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易发斌专利>正文

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2408 阅读:2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其包括至少一母容器,设置有一进口,接纳气液混合体;以及一出气口,用于排出分离后的气体;所述母容器还设置连接有至少一子容器,其通过至少一回气连接管和至少一出液管与所述母容器连通,以及至少一液面感应器设置在所述子容器的上侧内壁上;以及在所述回气连接管和所述出液管上分别设置有一控制阀;一控制电路,用于接收所述液面感应器的液面感应信号后关断所述控制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产品由于所采用的气液分离容器设置为大小容器,以及在该大小容器之间设置有控制阀以及控制电路,控制大小容器之间的通断和气压平衡,其气压分离过程高效低能耗,噪音低。(*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在非常压处理流程中对气液进行分离的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气液分离装置一般用在造纸或纸浆模塑等行业中,气液分离装置一般有用在两种环境中,一种是在常压下,由于不涉及压力变化造成的额外功耗,其结构一般都比较简单,如真空泵排放口配置的气水分离器就仅是一个多孔的箱体,气水在该箱体中就可以在常压下分离,分别由下方的出液管排出水和上方的出气口排出气体;另一种是在非常压下,由于压力环境不是常压,不会使气液自动分离,此时常需要额外增加压力平衡结构,如在远离真空泵的容器底部增加一个排水泵,或者向远离真空泵的一个间歇密闭的容器中充入压缩空气以打破容器内的压力平衡,使液体能够被排出,但无论如何,上述平衡压力的结构大大增加了能耗,而且其效率低,噪音大,适应范围很小,而且是间歇排放模式,影响排放效率,分离效果差。因此,现有存有缺陷,而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液分离装置,通过改进容器结构和控制阀的控制方式,实现在非常压情况下高效进行气液分离,噪音低。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气液分离装置,通过设置容器的结构和数量,实现在非常压情况下的高效连续进行气液分离,并且噪音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其包括至少一母容器,设置有一进口,接纳气液混合体;以及一出气口,用于排出分离后的气体;其中,所述母容器还设置连接有至少一子容器,其通过至少一回气连接管和至少一出液管与所述母容器连通,以及至少一液面感应器设置在所述子容器的上侧内壁上;以及在所述回气连接管和所述出液管上分别设置有一控制阀;一控制电路,用于接收所述液面感应器的液面感应信号后关断所述控制阀。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中,所述回气连接管向所述母容器内延伸设置,并且所述出液管设置在所述母容器的底部。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中,所述子容器还设置有至少一进气管和一排液管,并且其上分别设置有控制阀,在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下与所述回气连接管和所述出液管交替通断。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中,所述母容器与所述子容器的容积比例大于2∶1。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中,所述母容器与所述子容器的容积比例在3∶1至30∶1之间。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中,所述气液分离装置还包括不少于两个的子容器,由所述控制电路控制交替与所述母容器的通断。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其包括至少一母容器,设置有一进口,接纳气液混合体;以及一出气口,用于排出分离后的气体;其中,所述母容器还设置连接有两个子容器,每一子容器通过至少一回气连接管和至少一出液管与所述母容器连通,以及至少一液面感应器设置在每一子容器上;以及在所述回气连接管和所述出液管上分别设置有一控制阀;一控制电路,用于首先控制所述两子容器交替与所述母容器的通断,并对每一容器在接收到对应液面感应器的液面感应信号后关断该侧子容器的控制阀。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气液分离装置,由于所采用的气液分离容器设置为大小容器,以及在该大小容器之间设置有控制阀以及控制电路,控制大小容器之间的通断和气压平衡,其气压分离过程高效低能耗,噪音低。更进一步的,本技术的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由于所采用的气液分离容器设置为多个小容器,实现了高效连续的气液分离过程。附图说明图1和图2分别为本技术气液分离装置较佳实施例的正面及侧面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路控制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一种气液分离装置100,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其包括一母容器110,该母容器设置有进口111,用于连接系统中其它部分,从该进口111中进入该母容器110的是气液混合体,如气水,而且通常是非常压状态的,且与常压的差异往往较大,因此该母容器不直接与外界空气连通。该母容器110的上部出口112为气体出口;该母容器110下端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子容器120,可以设置多于一个,如本较佳实施例中设置为两个并排设置的子容器,但不限于该子容器的数量,为实现更好的连续和高效的效果,应设置更多且更小的子容器,然而,此会增加整个气液分离装置的成本。每一子容器120都包括有两个连接管121和122,其中回气连接管121向所述母容器110内延伸,一般高于母容器110内的液面;而另一连接管为出液管122,可控制的连通所述母容器110和所述子容器120。所述子容器120同时还向外界连接有一进气管123和排液管124,可用于排出该子容器中的液体。在所述连接管121、122、123、和124上都分别设置有控制阀,并且在所述子容器的上部壁面上设置有液面感应器125,通过该液面感应器125可以感应所述子容器120从所述母容器进来的液体是否已满,然后可控制所述连接管121和122的关断。结合图3,本技术的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工作原理为,以图示较佳实施例包括两个子容器为例,以下的说明中对控制阀的控制都来自于控制电路的信号指令,需注意的是,该控制过程次序可以有任意的改变,以实现连续排液为最终目的。首先,所述母容器110和两个子容器120、120’都为空置状态,所述连接管121和122上的控制阀131和132均为开通状态,进气管123和排液管124上的控制阀133和134均为关闭状态;另一子容器120’的连接管121’和122’上的控制阀131’和132’均为关闭状态,而其进气管123’和排液管124’上的控制阀133’和134’均为开通状态。在开始工作后,气液混合体由所述进口111进入所述母容器110中,在气液比重不同的情况下,液体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沉积,从而通过所述出液管122进入所述子容器120,与此同时,由于所述子容器与所述母容器保持双管连通,所述子容器与外界隔离,因此,所述子容器120与所述母容器110保持气压平衡,因此,所述母容器110内的液体就可以在自重作用下进入子容器内。而且,为防止所述子容器与所述母容器在刚刚接通时的气压平衡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噪音和需要更长的时间,所述子容器应该设置的比所述母容器小,例如所述子容器与所述母容器的容积比例可以从1∶2直至1∶10以上,但虽然子容器120与母容器110的容积比例越小越好,但为考虑实际的工作效率,所述子容器120与所述母容器110的容积比例可以设置为1∶3至1∶30,但针对非常大的母容器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更小的比例且更多数量的子容器,须知,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应包括上述方案的变化可能。在所述子容器120内的液面上升至所述液面感应器125的位置时,即所述子容器120已经处于液面比较满的状态,所述液面感应器125即发送信号给所述控制电路中的可编程控制器126,该可编程控制器126即发送控制指令给各控制阀,控制所述控制阀131和132关闭的同时,打开所述控制阀133和134,如此所述子容器120就断开了与所述母容器110的连通,由于液体的体积变化很小,此时所述控制阀133和134的打开,使所述子容器120与外界即常压能迅速平衡,从而,液体就从所述子容器120的排液管124中排出了。在所述控制电路控制对所述子容器120的上述各控制阀开关的同时,所述子容器120’的回气连接管121’和出液管122’上的控制阀131’和132’被打开,与此同时或之前,其进气管1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其包括至少一母容器,设置有一进口,接纳气液混合体;以及一出气口,用于排出分离后的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母容器还设置连接有至少一子容器,其通过至少一回气连接管和至少一出液管与所述母容器连通,以及至少一液面感应器设置在所述子容器的上侧内壁上;以及    在所述回气连接管和所述出液管上分别设置有一控制阀;    一控制电路,用于接收所述液面感应器的液面感应信号后关断所述控制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发斌
申请(专利权)人:易发斌黎永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