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电动车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88421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2 0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专用于中、低档电动车行业中,为直流电动机调速而设计的改进型电动车控制电路。包括主控制电路、辅助稳压电路、电平欠压设定电路、刹车控制电路、功率驱动及保护电路,主控制电路分别与辅助稳压电路、电平欠压设定电路、刹车控制电路、功率驱动及保护电路连接,辅助稳压电路分别与电平欠压设定电路、刹车控制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控制功率大且留有功率扩展空间;外部供电电压高(最大DC75V);外部供电电压与内部控制电路供电间的转换效率高;电平欠压任意设定,适应多种类电平。(*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专用于中、低档电动车行业中,为直流电动机调速而设计的改进型电动车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车行业的发展,市场上电动车控制器的电路有很多,但可能由于种种原因,总的来说,它们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设计和质量方面的问题。如控制功率的设计冗余不够大,造成电动车长期运行不可靠;使用电平的标称电压范围窄,不适应高电压电平;在控制器内部、外部高电压供电与其控制电路供电间的电压转换效率低、损耗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发展趋势,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控制功率大、 外部供电电压范围宽、电压转换效率高的改进型电动车控制电路。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型电动车控制电路, 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制电路、辅助稳压电路、电平欠压设定电路、刹车控制电路、功率驱动及保护电路,所述主控制电路分别与辅助稳压电路、电平欠压设定电路、刹车控制电路、 功率驱动及保护电路连接,所述辅助稳压电路分别与电平欠压设定电路、刹车控制电路连接;所述主控制电路中,电阻R15和电容C17并联,控制芯片U3内部第一误差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1脚INl+分别接电阻R14和电阻R15的一端,电阻R14的另一端接基准电压端Vr,电阻R15的另一端接信号地Gs,电阻R18和电容C6并联,控制芯片U3内第一部误差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2脚INl-分别接电阻R16、电阻R18和电容C5的一端,电阻R16的另一端接电阻R17的一端并作为调速信号输入端Vsp,电阻R17的另一端接信号地(^,控制芯片U3的相位控制端3脚FB/Comp接电阻R18的另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U3的死区电平控制端4脚D. T相连并接信号地(is,控制芯片U3的振荡器电容输入端5脚Ct通过电容C8接信号地(^,控制芯片U3的振荡器电阻输入端6脚Rt通过电阻R20接信号地 Gs, 二极管D3和电容C9并联,二极管D3的正极接控制芯片U3的内部地7脚GND,二极管 D3的负极接信号地(^,控制芯片U3内部三极管I的集电极8脚Cl与控制芯片内部三极管 II的集电极11脚C2以及芯片电源输入端12脚相连并接内部电压供电端Vcc,内部电压供电端Vcc通过电容C7接信号地Gs,控制芯片U3内部三极管I的发射极9脚El与控制芯片U3内部三极管II的发射极10脚E2相连,控制芯片U3的输出控制端13脚0. C接信号地 Gs,电阻R12、电阻R34和电容C3并联,控制芯片U3内部参考电压端14脚Vref分别接电阻 R13和电容C4的一端并作为基准电压端Vr,电阻R13的另一端分别接控制芯片U3第二内部误差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15脚IN2-和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2和电容C4的另一端接信号地& ;所述辅助稳压电路中,控制芯片U2的稳压输出端1脚分别接电感Ll的一端、二极管D6和电容C18的负极,控制芯片U2的输出泵电容连接端2脚接电容C18的正极,控制芯片U2的死区时间控制电阻连接端3脚通过电阻R33分别与二极管D6的正极和控制芯片U2 的接地端4脚相连并接信号地(^,控制芯片U2的反馈端5脚分别接电阻R31和电阻R32的一端,电阻R31的另一端分别接电感Ll的另一端、电容C14的正极,并作为内部电压供电端 Vcc,电容C14的负极与接电阻R32的另一端相连并接信号地Gs,控制芯片U2的输出占空比时间控制电阻连接端6脚通过电阻R30分别与控制芯片U2的芯片电源输入端8脚、外部供电电压+Vin、电容C15的正极相连,电容C15的负极与电容C16的正极相连,控制芯片U2 的基准电压输出端7脚接电容C19的正极,电容C19的负极和电容C16的负极都接信号地 Gs ;所述电平欠压设定电路中,放大器UlB的同相输入端5脚分别接电阻R3和电阻R5 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接基准电压端Vr,放大器UlB的输出端7脚分别接电阻R4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l的正极,二极管Dl的负极接主控制电路中控制芯片U3内部误差放大器2的同相输入端16脚IN2+,放大器UlB的反相输入端6 脚分别接电容Cl的正极、可调电位器W的调节端2端,电容Cl的负极接信号地(^,可调电位器W的上固定端1端通过电阻Rl接外部供电电压+Vin,可调电位器W的下固定端3端通过电阻R2接信号地(^;所述刹车控制电路中,放大器UlA的同相输入端3脚分别接电阻R6和电阻R7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接基准电压端Vr,电阻R6的另一端接信号地(is,电阻Rll和电容C2 并联,放大器UlA的反相输入端2脚分别接电阻R9、电阻RlO和电阻Rll的一端,电阻RlO 的另一端接基准电压端Vr,电阻R9的另一端接刹车信号输入端Brake,电阻Rll的另一端接信号地,放大器UlA的输出端1脚通过电阻R8接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接主控制电路中控制芯片U3内部误差放大器2的同相输入端16脚IN2+,放大器UlA的电源输入端8脚接内部电压供电端Vcc,放大器UlA的接地端4脚接信号地(is ;所述功率驱动及保护电路中,电容Cll的正极分别接电容ClO的一端和外部供电电压+Vin、二极管D5的负极并作为电机负载的供电输出正端M+,电容Cll的负极接电容 C12的正极,电容C12的负极与电容ClO的另一端相连并接功率地Gp,二极管D5的正极分别接MOS三极管Tl、T2、T3的漏极并作为电机负载的供电输出负端M-, MOS三极管Tl、T2、 T3的源极相连后分别接电阻R26、电阻R27、电阻R28、电阻R25、电阻R29的一端,电阻R29 的另一端接功率地Gp,电阻R26的另一端分别接MOS三极管Tl的栅极和电阻R21的一端, 电阻R27的另一端分别接MOS三极管T2的栅极和电阻R22的一端,电阻R28的另一端分别接MOS三极管T3的栅极和电阻R23的一端,三极管T4的发射极分别接二极管D4的负极以及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的另一端,二极管D4的正极分别接三极管T4的基极、电阻 R19的一端、主控制电路中控制芯片U3内部三极管1的发射极9脚E1,三极管T4的集电极与电阻R19的另一端相连并接信号地(^,电阻RM和电容C13并联,电阻R25的另一端分别接电阻RM的一端、主控制电路中控制芯片U3内部误差放大器2的同相输入端16脚IN2+, 电阻R24的另一端接信号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控制功率大且留有功率扩展空间;外部供电电压高 (最大DC75V);外部供电电压与内部控制电路供电间的转换效率高;电平欠压任意设定,适应多种类电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连接框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一种改进型电动车控制电路,包括主控制电路、辅助稳压电路、电平欠压设定电路、刹车控制电路、功率驱动及保护电路,主控制电路分别与辅助稳压电路、 电平欠压设定电路、刹车控制电路、功率驱动及保护电路连接,辅助稳压电路分别与电平欠压设定电路、刹车控制电路连接;主控制电路中电阻R15和电容C17并联,控制芯片U3内部第一误差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1脚INl+分别接电阻R14和电阻R15的一端,电阻R14的另一端接基准电压端Vr, 电阻R15的另一端接信号地G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滨殷生鸣于亮
申请(专利权)人:东文高压电源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