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袋式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7791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袋式过滤装置,其中的过滤器(1)包括过滤器壳体(6)、过滤袋、过滤器入口(2)、过滤器出口(3)和相应管路,在所述的过滤器出口(3)外的液体排出管路(8)上设其管路的支路即旁通管(5),所述的旁通管(5)上设旁通球阀(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槽液内的颗粒不被压缩空气吹起,保证更换过滤器的现场洁净,提高工件的质量;通过改进设备,优化操作步骤;结构简单,造价低廉,适用范围更广。(*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制造的
,涉及汽车制造过程的工艺装备,更 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用于汽车涂装前处理设备中的一种袋式过滤装置。技术背景目前, 一般常用的袋式过滤器的滤袋更换方式比较复杂,具体如下1、 先关闭过滤器槽液的进口阀门,用空气软管将空气接口与过滤器排气接 口连接好,开启空气接口球阀,压縮空气将利用自身的压力缓慢排除过滤器内 槽液,观察过滤器出口压力,待过滤器出口压力表压力慢慢上升至空气压力时, 表示此时过滤器内槽液全部排完,然后关闭过滤器出口阀门;2、 打开空气接口的旁通阀,缓慢排除过滤器内的压缩空气,必须排净至正 常气压;3、 拧开过滤器盖上的所有螺母,然后利用过滤器自带的液压泵顶起过滤器 盖并扳到一旁;4、 取出过滤袋,并把它放进垃圾袋。.对于尼龙材料的滤袋,如果没有破损, 取出后进行清洗,再次使用。清除过滤器内的滤袋支撑网内的杂质,并进行清 洗。将新的滤袋(或清洗后的尼龙滤袋)进行检査确认无误,拆除标签装入过 滤器,(安装时不能将滤袋皱成一团装入,避免因为安装不当,影响滤袋的正常 使用周期),应使滤袋很顺畅的装入过滤器内,并保证滤袋的封口与过滤器袋口 不干涉,达到较好的密封性;5、 固定密封垫圈,把密封圈固定在对应的密封槽内,如果密封垫圈有压伤、 断裂等损坏,不能满足密封要求时,应更换新的备件;6、 将过滤器盖摆在滤器正上方,慢慢泄掉液压泵压力并对准,缓慢盖上过 滤器盖,紧固螺栓。如果螺栓与螺冒之间摩擦太大,可适量涂抹一点凡士林, 螺栓的紧固要均匀用力,对称紧固;7、 打开过滤器排气阀,开启过滤器进口阀门,此时过滤器内的空气被进入 的槽液排挤,从排气口排出,待排气口无空气排出而全是槽液时,说明过滤器 内充满了槽液;8、 关闭排气阀,观察过滤器有无槽液泄露。若有需重新压合,若无则开启 过滤器出口阀门,观察进出口压力表的压力,恢复正常后即操作完毕;对于步骤1操作非常繁琐,在压縮空气吹的时候,容易吹破滤袋,将滤袋 中的颗粒吹入槽液中形成电泳缺陷,且压縮空气对槽液的搅动非常大,在正常 生产时容易将槽底部的沉渣带起而污染车身,对油漆车身质量影响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袋式过滤装置,其目的是方便滤袋 的更换操作,减少更换滤袋时的工作量并保证车身质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这种袋式过 滤装置,其中的过滤器包括过滤器壳体、过滤袋、过滤器入口、过滤器出口和 相应管路,在所述的过滤器出口外的液体排出管路上设其管路的支路即旁通管, 所述的旁通管上设旁通球阀。为使上述技术方案更加详尽和具体,并方便实施,本技术还提供以下 更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以获得满意的实用效果所述的液体排出管路上设出口阀门,所述的旁通管设在过滤器出口与出口 阀门之间的液体排出管路上。所述的过滤器入口外的液体流入管路上设进口阀门,在过滤器入口和进口阀门之间的管路上,设压縮空气的进气管路并与其相通。 所述的旁通管的管路,接入污水处理系统。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槽液内的颗粒不被压缩空气吹起,保 证更换过滤器的现场洁净,提高工件的质量;通过改进设备,优化操作步骤, 方便滤袋的更换;结构简单,造价低廉,适用范围更广。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过滤器,2、过滤器入口, 3、过滤器出口, 4、旁通球阀, 5、旁通管,6、过滤器壳体,7、液体流入管路,8、液体排出管路。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表达的本技术的结构,本技术为一种袋式过滤装置,其 中的过滤器1包括过滤器壳体6、过滤袋、过滤器入口2、过滤器出口3和相应 管路,所述的相应管路分别为过滤器入口 2外的液体流入管路7和过滤器出口 3 外的液体排出管路8,用于汽车涂装前处理设备中的液体过滤,滤除液体中的颗 粒和其它有形杂质,保证涂装液的清洁,保证产品涂装的质量。本技术主要解决普通袋式过滤器更换滤袋时的弊端,从而提高滤袋更 换的操作性能,保证车身质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 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 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 理解。为了解决在本说明书的
技术介绍
部分所述的目前公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克 服其缺陷,实现方便滤袋的更换操作、减少更换滤袋时的工作量的目的,本实 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这种袋式过滤装 置,在所述的过滤器出口 3外的液体排出管路8上设其管路的支路即旁通管5, 所述的旁通管5上设旁通球阀4。本技术基于的原理是将过滤器1内部的槽液,通过增加一个旁通管5,引到污水处理系统中,不直接回到槽液,减少槽液的污染。当过滤器1压差超过工艺压差的规定后,根据过滤下来的杂质的存积情况需要更换滤袋。首先关闭过滤器l进出口阀门,打开旁通球阀4,然后在过滤器 l入口接入压缩空气,在压縮空气的作用下,过滤器l内液体会通过旁通管5迅 速排入污水管路,并引入污水处理系统。待液体排尽后,即打开过滤器1盖, 更换滤袋。结束后关闭旁通球阀4,开启过滤器1的进出口球阀门,过滤器1即 正常开始过滤。操作相当方便,现场洁净度高。过滤器压縮空气接入口接上单向阀,防止液体倒吸。根据上面提出的要求及总体技术方案,本技术还进一步提出了以下具 体实施示例,以更好实现专利技术目的 实施例一所述的液体排出管路8上设出口阀门,所述的旁通管5设在过滤器出口 3 与出口阀门之间的液体排出管路8上。上述结构主要是考虑在换袋时,其比较 混浊,利用出口阀门关闭,阻止此时的液体进入工作液槽。实施例二为了使压縮空气在换滤袋时进入过滤器1内,所述的过滤器入口 2外的液 体流入管路7上设进口阀门,在过滤器入口 2和进口阀门之间的管路上,设压縮空气的进气管路并与其相通。设在该位置,可以防止压縮空气向液体流入方 向倒流。实施例三为了满足环保的要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旁通管5的管路,接入污水处理系统。在过滤器1的液体排出管路8上开一个通径为DN15的圆孔,焊接上DN15 的不锈钢(lCrl8M9TO管路,即旁通管5,并接至污水处理系统,旁通管5上 串接一个旁通球阀4,该阀的通径也为DN15,材料为不锈钢(1Crl8Ni9Ti),阀 门连接部分采用螺纹连接,并加装生胶带,增强密封效果,不更换滤袋时可以 关闭不用。旁通管5和旁通球闽4均采用防腐性能好的不锈钢,与过滤装置中 其它结构一样,是为了延长其使用寿命。上述袋式过滤装置的滤袋更换的工作过程为先关闭过滤器槽液的进口阀门和出口阀门,打开旁通球阀4;用空气软管将空气接口过滤器排气接口连接好,开启空气接口球阀,压縮 空气将利用自身的压力缓慢排除过滤器l内槽液,槽内液体排至污水处理系统;观察过滤器1出口压力表显示的压力,待过滤器1出口压力表压力慢慢上 升至空气压力时,表示此时过滤器内槽液全部排完;其余步骤与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步骤2 8相同。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 并不受上述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袋式过滤装置,其中的过滤器(1)包括过滤器壳体(6)、过滤袋、过滤器入口(2)、过滤器出口(3)和相应管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过滤器出口(3)外的液体排出管路(8)上设其管路的支路即旁通管(5),所述的旁通管(5)上设旁通球阀(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肆飞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