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料装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95470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6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底料装车装置,包括三个罐体和装车平台,罐体依次连通有第一管道、过滤器、电机泵泵、第二管道,第二管道末端架在装车平台上,第二管道的末端还管道连通有氮气管道,第一、二管道之间设有回流管道,第一管道缠绕有伴热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具有设计简单、造价低等优点,完全可替代人工装料,同时充有氮气保护,避免了底料的堵塞,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节约装车成本。(*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料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底料装车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物料的装车过程中,大多采用人工装车,浪费了许多人力、物力,而且装车效率低,有些可能是有毒有害气体、液体,对人体伤害大,迫切需要提高一种自动化机械式装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料装车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底料装车装置,包括三个罐体和装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依次连通有第一管道、过滤器、电机泵泵、第二管道,所述的第二管道末端架在装车平台上,所述的第二管道的末端还管道连通有氮气管道,所述的第一、二管道之间设有回流管道,所述的第一管道缠绕有伴热管道。所述的底料装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二管道之间设有备用过滤器和电机泵。所述的底料装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有管道中间设有若干阀门及液位计。底料从罐体中出来,通过过滤,然后再电机泵泵运输到装车平台装车,装车的第二管道口通有氮气保护,避免堵塞,第二管道可以将多余底料回流至第一管道,最终流至罐体。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结构具有设计简单、造价低等优点,完全可替代人工装料,同时充有氮气保护,避免了底料的堵塞,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节约装车成本。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所示,底料装车装置,包括三个罐体1和装车平台7,罐体1依次连通有第一管道2、过滤器3、电机泵4、第二管道6,第二管道6末端架在装车平台7上,第二管道6的末端还管道连通有氮气管道10,第一、二管道2、6之间设有回流管道9,第一管道 2缠绕有伴热管道11。第一、二管道2、6之间设有备用过滤器3和电机泵4,所有管道中间设有若干阀门及液位计5,第二管道的出料口连接有一段软管8。权利要求1.一种底料装车装置,包括三个罐体和装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依次连通有第一管道、过滤器、电机泵、第二管道,所述的第二管道末端架在装车平台上,所述的第二管道的末端还管道连通有氮气管道,所述的第一、二管道之间设有回流管道,所述的第一管道缠绕有伴热管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料装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二管道之间设有备用过滤器和电机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料装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有管道中间设有若干阀门及液位计。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底料装车装置,包括三个罐体和装车平台,罐体依次连通有第一管道、过滤器、电机泵泵、第二管道,第二管道末端架在装车平台上,第二管道的末端还管道连通有氮气管道,第一、二管道之间设有回流管道,第一管道缠绕有伴热管道。本技术结构具有设计简单、造价低等优点,完全可替代人工装料,同时充有氮气保护,避免了底料的堵塞,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节约装车成本。文档编号F17D1/14GK202203661SQ20112027864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日专利技术者刘善和, 唐先龙, 李健, 杨平, 杨桂宝, 杨红兵, 王红明, 胡玉兵, 葛九敢, 谷顺明 申请人: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善和胡玉兵杨桂宝王红明唐先龙葛九敢谷顺明李健杨红兵杨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