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舜尧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双面抛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95978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2 1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动双面抛磨装置,包括一基台和设置在该基台上依次并排设置的第一托料架、转盘及第二托料架;上述转盘上设有可作自转的工位,此转盘的一侧边设有一可调整移位的抛磨机构,另一侧边设有可升降及移位的驱动机构,上述第二托料架处设有一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及上述驱动机构上分别安装有用于吸持工件的辅吸料单元及主吸料单元,上述驱动机构与主吸料单元间还连接有一可使该主吸料单元作翻转的旋转单元,上述基台上还设有用于控制上述各机构及单元工作的相关控制模块;本新型整体结构简单,全自动化地实现了工件的双面高精度抛磨作用,具有抛磨效率高、用工成本低、工作环境良好等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双面抛磨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自动双面抛磨装置。技术背景目前,对工件的抛磨(即抛光、研磨、磨削等)方式,大多还是采用手工抛磨,其抛磨效率较低,抛磨精度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操作者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较恶劣;由此, 出现了一种半自动化的台式抛磨装置,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抛磨精度及减轻劳动强度,但其需要操作人员在机台旁手工操作配合,抛磨中对工件仍是采用单件式抛磨,抛磨效率不高,特别当需要对工作进行双面抛磨时,需要操作人员手动翻转工件,由此增加了工作人员的繁琐操作,故现有抛磨装置中还存在自动化程度不足、抛磨效率低、用工成本大等缺陷。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对抛磨装置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双面抛磨装置,其结构简单,全自动化地实现了工件的双面高精度抛磨作用,具有抛磨效率高、用工成本低、工作环境良好等优点。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自动双面抛磨装置,包括一基台和设置在该基台上依次并排设置的第一托料架、转盘及第二托料架;上述转盘上设有可作自转的工位,此转盘的一侧边设有一可调整移位的抛磨机构,另一侧边设有可升降及移位的驱动机构,上述第二托料架处设有一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及上述驱动机构上分别安装有用于吸持工件的辅吸料单元及主吸料单元, 上述驱动机构与主吸料单元间还连接有一可使该主吸料单元作翻转的旋转单元,上述基台上还设有用于控制上述各机构及单元工作的相关控制模块。上述工位共设有三个,在上述转盘上呈三角对称排列设置,上述驱动机构包括分别供第一、第二托料架与上述工位相配合的第一、第二驱动机构,对应上述主吸料单元包括第一、第二吸料单元,上述旋转单元连接在第二驱动机构与第二吸料单元间。上述第一、第二驱动机构均包括相适配连接的升降气缸和移位气缸,上述第一吸料单元及旋转单元分别连接在对应的上述升降气缸的输出轴上。上述第一、第二托料架处分别设有一用于自动调整其上的工件高度的自动调整机构。上述转盘的下方处设有一可与靠近上述抛磨机构的上述工位相匹配并驱动其作自转的传动轴单元。上述旋转单元为一旋转马达。上述抛磨机构安装有吸尘装置。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一种自动双面抛磨装置,工作时,将需要抛磨的工件放置在第一托料架上,开启装置后由相关控制模块控制,驱动机构的主吸料单元将第一托料架上的一工件吸持并放置在转盘的工位上,转盘将工位转至抛磨机构旁后工位进行自转,抛磨机构对位后开始对工件的一面进行来回抛光或研磨,抛磨完后,工位移至第二托料架旁,由驱动机构的主吸料单元将工件吸持,由旋转单元将工件翻转后移至第二托料架上方,由辅吸料单元吸持工件的另一面并由升降机构带动,最终将工件翻面放置在第二托料架上(即为未抛磨的一面朝上);重复上述动作,直至将第一托料架上的工件全部抛磨完后,再进行反方向动作,此时不需要旋转单元,只需驱动机构的配合作用,第二托料架上的工件依次经过抛磨机构,对其另一面进行抛磨完后移至第一托料架上,由此完成全部工件的双面全自动又高精度地抛磨作用,具有抛磨效率高、用工成本低、操作人员工作环境良好等优点。为了进一步提升抛磨效率,所述工位可设有三个,对应驱动机构、主吸料单元各分成两组,其中一工位上的工件进行抛磨的同时,其他二工位可借由驱动机构及主吸料单元实现工件的移进、移出作用,由此重复循环,其抛磨效率相对一个工位的抛磨效率提高了三倍,由此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图。标号说明基台1第一托料架2转盘3工位A31工位B32工位C33第二托料架4升降机构5驱动机构6第一驱动机构 61移位气611升降气612第二驱动机构62移位气621升降气缸622抛磨机构7磨头71旋转单元8主吸料单元9工件L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自动双面抛磨装置,其包括一基台1和设置在该基台1上依次并排设置的第一托料架2、转盘3及第二托料架4 ;所述基台1上还设有用于控制下述各机构及单元工作的相关控制模块(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托料架2和第二托料架4用于放置工件L,为了配合下述升降机构5及驱动机构6对工件L的便捷转移作用,第一托料架2和第二托料架4均安装有一供其上下自动调整的自动调整机构(图中未示出),由此通过检测并自动调整使第一托料架2和第二托料架4上的工件L始终处在一固定高度上,由此升降机构5及驱动机构6即可重复循环动作,而无需调整高度值,便可精准地吸持并转移工件L作用。所述第二托料架4处设有一可升降的升降机构5,该升降机构5安装有用于吸持工件L的辅吸料单元(图中未示出);转盘3的一侧边的上方设有一抛磨机构7,该抛磨机构 7设有一与转盘3相垂直设置的磨头71,该磨头71可作三维移位调整,由此可对其下方的工位上的工件L的上表面进行相应抛光或研磨作用。较佳实施例一所述转盘3上设有一工位,在该工位处安装一控制其自转的驱动单元;转盘3的另一侧边设有一驱动机构(相当图1中的第二驱动机构62),其包括相适配连接的移位气缸和升降气缸,由此驱动机构可作升降及移位调整作用,并于该升降气缸的输出轴上经由一旋转单元8连接有一主吸料单元9,该旋转单元8为一旋转马达,其可使主吸料单元9作180 度翻转作用,主吸料单元9为一用于吸持工件L的吸盘。工作时,将需要抛磨的工件L放置在第一托料架2上,开启装置后由所述相关控制模块控制,驱动机构的主吸料单元9将第一托料架1上的一工件L吸持并放置在转盘3的工位上,转盘3将工位转至抛磨机构7旁后,工位进行自转,抛磨机构7对位后开始对工件 L的一面进行来回抛光或研磨,抛磨完后转动转盘3,工位移至第二托料架4旁,由驱动机构的主吸料单元9将工件吸持,由旋转单元8将工件L翻转后移至第二托料架4上方,由辅吸料单元吸持工件L的另一面并由升降机构5带动,最终将工件L翻面放置在第二托料架4 上(即为未抛磨的一面朝上);重复上述动作,直至将第一托料架2上的工件L全部抛磨完后,再进行反方向动作,此时不需要旋转单元8,只需驱动机构的配合作用,第二托料架4上的工件L依次经过抛磨机构7,对其另一面进行抛磨完后移至第一托料架2上,由此完成全部工件L的双面全自动又高精度地抛磨作用,具有抛磨效率高、用工成本低、操作人员工作环境良好等优点。较佳实施例二如图1所示,所述工位共设有三个,分别为工位A 31、工位B 32及工位C 33,其在转盘3上呈三角对称排列设置,为了简化整个装置的结构及节约成本,于转盘3的下方处设有一传动轴单元(图中未示出),该传动轴单元可与转动至靠近下述抛磨机构7的工位B相匹配并驱动其作自转;所述转盘3的另一侧边设有驱动机构6,该驱动机构6包括第一驱动机构61和第二驱动机构62,对应主吸料单元9包括第一、第二吸料单元,第一驱动机构61 用于工件L在第一托料架2与工位A 31间的转移作用,第二驱动机构62用于工件L在第二托料件4与工位C 33间的转移作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2,其包括相适配连接的移位气缸621和升降气缸622,由此可作升降及移位调整作用,并于该升降气缸622的输出轴上经由一旋转单元8连接有一主吸料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舜尧
申请(专利权)人:林舜尧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