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双流道的输液用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56991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02 1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双流道的输液用过滤器,包括过滤器主体(1)、左过滤膜(2)和右过滤膜(3);在所述过滤器主体(1)的内部沿轴向还开设有左流道腔室(5)和右流道腔室(6);所述左流道腔室(5)的顶部与所述左渗透腔(4‑1)形成连通结构,所述右流道腔室(6)的顶部与所述右渗透腔(4‑3)形成连通结构;所述左流道腔室(5)和所述右流道腔室(6)的底部连通后,再与所述出液口(1‑2)连通。优点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输液用过滤器,采用双过滤膜和双流道设计,在过滤器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可有效增大过滤面积,从而提高过滤器流量;还具有外部美观、实用、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过滤器,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双流道的输液用过滤器
技术介绍
静脉输液是一种普遍的临床治疗疾病的方法,由于输液的药液中常常含有不溶性微粒,因此,需要采用过滤器对其进行过滤,从而避免不溶性微粒进入人体,进而对人体产生危害。但是,目前临床使用的输液用过滤器多为单流道过滤器,包括壳体和片状结构的过滤膜,过滤膜横向设置于壳体内部并与壳体的内壁固定,在位于过滤膜上方的壳体开设进液口,在位于过滤膜下方的壳体开设出液口。该种过滤器具有以下不足:在过滤器外径尺寸一定的情况下,过滤膜的过滤面积较小,导致精密输液过滤膜单位面积通量较低,因此存在滤液流量小的不足,难以满足实际输液需求。而如果为了满足流量要求,则需要将过滤器外径尺寸和过滤膜过滤面积的放大。一方面,造成过滤器材料浪费以及成本的增加。另外,由于输液用过滤器使用的滤膜薄,强度较低,当过滤膜尺寸增大后,容易造成过滤膜的破损,导致过滤膜生产合格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双流道的输液用过滤器,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双流道的输液用过滤器,包括过滤器主体(1)、左过滤膜(2)和右过滤膜(3);其中,所述过滤器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进液口(1-1);所述过滤器主体(1)的底部开设有出液口(1-2);所述过滤器主体(1)的内部中心沿轴向开设有中心腔室(4),在所述中心腔室(4)的左右两侧分别竖向固定安装所述左过滤膜(2)和所述右过滤膜(3),从而将所述中心腔室(4)划分为自左向右排列的三个独立腔室,分别为左渗透腔(4-1)、主进液腔(4-2)和右渗透腔(4-3);其中,所述主进液腔(4-2)的顶部与所述进液口(1-1)连通;另外,在所述过滤器主体(1)的内部沿轴向还开设有左流道腔室(5)和右流道腔室(6);所述左流道腔室(5)的顶部与所述左渗透腔(4-1)形成连通结构,所述右流道腔室(6)的顶部与所述右渗透腔(4-3)形成连通结构;所述左流道腔室(5)和所述右流道腔室(6)的底部连通后,再与所述出液口(1-2)连通。优选的,所述左过滤膜(2)和所述右过滤膜(3)均为片状结构过滤膜。优选的,所述左过滤膜(2)和所述右过滤膜(3)为单一材质过滤膜或两种以上单一材质过滤膜形成的复合过滤膜。优选的,所述单一材质过滤膜为单层重离子微孔过滤膜、混合纤维素膜、尼龙膜或聚醚砜膜;所述复合过滤膜为重离子微孔膜与混合纤维素膜的复合膜、或者为重离子膜与尼龙膜的复合膜。优选的,所述左过滤膜(2)和所述右过滤膜(3)均采用具有自动止液功能的滤膜。优选的,所述主进液腔(4-2)的顶部高于以下腔室的顶部:所述左渗透腔(4-1)、所述右渗透腔(4-3)、所述左流道腔室(5)和所述右流道腔室(6);所述主进液腔(4-2)的底部低于所述左渗透腔(4-1)的底部,也低于所述右渗透腔(4-3)的底部。本技术提供的具有双流道的输液用过滤器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输液用过滤器,采用双过滤膜和双流道设计,在过滤器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可有效增大过滤面积,从而提高过滤器流量;还具有外部美观、实用、成本低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具有双流道的输液用过滤器未增加附图标记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具有双流道的输液用过滤器已增加附图标记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输液用过滤器在进行药液过滤时,药液流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结合图1、图2和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双流道的输液用过滤器,包括过滤器主体1、左过滤膜2和右过滤膜3;其中,过滤器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进液口1-1;过滤器主体1的底部开设有出液口1-2;过滤器主体1的内部中心沿轴向开设有中心腔室4,在中心腔室4的左右两侧分别竖向固定安装左过滤膜2和右过滤膜3,从而将中心腔室4划分为自左向右排列的三个独立腔室,分别为左渗透腔4-1、主进液腔4-2和右渗透腔4-3;其中,主进液腔4-2的顶部与进液口1-1连通;另外,在过滤器主体1的内部沿轴向还开设有左流道腔室5和右流道腔室6;左流道腔室5可以位于左渗透腔4-1的左侧,左流道腔室5的顶部与左渗透腔4-1形成连通结构,右流道腔室6可以位于右渗透腔4-3的右部,右流道腔室6的顶部与右渗透腔4-3形成连通结构;左流道腔室5和右流道腔室6的底部连通后,再与出液口1-2连通。其中,左过滤膜2和右过滤膜3均为片状结构过滤膜,材质为单一材质过滤膜或两种以上单一材质过滤膜形成的复合过滤膜。单一材质过滤膜包括但不限于单层重离子微孔过滤膜、混合纤维素膜、尼龙膜或聚醚砜膜;复合过滤膜包括但不限于重离子微孔膜与混合纤维素膜的复合膜、或者为重离子膜与尼龙膜的复合膜。另外,左过滤膜2和右过滤膜3可以均采用具有自动止液功能的滤膜,从而实现自动止液的功能。参考附图可以看出,主进液腔4-2的顶部高于以下腔室的顶部:左渗透腔4-1、右渗透腔4-3、左流道腔室5和右流道腔室6;主进液腔4-2的底部低于左渗透腔4-1的底部,也低于右渗透腔4-3的底部。上述输液用过滤器,对药液进行过滤的原理为:(1)需要被过滤的药液通过进液口1-1首先流入到主进液腔4-2,由于主进液腔4-2的左壁为左过滤膜,右壁为右过滤膜;因此,部分药液通过左过滤膜的过滤后,过滤后的药液进入到左渗透腔,随着药液不断增多,左渗透腔的药液高度不断增高;而由于左渗透腔的顶部与左流道腔室5连通,因此,当左渗透腔的药液高度达到一定值时,药液便会流入到左流道腔室;同样的道理,流入到主进液腔4-2的部分药液通过右过滤膜的过滤后,过滤后的药液进入到右渗透腔,随着药液不断增多,右渗透腔的药液高度不断增高;而由于右渗透腔的顶部与右流道腔室连通,因此,当右渗透腔的药液高度达到一定值时,药液便会流入到右流道腔室;(2)由于左流道腔室和右流道腔室的底部连通,且与出液口连通;因此,进入到左流道腔室的药液和进入到右流道腔室的药液最终汇集到一起,并通过出液口流出。由此实现双过滤膜双流道过滤的过程。由于实际制造过程中,整个过滤器设计为左右对称结构,因此,左过滤膜两侧压力差和右过滤膜两侧压力差基本相等,所以,进入到主进液腔4-2的药液通常可等分为左右两部分,分别通过左过滤膜和右过滤膜,实现对左右过滤膜的高效利用。另外,实际制造时,可以先独立的制备得到过滤器沿轴向的左半部分结构和右半部分结构,然后将左半部分结构和右半部分结构对焊到一起,形成最终的产品,本技术对制造的具体方式并不限定。由此可见,本技术提供的输液用过滤器,采用双过滤膜和双流道设计,在过滤器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可有效增大过滤面积,从而提高过滤器流量;还具有外部美观、实用、成本低等优点。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双流道的输液用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器主体(1)、左过滤膜(2)和右过滤膜(3);其中,所述过滤器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进液口(1‑1);所述过滤器主体(1)的底部开设有出液口(1‑2);所述过滤器主体(1)的内部中心沿轴向开设有中心腔室(4),在所述中心腔室(4)的左右两侧分别竖向固定安装所述左过滤膜(2)和所述右过滤膜(3),从而将所述中心腔室(4)划分为自左向右排列的三个独立腔室,分别为左渗透腔(4‑1)、主进液腔(4‑2)和右渗透腔(4‑3);其中,所述主进液腔(4‑2)的顶部与所述进液口(1‑1)连通;另外,在所述过滤器主体(1)的内部沿轴向还开设有左流道腔室(5)和右流道腔室(6);所述左流道腔室(5)的顶部与所述左渗透腔(4‑1)形成连通结构,所述右流道腔室(6)的顶部与所述右渗透腔(4‑3)形成连通结构;所述左流道腔室(5)和所述右流道腔室(6)的底部连通后,再与所述出液口(1‑2)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流道的输液用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器主体(1)、左过滤膜(2)和右过滤膜(3);其中,所述过滤器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进液口(1-1);所述过滤器主体(1)的底部开设有出液口(1-2);所述过滤器主体(1)的内部中心沿轴向开设有中心腔室(4),在所述中心腔室(4)的左右两侧分别竖向固定安装所述左过滤膜(2)和所述右过滤膜(3),从而将所述中心腔室(4)划分为自左向右排列的三个独立腔室,分别为左渗透腔(4-1)、主进液腔(4-2)和右渗透腔(4-3);其中,所述主进液腔(4-2)的顶部与所述进液口(1-1)连通;另外,在所述过滤器主体(1)的内部沿轴向还开设有左流道腔室(5)和右流道腔室(6);所述左流道腔室(5)的顶部与所述左渗透腔(4-1)形成连通结构,所述右流道腔室(6)的顶部与所述右渗透腔(4-3)形成连通结构;所述左流道腔室(5)和所述右流道腔室(6)的底部连通后,再与所述出液口(1-2)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流道的输液用过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大年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南洋慧通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