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备碳化钨粉的搅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7827 阅读:3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制备碳化钨粉的搅拌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可密封的筒体、一支座、一驱动电机、一工作台,筒体固定于支座上,支座、驱动电机分别固定于工作台上,筒体的上部设有气压型筒盖及可密封的进料口,筒体的底部设有搅拌浆叶及可气压密封的出料口,搅拌浆叶与搅拌转轴固定相联接,搅拌转轴由电机驱动;筒体的外壁包覆有水腔体;一进气通道通入搅拌转轴,并由轴孔间缝隙进入筒体腔内。(*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冶炼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制备碳化钨粉的搅拌机
技术介绍
钨是一种最难熔的金属,熔点高达3410℃左右,其硬度高,延性强,常温下不受空气的侵蚀,正因为钨具有这些特点,使得钨粉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如可用于制备高比重合金,应用于自动手表摆锤、电讯振动子、飞机平衡板、防χ射线、α射线、γ射线保护板等等;还可用于制备电工合金,如高压触头等。碳化钨粉是制作合金的一个重要原料,由碳化钨制备的硬质合金可用于制作生产集成电路板的微型钻、制作石油钻头、制作车刀、铣刀、镗刀,制作金刚石等等。以超细碳化钨粉为原料制成的硬质合金,其合金的硬度和强度都可以达到很高,完全克服了微米级碳化钨硬质合金其强度和硬度不能同时提高的矛盾,目前市场上,高性能超细碳化钨粉的价格约为普通微米级碳化钨粉的1.5~2.0倍,而生产超细碳化钨粉和生产普通微米级碳化钨粉相比,两者的生产成本基本相同,则显然,生产超细碳化钨粉可带来较大的产品附加值,超细碳化钨粉是普通微米级碳化钨粉的较好替代产品。在产品的制备过程中,由于超细钨粉和超细碳黑的流动性很差,微米级钨粉与碳黑的松装密度相差较大,采用现有技术的球磨机方式球磨混合钨粉和碳黑时,两者很难混合均匀,且球磨混合时间很长,噪声大,生产效率低,同时,由于研磨球体相互磨损以及球体与球磨机筒体之间相互磨损,从而造成对产品的污染,使产品的化学纯度下降,影响了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制备碳化钨粉的搅拌机,来实现提高金属钨粉末与碳黑特别是超细钨粉与超细碳黑的搅拌均匀性,避免了采用球磨机方式所造成的球磨混合时间很长,噪声大,生产效率低等弊端;使得混合的钨粉与碳粉易于清理干净,避免不同粒级粉末交叉污染,同时也可避免采用球磨混合方式带入铁、镍、铬等有害杂质元素,提高碳化钨产品的纯度。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制备碳化钨粉的搅拌机,它包括一可密封的筒体、一支座、一驱动电机、一工作台,筒体固定于支座上,支座、驱动电机分别固定于工作台上,筒体的上部设有气压型筒盖及可密封的进料口,筒体的底部设有搅拌浆叶及可气压密封的出料口,搅拌浆叶与搅拌转轴固定相联接,搅拌转轴由电机驱动;筒体的外壁包覆有水腔体;一进气通道通入搅拌转轴,并由轴孔间缝隙进入筒体腔内。所述的筒体底部由底壁向侧壁呈较大圆弧性过渡。所述的搅拌浆叶的边缘呈弧形向上弯折。在使用时,打开筒体上部的进料口,将钨粉与碳黑按要求的比例放入筒体内,将进料口盖上;其筒体上部所设的气压型筒盖,主要用于需对筒体进行清洗时,才打开使用;超细钨粉与超细碳黑放入筒体后,启动电机,电机工作,电机转轴开始转动,电机转轴通过皮带轮或链轮带动搅拌转轴转动,搅拌转轴装在支座内,其上部和下部分别通过一轴承装在支座内,搅拌转轴的下部通过传动轮与电机转轴传动相接,搅拌转轴转动后,带动与其中部固定相接的搅拌浆叶转动,由于筒体的底部设为由底壁向侧壁呈较大圆弧性过渡,搅拌浆叶的边缘呈弧形向上弯折,该结构所产生的搅拌,使得搅拌筒内的物料不但沿着搅拌浆叶的转动方向运动,而且还由外向里、由下向上进行翻滚,实现了搅拌的均匀性。在搅拌时,还要向筒体内通入惰性气体,惰性气体是由一外接气管并经进气通道进入搅拌转轴,再由轴孔间缝隙进入筒体腔内,由该处进入的惰性气体一是可以防止混合过程中,混合物料因表面能过高可能产生的燃烧;二是气流由此处进入,可以防止筒内的粉状体从搅拌转轴与筒体底部相接处的缝隙落下,卡在搅拌转轴与支座相联接的轴承上,使轴承不能转动,进而影响搅拌机的使用。搅拌均匀后,关闭电机,使电机停止转动,则搅拌浆叶也停止转动,搅拌停止,此时,可向筒体外壁所包覆的水腔体内注入水,对筒内的混合物料进行冷却,冷却好后,打开气压密封的出料口,将混合好后的物料导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搅拌机的方式对钨粉与碳黑进行混合,避免了采用球磨机方式所造成的球磨混合时间很长,噪声大,生产效率低、混合均匀性较差等弊端,大大提高了混合物混合的均一性,从而可提高碳化钨粉末的化合碳及碳化钨粉末碳的均一性,减少碳化钨粉末中的烧结硬团粒,防止合金烧结时出现碳化钨晶粒的异常长大,同时大幅度降低碳化钨粉末中铁、镍、铬等有害杂质元素含量,有利于提高硬质合金的质量;由于将筒体底部设为由底壁向侧壁呈较大圆弧性过渡,以及将搅拌浆叶的边缘制成弧形向上弯折,使得物料在搅拌筒内不但沿着搅拌浆叶的转动方向运动,而且还由外向里、由下向上进行翻滚,可以获得强烈的搅拌混合效果,混合后的物料十分均匀;由于在搅拌转轴与筒体底部相接处设一进气通道,使得由此处进入的惰性气体既可以防止混合过程中,混合物料因表面能过高可能产生的燃烧;还可以防止筒内的粉状体从搅拌转轴与筒体底部相接处的缝隙落下,卡在搅拌转轴与支座相联接的轴承上,使轴承不能转动,进而影响搅拌机的使用。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制备碳化钨粉的搅拌机不局限于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右视图;图4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制备碳化钨粉的搅拌机,它包括一可密封的筒体1、一支座2、一驱动电机3、一工作台4,筒体1固定在支座2上,支座2、驱动电机3分别固定于工作台4上,筒体1的上部设有气压型筒盖11及可密封的进料口12,筒体1的底部设有搅拌浆叶51及可气压密封的出料口13,搅拌浆叶51与搅拌转轴52的上端固定相联接,搅拌转轴52装在支座2内,在支座2的上、下部各设有上轴承21、下轴承22,搅拌转轴52穿套于上轴承21、下轴承22中,搅拌转轴52的下端与传动轮53固定相接,传动轮53与皮带33相套接,皮带33与电机传动轮32相套接,电机传动轮32与电机转轴31固定相接;筒体1的外壁包覆有水腔体6;一进气通道61通入搅拌转轴52,并由轴孔间缝隙进入筒体1腔内,进气通道61与外接气管62相接;其中,筒体1底部由底壁向侧壁呈较大圆弧性过渡;搅拌浆叶51的边缘呈弧形向上弯折。在使用时,打开筒体1上部的进料口12,将超细钨粉与超细碳黑按要求的比例放入筒体1内,将进料口12盖上;其筒体1上部所设的气压型筒盖11,主要用于需对筒体1进行清洗时,才打开使用;超细钨粉与超细碳黑放入筒体1后,启动电机3,电机3工作,电机转轴31开始转动,电机转轴31带动电机传动轮32转动,电机传动轮32拖动皮带33移动,皮带33移动又促使传动轮53转动,传动轮53转动再带动搅拌转轴52转动,搅拌转轴52在上轴承21、下轴承22的支撑作用下,带动搅拌浆叶51转动,由于筒体1的底部设为由底壁向侧壁呈较大圆弧性过渡,搅拌浆叶51的边缘呈弧形向上弯折,该结构所产生的搅拌,使得搅拌筒1内的物料不但沿着搅拌浆叶51的转动方向运动,而且还由外向里、由下向上进行翻滚,实现了搅拌的均匀性。在搅拌时,还要向筒体1内通入惰性气体,惰性气体是由一外接气管62并经进气通道61进入搅拌转轴52,再由轴孔间缝隙进入筒体1腔内,由该处进入的惰性气体一是可以防止混合过程中,混合物料因表面能过高可能产生的燃烧;二是气流由此处进入,可以防止筒内的粉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冲浒吴其山林高安李凌祥谢启超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