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树珍专利>正文

柔性穿孔排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57230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3 0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穿孔排线,其特征包括它有一穿接段和两端的第一、第二接头。穿接段为狭长形薄片,以柔性材料为基底,其表面具有导电走线;第一接头位于所述穿接段的一端;具有一过渡段连接于所述穿接段末端;过渡段沿垂直于穿接段的方向延伸出一第一排线端;其中,第一排线端与过渡段之间具有可弯折的折痕;过渡段、第一排线端的最大宽度均不大于所穿过轴孔的直径;穿接段的最大宽度不大于过渡段的最大宽度。该方案中可卷曲的第一接头,与穿接段形成可穿过转轴孔的形态,并且穿接段的最大宽度小于转轴孔,一方面便于安装,另一方面不受转轴相对旋转的影响而发生扭曲变形乃至损坏;同时穿接段不发生相对刮擦,其电气及机械性能稳定。(*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气连接的部件,具体是一种柔性穿孔排线
技术介绍
小型化的电子设备在生产生活各种领域都有越来越多的应用,其形态千变万化, 功能也丰富多样。有一类的电子设备除了电子零件以外,会有可相互转动、弯折或/和滑动的结构。这类结构常见的有手持多媒体设备的可折叠或同时可旋转的液晶屏幕、操作面板;自动控制可多轴活动的探头等等。随着技术发展,这些小型设备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其内部数据传输量也相应很大,同时体积可能会越来越受限,不单是内部空间,尤其是转动、弯折等结构的转轴,其孔径大小不可能做得很大。为了处理穿过转轴、弯折等活动部位的数据传输问题,一些技术应运而生,比如柔性电路板,但越来越多引脚的排线使柔性电路板穿过后在转轴多次弯折时容易损坏。随着排线引脚数不断增加,同时穿过的孔径又不变,这种问题越来越明显。针对这样的问题,有一些针对性的方案改进,比如CN200410073731. 5为代表公开的适用于通过转轴机构的信号传输排线,就是基于柔性电路板的方案,将电路板在穿接的弯折处纵向切割,使该部分穿过转轴孔径时,其有效宽度大大减小。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难以穿接或易损坏的问题。 但这类方案,也即纵向切割排线的方案也有相应的不足,比如,已经切割分散的排线在转轴旋转时互相刮擦,有可能影响其表面的图层;排线相对位置的不固定,导致排线分布电容变化;另一方面就是,排线本身需要切割,增加了工艺步骤和时间成本。如此,我们发现,如何使穿孔排线妥善装配、不易损坏的同时,又要使排线具有比较稳定的机械、电气性能和简单的形态,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的需求,本技术提出一种柔性穿孔排线,其技术方案如下柔性穿孔排线,它包括—穿接段,该穿接段为狭长形薄片,以柔性材料为基底,其表面具有导电走线,所述导电走线沿该穿接段长度方向延伸且紧密并行排布;一第一接头,位于所述穿接段的一端;该第一接头具有一过渡段连接于所述穿接段末端;所述过渡段沿垂直于所述穿接段的方向延伸出一第一排线端;一第二接头,位于所述穿接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穿接段上的导电走线一一连通;其中,所述第一排线端具有排线引脚,所述第一排线端与过渡段之间具有可弯折的折痕;所述第二接头通过穿接段的导电走线,再通过所述过渡段到所述第一排线端,分别与所述排线引脚一一连通;所述过渡段、第一排线端的最大宽度均不大于所穿过轴孔的直径;所述穿接段的最大宽度不大于所述过渡段的最大宽度。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者,可以在如下方面有所改进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穿接段成形于同一片柔性电路板;所述穿接段宽度均勻;所述导电走线分布于所述穿接段的两面。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排线引脚为导电金手指的形态。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排线引脚全部位于所述排线端其末端的同一面上;在所述过渡段具有过孔。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排线弓I脚也对应分布于所述排线端其末端的两面。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排线弓I脚处具有补强板。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穿接段成形于同一片柔性电路板,并且该第二接头末端具有与所述穿接段同向的第二排线端;该第二排线端上具有金手指形态的排线引脚。一较佳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在所述过渡段与第一排线端之间还具有一可卷曲的折弯段。一较佳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接段的宽度范围为2. 8至4. 8mm,其上的所述导电走线条数范围为20至36条。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过渡段、穿接段的表面具有带银箔的防静电涂层。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是1.可卷曲的第一接头,与穿接段形成可穿过转轴孔的形态,并且穿接段的最大宽度小于转轴孔,一方面便于安装,另一方面不受转轴相对旋转的影响而发生扭曲变形乃至损坏。克服了穿接段必须纵向开槽的技术偏见。2.穿接段不发生相对刮擦,其电气及机械性能稳定。3.折弯段使过渡段与第一排线端不需要发生形变即可将第一接头穿入轴孔,延长寿命,提高可靠性。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顶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顶视图;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一 AA部分的剖视图;图4是图2所示实施例二 AA部分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第一接头顶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四的第一接头顶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五的顶视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六的顶视图;图9所示实施例五的一种应用概要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一顶视图;穿接段200为一狭长的薄片,与第一接头10、第二接头20均成型于同一片柔性电路板;第一接头10包括了三部分分别是过渡段 100、折弯段110和第一排线端120,并且,此三部分的延伸方向与穿接段100的延伸方向相垂直——如此设定的目的是使第一接头10折叠(或卷曲)起来以后,其形态可以与穿接段 200形成宽度相当的形状,以至于可以穿过轴孔;通常,第一接头10在折叠(或卷曲)时, 过渡段100和第一排线端120的形态基本不变,而是折弯段110发生卷曲或弯折,如此使弯折不会拉伸以致损坏过渡段100上的放静电图层,也不会使排线端120变形。由于第一接头10、穿接段200都是成形于同一片柔性电路板,穿接段200上的导电走线乃至第一接头上的排线端都可以用同样的材料;穿接段200上其导电走线沿着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平行密集排布,采用特殊的工艺,使穿接段200宽度可以控制在小于轴孔的尺度内;穿接段200上的走线行进到过渡段100后,穿接段200其中一面的导电走线经过折弯段110后直接一一对应第一排线端120上的排线引脚,另一面则在过渡段100通过过孔来到背面,与之前的导电走线共面,再经过折弯段110连接器其余部分的排线引脚;该排线端 120上的排线引脚均是金手指的形态。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接头20采用与第一接头10相同的形态。过渡段100的最大宽度W1、第一排线端120的最大宽度W2均不大于所穿过轴孔的直径,同时穿接段200的最大宽度W3小于W1,如此即容易穿接于轴孔中,并且可在轴孔旋转时保持形状。穿接段200 两面可容纳不大於36条导电走线,对应第一排线端120也对应36个金手指。结合图3,此为图1中AA部分的剖面图。101为柔性电路板的基板,在该基板101 的一面,导电走线102从过渡段100到折弯段110,再到第一排线端120均保持连通,另有一面的导电走线102通过过孔连通到之前一面,再到达第一排线端120。在过渡段100,其基板101和导电走线102外表均涂覆防静电层103,此为带有银箔的黑色绝缘层。弯折段由于常在其两面发生拉伸和压缩,故没有没有防静电层110 ;第一排线端120在相对于导电走线 102的反面有补强板104,方便将第一排线端120插接于设备的插座中。实施例二 如图2,本技术实施例二顶视图;与实施例相比,穿接段200、第二接头20 — 样,不同的是第一接头10。该实施例二中第一接头10同样具有过渡段100、折弯段110和第一排线端120,但来自穿接段200的走线不经过过孔,二是直接在两面各自经过过渡段100、 折弯段110,最后与第一排线端120上的金手指一一对应连接;其过渡段100的宽度W1、第一排线端的宽度W2与穿接段的宽度W3关系均同实施例一。结合图4可知图2中AA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树珍
申请(专利权)人:张树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