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湿法烟气脱硫的脱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2407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适用于湿法烟气脱硫的脱硫装置,涉及环保技术领域的火力发电厂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脱硫装置包括带除雾器的吸收塔。吸收塔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密度计量器、pH值计量器和石膏排浆泵。吸收塔内、烟气入口上方设有液柱层,液柱层通过连接到浆池内的液柱层循环泵形成自循环。其结构特点是,所述液柱层上方、除雾器下方设有两层喷淋层。各层喷淋层通过一台连接到浆池内的喷淋层循环泵形成自循环。所述液柱层为一层,与液柱层连接的液柱层循环泵为三台或者四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适用于不同含硫量煤质煤的需要,具有设备投资少、占地空间小、改造简单、运行稳定的特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环保
的火力发电厂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特别是湿法烟气脱硫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环保的要求,降低电厂烟气中S02的排放量,近年来许多电 厂增加了烟气脱硫装置,其中尤其以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装置应用 最为广泛。而在湿法石灰石烟气脱硫工艺中,又多采用喷淋塔和液柱 塔等空塔结构。原因在于此类型吸收塔结构比较简单,塔内构件发生 结据、堵塞的概率相对比较低。另外装置可用率比较高、系统稳定可 靠且维修工作量很少,因而得以实际推广。喷淋塔在所有脱硫吸收塔 中占绝对优势,有长期运行的业绩;液柱塔是上世纪九十年代问世的 新塔型,业绩尚不多,还需要总结完善。现有技术中,国内部分电厂已建湿法脱硫装置已经采用了液柱 塔。但是由于燃煤煤质的变化,燃用含硫量高于脱硫系统设计值的高 硫煤,会造成系统脱硫率低、出口二氧化硫排放浓度超标的现象,因 此需要进行对现有液柱塔进行扩容改造。针对已建液柱脱硫装置的扩 容改造,如果仍仅仅继续使用液柱法,那么相应的液柱喷淋层、循环 泵和吸收塔体等都要进行改造,投资成本及工程量等无疑都会比较 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液柱法脱硫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 目的是提供一种湿法烟气脱硫装置。它可适用于不同含硫量煤质煤的 需要,具有设备投资少、占地空间小、改造简单、运行稳定的特点。 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如下方式实现 一种适用于湿法烟气脱硫的脱硫装置,它包括带除雾器的吸收塔。 吸收塔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密度计量器、PH值计量器和石膏排浆泵。 吸收塔内、烟气入口上方设有液柱层,液柱层通过连接到浆池内的液 柱层循环泵形成自循环。其结构特点是,所述液柱层上方、除雾器下 方设有两层喷淋层。各层喷淋层通过一台连接到浆池内的喷淋层循环 泵形成自循环。所述液柱层为一层,与液柱层连接的液柱层循环泵为 三台或者四台。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在吸收塔内的液柱层上方 又布置了喷淋层。当脱硫系统正常运行时,原有液柱系统仍正常投入 使用;当脱硫系统的含硫量等指标高于原有设计值运行时,在保持原 有液柱系统正常投入的同时,启动喷淋系统,从而保证脱硫系统在高 于脱硫系统二氧化硫设计值的工况下稳定的运行。本技术可以提 高原有液柱塔脱硫装置的适应性,满足不同含硫量煤质煤的需要,具 有设备投资少,占用空间小,改造简单实用,运行方便稳定的特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装置结构示意图2为本技术控制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本技术脱硫装置包括带除雾器5的吸收塔1。吸收 塔1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密度计量器2、 PH值计量器3和石膏排浆 泵4。吸收塔1内、烟气入口 8上方设有一层液柱层9,液柱层9通 过连接到浆池内的三台或者四台液柱层循环泵6形成自循环。液柱层 9上方、除雾器5下方设有两层喷淋层10,各层喷淋层10通过一台 连接到浆池内的喷淋层循环泵7形成自循环。参看图2,本技术复脱硫装置的控制方法步骤为 通过控制模块将脱硫系统的二氧化硫浓度、烟气量、脱硫效率、钙硫比、PH值、密度信号进行分析,计算出所需循环浆液的液气比;⑦当所需循环浆液的液气比小于液柱层9所对应的循环浆液液 气比时,关闭上部喷淋层10对应的喷淋层循环泵7,并根据脱硫 率和净烟气二氧化硫浓度情况调整液柱层9对应的液柱层循环泵 6启动台数;③当所需循环浆液的液气比大于液柱层9所对应的循环桨液液 气比时,启动液柱层9对应的全部液柱层循环泵6,并根据脱硫 率和净烟气二氧化硫浓度情况调整喷淋层10的所用层数并开启 与该喷淋层10对应的喷淋层循环泵7。权利要求1、一种适用于湿法烟气脱硫的脱硫装置,它包括带除雾器(5)的吸收塔(1),吸收塔(1)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密度计量器(2)、PH值计量器(3)和石膏排浆泵(4),吸收塔(1)内、烟气入口(8)上方设有液柱层(9),液柱层(9)通过连接到浆池内的液柱层循环泵(6)形成自循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柱层(9)上方、除雾器(5)下方设有两层喷淋层(10),各层喷淋层(10)通过一台连接到浆池内的喷淋层循环泵(7)形成自循环,所述液柱层(9)为一层,与液柱层(9)连接的液柱层循环泵(6)为三台或者四台。专利摘要一种适用于湿法烟气脱硫的脱硫装置,涉及环保
的火力发电厂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本技术脱硫装置包括带除雾器的吸收塔。吸收塔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密度计量器、pH值计量器和石膏排浆泵。吸收塔内、烟气入口上方设有液柱层,液柱层通过连接到浆池内的液柱层循环泵形成自循环。其结构特点是,所述液柱层上方、除雾器下方设有两层喷淋层。各层喷淋层通过一台连接到浆池内的喷淋层循环泵形成自循环。所述液柱层为一层,与液柱层连接的液柱层循环泵为三台或者四台。本技术可适用于不同含硫量煤质煤的需要,具有设备投资少、占地空间小、改造简单、运行稳定的特点。文档编号B01D53/80GK201200862SQ20082010802公开日2009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26日专利技术者张全胜, 张福祥, 杰 曾, 李红健, 汪林林, 赵德忠 申请人:同方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湿法烟气脱硫的脱硫装置,它包括带除雾器(5)的吸收塔(1),吸收塔(1)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密度计量器(2)、PH值计量器(3)和石膏排浆泵(4),吸收塔(1)内、烟气入口(8)上方设有液柱层(9),液柱层(9)通过连接到浆池内的液柱层循环泵(6)形成自循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柱层(9)上方、除雾器(5)下方设有两层喷淋层(10),各层喷淋层(10)通过一台连接到浆池内的喷淋层循环泵(7)形成自循环,所述液柱层(9)为一层,与液柱层(9)连接的液柱层循环泵(6)为三台或者四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杰李红健赵德忠张福祥汪林林张全胜
申请(专利权)人:同方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