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用粘合剂树脂组合物、电极合剂糊剂及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06722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3 0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极用粘合剂树脂组合物,其包含聚酰胺酸和溶剂,其中聚酰胺酸是:(i)聚酰胺酸,其中四羧酸成分包含10~100摩尔%的4,4′-氧二邻苯二甲酸类及90~0摩尔%的3,3′,4,4′-联苯基四羧酸类和/或均苯四酸,二胺成分包含具有1~4个芳香族环的芳香族二胺类;或(ii)聚酰胺酸,其中四羧酸成分包含3,3′,4,4′-联苯基四羧酸二酐,二胺成分包含10~90摩尔%的对苯二胺及90~10摩尔%的4,4′-二氨基二苯基醚;或(iii)聚酰胺酸,其中四羧酸成分包含3,3′,4,4′-联苯基四羧酸二酐,二胺成分的40摩尔%以上由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化合物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二次电池、双电层电容器等电化学元件的电极用的粘合剂树脂组合物、含有该粘合剂树脂组合物的电极合剂糊剂、及使用该电极合剂糊剂制作的电极。
技术介绍
锂离子二次电池由于具有高能量密度,且为高容量,所以作为移动信息终端的驱动电源等被广泛利用。近年来,在需要大容量的电气_混合动力汽车中的搭载等在产业用途中的使用也在扩大,为了进一步的高容量化和高性能化而进行研究。作为其尝试之一,例如使用每单位体积的锂嵌入量多的硅或锡或者包含它们的合金作为负极活性物质,来使充放电容量增大。但是,若使用硅或锡、或者包含它们的合金那样的充放电容量大的活性物质,则伴随着充放电,活性物质引起非常大的体积变化,所以,使用在迄今为止的使用碳作为活性物质的电极中广泛采用的聚偏氟乙烯或橡胶系的树脂作为粘合剂树脂时,由于活性物质层变得容易被破坏,或者在集电体与活性物质层的界面变得容易发生剥离,所以存在电极内的集电结构被破坏、电极的电子传导性降低而电池的循环特性容易降低这样的问题。因此,期望对于非常大的体积变化也不易引起电极的破坏和剥离的在电池环境下的韧性高的粘合剂树脂组合物。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那样,在锂离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山刚成中山知则高林诚一郎平野彻治
申请(专利权)人:宇部兴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