的需要。车斗上放置圈椅式座位,突破传统人货一体状态,豪华程度更高,使乘坐者感觉更舒适,车斗密闭性更好。在鞍座8的后面装有可上下调节的小靠背9,小靠背9的下端通过销轴固定在U型梁6上,小靠背9的中下部通过销轴与鞍座架相连接。鞍座部分增添了小靠背,与以往相比,更方便、舒适,安全性更高,鞍座及小靠背高度可根据骑行者自身情况加以调节。小靠背防止了骑行中因车座管摇动而引起的鞍座上翘、下陷、前后仰翻等种种危险。小靠背同时作为步行时作扶手,推动三轮使用。在车斗两侧设有保险杠式轮毂支架13,车斗两侧设计为保险杠式轮毂支架,与车斗流线形成一体,安全系数更高,行驶阻力更小。本技术还设有车斗脚踏板10,脚踏板10采用防滑板面。车斗脚踏板采用防滑板面,使乘坐者足下感觉良好,安全性大大增加,防滑板花纹美观大方,令人赏心悦目。本技术还设有张链器11,张链器避免了因颠簸震动而易发生的落链现象,使骑行者即便在崎岖不平的路上行驶也能安心。车架采用U型弓,设置副梁7,使整车结构更具合理,安全性能更加良好,车体重量更轻,更适合电动车特点。此外,两后轮(含驱动轮)轴采用分体式设计,一改传统通轴形式,使轮轴摩擦系数减小,整车重量更轻,并具可调节性,符合电动行驶特点。本技术的优点是增强了三轮车对道路状况的适应能力,使骑行者感到更加舒适,另外,它还具有造型新颖,结构合理的特点。权利要求1.一种人力、电动、气动三轮车,它包括有车架、前后轮、车把(4)、把管(3)、鞍座(8)、前叉(1)、车斗,其特征在于在前叉(1)与把管(3)之间装有钢板减震器(2),钢板减震器(2)的下端固定在前叉(1)上,钢板减震器(2)的上端通过销轴与把管(3)连接,前叉(1)的上端与固定在把管下端的叉柄(5)销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车,其特征在于它还设有圈椅式座位(12);车斗(14)为全封闭式流线型箱体,并位于圈椅式座位(12)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轮车,其特征在于在鞍座(8)的后面装有可上下调节的小靠背(9),小靠背(9)的下端通过销轴固定在U型梁(6)上,小靠背(9)的中下部通过销轴与鞍座架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轮车,其特征在于在车斗两侧设有保险杠式轮毂支架(1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轮车,其特征在于它还设有车斗脚踏板(10),脚踏板(10)采用防滑板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轮车,其特征在于它还设有张链器(11)。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人力、电动、气动三轮车,它包括有车架、前后轮、车把、把管、鞍座、前叉、车斗,在前叉与把管之间装有钢板减震器,钢板减震器的下端固定在前叉上,钢板减震器的上端通过销轴与把管连接,前叉的上端与固定在把管下端的叉柄销轴连接,它还设有圈椅式座位;车斗为全封闭式流线型箱体,并位于圈椅式座位的下方。本技术的优点是增强了三轮车对道路状况的适应能力,使骑行者感到更加舒适,另外,它还具有造型新颖、结构合理的特点。文档编号B62K25/04GK2411189SQ9925738公开日2000年12月20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16日专利技术者朱玉存 申请人:朱玉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力、电动、气动三轮车,它包括有车架、前后轮、车把(4)、把管(3)、鞍座(8)、前叉(1)、车斗,其特征在于在前叉(1)与把管(3)之间装有钢板减震器(2),钢板减震器(2)的下端固定在前叉(1)上,钢板减震器(2)的上端通过销轴与把管(3)连接,前叉(1)的上端与固定在把管下端的叉柄(5)销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玉存
申请(专利权)人:朱玉存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