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燃烧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72994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5 2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合燃烧炉,包括上方的柴火腔和下方的电热腔,所述柴火腔和电热腔之间由柴火腔底分隔,围成所述柴火腔的炉壁表面布满气孔,所述电热腔底部呈半球形,其内表面镀有红外反射膜,且所述电热腔内设有电热管,所述炉壁的外表面包裹有一层保温石棉。该混合燃烧炉可以利用柴火或者电热进行混合燃烧,从而增强了炉子的工作灵活性,并且在混合燃烧时,可使炉子达到极大的加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厨房设备,尤其是一种炉子。
技术介绍
目前的炉子种类很多,如柴炉、煤炉、燃气炉、电磁炉等,然而,这些炉子的生热方式基本只有一种,这样,其工作灵活性就不够高,如,遇上断电或断燃气等情况,则炉子就无法工作,另外,由于加热方式局限,因此其加热效率也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燃烧炉,该混合燃烧炉可以利用柴火或者电热进行混合燃烧,从而增强了炉子的工作灵活性,并且在混合燃烧时,可使炉子达到极大的加热效率。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混合燃烧炉包括上方的柴火腔和下方的电热腔,所述柴火腔和电热腔之间由柴火腔底分隔,围成所述柴火腔的炉壁表面布满气孔,所述电热腔底部呈半球形,其内表面镀有红外反射膜,且所述电热腔内设有电热管,所述炉壁的外表面包裹有一层保温石棉。作为优选,所述柴火腔底向所述电热腔侧具有粗糙的黑色表面,以使得所述柴火腔底能更好地吸收所述电热管的热辐射。作为优选,所述电热管为环形电热管,水平设置于所述电热腔内。作为优选,所述燃烧炉的炉口呈锅状向内凹陷,以使得锅子与炉体具有较大的接触面,使热传导效率更高。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混合燃烧炉在使用时,既可以使用电热亦可以使用柴火生热,对于前者,当电热腔内电热管通电后,其辐射的热量由电热腔底部的红外反射膜反射至柴火腔底,并使柴火腔生热;对于后者,则可以直接往柴火腔内添柴,并通过火柴点燃, 并使柴火腔生热,所述的两种生热方式亦可以同时进行,从而使柴火腔的加热效率升至极尚ο附图说明图1是本混合燃烧炉的纵切面图。图1中1,柴火腔;11,炉壁;12,炉口 ;2,电热腔;3,电热管;4,底座;5,柴火腔底。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述的实施例中,该混合燃烧炉包括上方的柴火腔1和下方的电热腔2,所述柴火腔1和电热腔2之间由柴火腔底5分隔,围成所述柴火腔1的炉壁11表面布满气孔, 所述电热腔2底部呈半球形,其内表面镀有红外反射膜,且所述电热腔2内设有电热管,所述炉壁11的外表面包裹有一层保温石棉。另外,由一个底座4将整个所述的混合燃烧炉支撑。上述的混合燃烧炉,所述柴火腔底5向所述电热腔2侧具有粗糙的黑色表面,以使得所述柴火腔底5能更好地吸收所述电热管的热辐射。上述的混合燃烧炉,所述电热管3为环形电热管,水平设置于所述电热腔2内。上述的混合燃烧炉,所述燃烧炉的炉口 12呈锅状向内凹陷,以使得锅子与炉体具有较大的接触面,使热传导效率更高。上述混合燃烧炉在使用时,既可以使用电热亦可以使用柴火生热,对于前者,当电热腔2内电热管3通电后,其辐射的热量由电热腔2底部的红外反射膜反射至柴火腔底5, 并使柴火腔1生热;对于后者,则可以直接往柴火腔1内添柴,并通过火柴点燃,并使柴火腔 1生热,所述的两种生热方式亦可以同时进行,从而使柴火腔1的加热效率升至极高。权利要求1.一种混合燃烧炉,包括柴火腔,其特征在于该混合燃烧炉在所述柴火腔下方还包括一个电热腔,所述柴火腔和电热腔之间由柴火腔底分隔,围成所述柴火腔的炉壁表面布满气孔,所述电热腔底部呈半球形,其内表面镀有红外反射膜,且所述电热腔内设有电热管,所述炉壁的外表面包裹有一层保温石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柴火腔底向所述电热腔侧具有粗糙的黑色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管为环形电热管,水平设置于所述电热腔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炉的炉口呈锅状向内凹陷。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合燃烧炉,包括上方的柴火腔和下方的电热腔,所述柴火腔和电热腔之间由柴火腔底分隔,围成所述柴火腔的炉壁表面布满气孔,所述电热腔底部呈半球形,其内表面镀有红外反射膜,且所述电热腔内设有电热管,所述炉壁的外表面包裹有一层保温石棉。该混合燃烧炉可以利用柴火或者电热进行混合燃烧,从而增强了炉子的工作灵活性,并且在混合燃烧时,可使炉子达到极大的加热效率。文档编号F24C1/02GK102410558SQ20101029014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5日专利技术者吴震宇 申请人:吴江新金城不锈钢制品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震宇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新金城不锈钢制品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