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收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420430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9 0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收费系统,包括ETC系统,所述ETC系统包括设于车道上的摄像机、自动栏杆机、后置感应线圈,所述车辆收费系统还包括自助发卡系统,该自助发卡系统包括发卡控制系统、检测装置、自助式发卡机,所述检测装置、自助式发卡机分别与发卡控制系统相连;所述自动栏杆机、后置感应线圈分别与发卡控制系统的相应端口相连;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发卡感应线圈,该发卡感应线圈设于车道上并位于ETC感应线圈与自动栏杆机之间,所述自助式发卡机设于发卡感应线圈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不停车收费、自助发卡的混合收费,方便车辆通行。(*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收费系统,尤其是一种利用ETC系统和自助发卡系统的混合车辆收费系统。
技术介绍
为提高车辆通过收费站的通行效率,越来越多的高速公路入口设置了专用的 ETC (不停车收费)车道,可使车辆不停车即可通过收费入口。ETC车道使用的ETC系统一般包括设于车道上的摄像机、ETC天线、自动栏杆机、 ETC触发线圈、后置感应线圈;当车辆进入ETC车道时,首先触发ETC触发线圈,此时ETC系统控制ETC天线搜索ETC天线范围内的0BU,若找到OBU且读取到位于OBU内的记账/储值卡信息,则通过OBU向记账/储值卡中写入入口信息,写入成功后,自动栏杆机抬起栏杆,车辆可快速离开,再通过后置感应线圈检测车辆是否离开,以准备进入下一车辆通行;若ETC 天线未找到0BU,车辆将无法通行。然而,因为部分高速公路收费站的入口车道数有限,若ETC车道单独占用了一条车道,而安装了 OBU的车辆数量较少时,将导致ETC车道资源的闲置,而且,未安装OBU的车辆数量相对较多时,又会导致非ETC车道不堪重负。另外,现有一种自助发卡系统可实现自助取卡式的车辆收费,自助发卡系统包括设于车道上的自助式发卡机、发卡控制系统、检测装置,其中,检测装置包括有发卡感应线圈;当车辆通过收费入口时,发卡感应线圈检测到车辆后,司机可按下自助式发卡机的发卡按钮取通行卡,此时通行卡的信息(车型、入口站、入口时间等)由发卡控制系统写入,对于具有记账/储值卡的车辆,也可将记账/储值卡在自助式发卡机中刷入信息,取卡或刷卡成功后控制系统控制自动栏杆机抬起栏杆,允许车辆离开,再通过后置感应线圈检测车辆是否离开,以准备进入下一车辆通行;若未自助取卡或刷卡,车辆将无法通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收费系统,可实现不停车收费、自助发卡的混合收费,方便车辆通行。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车辆收费系统,包括ETC系统,所述ETC系统包括设于车道上的摄像机、自动栏杆机、后置感应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收费系统还包括自助发卡系统,该自助发卡系统包括发卡控制系统、检测装置、自助式发卡机,所述检测装置、自助式发卡机分别与发卡控制系统相连;所述自动栏杆机、后置感应线圈分别与发卡控制系统的相应端口相连;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发卡感应线圈,该发卡感应线圈设于车道上并位于ETC感应线圈与自动栏杆机之间,所述自助式发卡机设于发卡感应线圈的一侧。本技术所述发卡控制系统包括车道计算机、车道控制机,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车牌识别器,所述自助式发卡机包括通行卡读写器、记账/储值卡读写器;所述摄像机、车3牌识别器、车道计算机、车道控制器依次相连,所述通行卡读写器、记账/储值卡读写器分别与车道计算机相连,所述发卡感应线圈、自动栏杆机、后置感应线圈分别与车道控制机相连。本技术所述ETC系统还包括设于车道上用于指示车辆通行状态的通行灯或显示牌,所述通行灯或显示牌与车道计算机相连。本技术所述自助发卡系统还包括用于在摄像机输出的视频上叠加车辆信息的字符叠加器,所述字符叠加器与车道计算机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车辆收费系统包括ETC系统和自助发卡系统,使得使用本系统的收费站入口车道既适用于装有OBU的车辆,也适用于未装OBU的车辆,既适用于具有记账/储值卡的车辆也适用于没有记账/储值卡的车辆,使得收费站中各个入口车道的车辆数量均衡,起到既不浪费资源,又提高了收费效率,避免交通拥堵所带来的损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车辆收费系统的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车辆收费系统的车道安装布置的示意图。图中1、ETC天线,2、ETC触发线圈,3、自动栏杆机,4、后置感应线圈,5、自助式发卡机,6、发卡感应线圈。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一种车辆收费系统,包括ETC系统和自助发卡系统。ETC系统包括摄像机、第一字符叠加器、第一车牌识别器、ETC天线、第一车道计算机、第一车道控制机、显示牌、ETC触发线圈2、自动栏杆机3、后置感应线圈4,摄像机、第一字符叠加器、第一车道计算机、第一车道控制机依次相连,ETC天线、显示牌、车牌识别器分别与车道计算机相连,自动栏杆机、ETC触发线圈、后置感应线圈分别与车道控制机相连;第一车牌识别器用于自动识别车辆号牌,识别出的车牌将和车道计算机中的车载单元中记录的车牌号进行比对,若两者相符,则允许ETC系统往记账/储值卡中写入入口信息(如入口站、入口时间、车型、车牌号等),若两者不符,则该车辆禁止使用ETC;第一字符叠加器用于在摄像机传输回来的视频监控上叠加发卡信息(如车牌号、通行卡卡号、入口站、入口时间等);ETC天线用于和车载机(OBU)交换数据;显示牌用于向驾驶者显示信息(如卡内余额、是否允许通行等),也可用通行灯向驾驶者指示通行信息;第一车道计算机用于整个系统的控制,包括控制发卡机发卡,控制读写器写入入口信息,控制栏杆机的栏杆升降等;第一车道控制机负责执行第一车道计算机的控制命令(如抬杆/落杆)并往第一车道计算机上报后置感应线圈、ETC触发线圈的状态。自助发卡系统包括摄像机、第二车牌识别器、第二字符叠加器、第二车道计算机、 第二车道控制机、自助式发卡机5、发卡感应线圈6、自动栏杆机、后置感应线圈,其中自助式发卡机包括通行卡读写器、上工位记账/储值卡读写器、下工位记账/储值卡读写器;第二车道计算机、第二车道控制机构成自助发卡系统的发卡控制系统,第二车牌识别器为自助发卡系统的检测装置;摄像机、车牌识别器、车道计算机、车道控制器依次相连,通行卡读4写器、上工位记账/储值卡读写器、下工位记账/储值卡读写器分别与车道计算机相连,发卡感应线圈、自动栏杆机、后置感应线圈分别与车道控制机相连;第二车牌识别器用于自动识别车辆号牌,识别出的车牌将被记录到通行卡中;第二字符叠加器用于在摄像机传回的视频监控上叠加发卡信息(如车牌号、通行卡卡号、入口站、入口时间等);通行卡读写器用于向通行卡中写入入口信息(如入口站、入口时间、车型、车牌号等)。上工位记账/储值卡读写器和下工位记账/储值卡读写器可向记账卡/储值卡中写入入口信息(如入口站、入口时间、车型、车牌号等);自助式发卡机用于发放通行卡或刷记账卡/储值卡;第二车道计算机用于整个系统的控制,包括控制发卡机发卡,控制读写器写入入口信息,控制栏杆机的栏杆升降等;第二车道控制机负责执行第二车道计算机的控制命令(如抬杆/落杆)并往第二车道计算机上报后置感应线圈、发卡感应线圈的状态。在本车辆收费系统中,ETC系统和自助发卡系统共用摄像机、自动栏杆机、后置线圈。如图2所示,发卡感应线圈设于车道上并位于ETC感应线圈与自动栏杆机之间,自助式发卡机设于发卡感应线圈的一侧,便于司机取卡或刷卡。当安装有OBU的车辆进入本系统的收费入口车道时,首先触发ETC触发线圈,此时第一车道计算机中的收费软件通过ETC天线搜索天线范围内的0BU,若找到OBU且读取到位于OBU内的记账/储值卡信息,则通过OBU向记账/触指卡中写入入口信息,写入成功后, 自动栏杆机抬起栏杆,允许车辆离开;若ETC天线搜索到OBU但无法成功写入入口信息,车辆可继续向前并压上发卡感应线圈,此时司机可在自助式发卡机上刷记账/储值卡,此时自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雄周林小薇张斌吴小波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电子技术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