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线及连接器组合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18031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2 1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排线及连接器组合件,包括柔性扁平排线、输出入连接器及转接卡。柔性扁平排线具有多个平行排列的导线、一绝缘层包覆该多个导线,该多个导线包括第一整合型电源线及多个信号线,该第一整合型电源线的宽度大于该信号线的两倍宽度。输出入连接器具有多个端子,该多个端子的数量大于该多个导线的数量。转接卡具有一基板、及多个分布于该基板上的转接电路,该多个转接电路具有多个第一接脚分布于该基板的一侧、以及多个第二接脚分布于该基板的另一侧,该多个第一接脚对应地连接该柔性扁平排线的该多个导线;该多个第二接脚对应地连接该输出入连接器的该多个端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柔性扁平排线达成高频及高电流传输的要求,制造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乃是关于一种排线及连接器组合件,特别是指一种利用柔性扁平排线达成转接一输出入连接器,以供同时传输电流及高频信号。
技术介绍
由于通讯需求愈来愈大,电子装置的信号传输速度要求也愈来愈高。因此传输信号的缆线也相对地愈难以制造。为着快速传输大量的信号,一般是以光纤作为缆线。然而,一般高频信号传输通常使用光纤,但光纤的成本高,若要再传输电力,则需要再结合另一条电源缆线,更为复杂。再者,配合电子装置需求的电流量愈来愈高,电连接器的电流传输规格也愈来愈高,举例,以USBType-C连接器而言,依线组立的应用而有不同电流的规范,关于电力传输规格,线材及连接器有的要求会达到5A,而信号的传输最高达到10Gbit每秒的传送速率。现有USBType-C仅有一些相关应用于电子装置外部的缆线。但由于产品轻薄化,例如手机,有些状况使得无法利用电路板的线路布局走线方式来达成输出入(IO)与内部的信号传输。因此如何以一种较低成本的转接装置,以达成高频及高电流传输的要求,是本专利技术所欲解决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排线及连接器组合件,可以通过柔性扁平排线达成高频及高电流传输的要求,以较低的制造成本达到高频及高电流的传输功能。此外,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更在于提供一种排线及连接器组合件,通过较少数量的电源导线以达成高电流的传输要求,并且更减少柔性扁平排线的整体宽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之其中一种方案,提供一种排线及连接器组合件,包括一柔性扁平排线、一输出入连接器、及一转接卡。柔性扁平排线具有多个平行排列的导线、一绝缘层包覆所述多个导线,其中所述多个导线包括至少一第一整合型电源线及多个信号线,该第一整合型电源线的宽度大于该信号线的两倍宽度。输出入连接器具有多个端子,所述多个端子包括多个上层端子与多个下层端子,其中所述多个端子的数量大于所述多个导线的数量。转接卡具有一基板、及多个分布于该基板上的转接电路,该多个转接电路具有多个第一接脚分布于该基板的一侧、以及多个第二接脚分布于该基板的另一侧,所述多个第一接脚对应地连接该柔性扁平排线的所述多个导线;所述多个第二接脚对应地连接该输出入连接器的所述多个端子。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二个相邻的该信号线之间具有一间距,该第一整合型电源线的宽度等于该信号线的两倍宽度加上一个该间距。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导线还包括一非整合型电源线,位于该第一整合型电源线的一侧。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该导线包括一第二整合型电源线,该第二整合型电源线的宽度大于该第一整合型电源线的宽度。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二个相邻的该信号线之间具有一间距,其中该第二整合型电源线的宽度等于该信号线的三倍宽度加上两倍的该间距。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该第一整合型电源线的厚度大于该信号线的厚度。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接脚的数目相同等于所述多个导线的数目,所述多个第二接脚的数目相同于所述多个端子的数目,其中所述多个导线的数量小于所述多个端子的数量。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接脚包括至少一整合型电源接脚与至少一信号接脚,该整合型电源接脚的宽度大于该信号接脚的宽度,上述整合型电源接脚对应连接于上述第一整合型电源线。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该柔性扁平排线还包括一屏蔽层包覆于该绝缘层的外围。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导线包括至少一接地线、以及一转接导体,该转接导体连接该至少一接地线于该屏蔽层。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柔性扁平排线达成高频及高电流传输的要求,以较低的制造成本达到高频及高电流的传输功能。此外,具有较少数量的电源导线,而可以达成高电流的传输要求,并且更减少柔性扁平排线的整体宽度。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为达成既定目的所采取之技术、方法及功效,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之详细说明、附图,相信本专利技术之目的、特征与特点,当可由此得以深入且具体之了解,然而所附附图与附件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者。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排线及连接器组合件的立体分解图。图1A为本专利技术的柔性扁平排线的局部放大图。图1B为本专利技术的排线及连接器组合件的侧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排线及连接器组合件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排线及连接器组合件的立体组合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的排线及连接器组合件配合另一种转接卡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排线及连接器组合件一种的脚位定义的配置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排线及连接器组合件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5A为本专利技术的柔性扁平排线另一实施例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排线及连接器组合件另一种的脚位定义的配置图。【符号说明】柔性扁平排线10、10a导线12、13接地线1201、1204、1207、1222、1301、1323信号线1202、1221、1302、1322转接导体12g第一整合型电源线1208、1308第二整合型电源线1215、1315非整合型电源线1316绝缘层14屏蔽层16输出入连接器20端子21上层端子21A下层端子21B舌板210遮蔽壳体24固定架26转接卡30、30a基板32转接电路34第一接脚34a整合型电源接脚342、343、345信号接脚341第二接脚34b间距s宽度D1、D2、d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1及图2,为本专利技术之排线及连接器组合件不同角度的立体分解图。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排线及连接器组合件,其包括一柔性扁平排线10、一输出入连接器20、及一转接卡(paddlecard)30。柔性扁平排线(FlexFlatCable,FFC)10具有多个平行排列的导线12、一绝缘层14包覆所述多个导线12。柔性扁平排线或可简称为软排线,具有柔软、随意弯曲折迭、厚度薄、体积小、连接简单、拆卸方便、易解决电磁屏蔽(EMI)等优点。此外,柔性扁平排线的价格成本优于柔性印刷电路缆线(FPC)、及光纤。请参阅图1B,输出入连接器20具有一遮蔽壳体24、一固定架26、及多个端子21置于该遮蔽壳体24内且向后延伸。固定架26连接于遮蔽壳体24的外围以供固定该输出入连接器20于一电子装置。本实施例的输出入连接器20以USBType-C连接器为例,较佳是符合USB3.1介面的标准规范。其中遮蔽壳体24内具有一舌板210,所述多个端子21设置于该舌板210的表面并延伸至该输出入连接器20的后端。所述多个端子21包括多个上层端子21A与多个下层端子21B分别分布于舌板210的二个表面。此实施例的输出入连接器20共包括二十四根的端子21,分为十二根的上层端子21A以及十二下层端子21B。电力传输规格,线材及连接器的电流传输容量标准为5A。最高达到10Gbit每秒的传送速率。,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一种柔性扁平排线用以转接USBType-C连接器,以较低的制造成本达到高频及高电流的传输功能。请参阅图1及图2,转接卡30具有一基板32、及多个分布于该基板32上的转接电路34,该多个转接电路34具有多个第一接脚34a分布于该基板32的一侧、以及多个第二接脚34b分布于该基板32的另一侧,所述多个第一接脚34a对应地连接该柔性扁平排线10的所述多个导线12;所述多个第二接脚34b对应地连接该输出入连接器20的所述多个端子21。如图1A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排线及连接器组合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排线及连接器组合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柔性扁平排线,包含多个平行排列的导线、一绝缘层包覆所述多个导线,其中所述多个导线包括至少一第一整合型电源线及多个信号线,该第一整合型电源线的宽度大于该信号线的两倍宽度;一输出入连接器,包含多个端子,所述多个端子包括多个上层端子与多个下层端子,其中所述多个端子的数量大于所述多个导线的数量;及一转接卡,包含一基板、及多个分布于该基板上的转接电路,该多个转接电路具有多个第一接脚分布于该基板的一侧、以及多个第二接脚分布于该基板的另一侧,所述多个第一接脚对应地连接该柔性扁平排线的所述多个导线;所述多个第二接脚对应地连接该输出入连接器的所述多个端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线及连接器组合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柔性扁平排线,包含多个平行排列的导线、一绝缘层包覆所述多个导线,其中所述多个导线包括至少一第一整合型电源线及多个信号线,该第一整合型电源线的宽度大于该信号线的两倍宽度;一输出入连接器,包含多个端子,所述多个端子包括多个上层端子与多个下层端子,其中所述多个端子的数量大于所述多个导线的数量;及一转接卡,包含一基板、及多个分布于该基板上的转接电路,该多个转接电路具有多个第一接脚分布于该基板的一侧、以及多个第二接脚分布于该基板的另一侧,所述多个第一接脚对应地连接该柔性扁平排线的所述多个导线;所述多个第二接脚对应地连接该输出入连接器的所述多个端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线及连接器组合件,其特征在于,二个相邻的该信号线之间具有一间距,该第一整合型电源线的宽度等于该信号线的两倍宽度加上一个该间距。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线及连接器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导线还包括一非整合型电源线,位于该第一整合型电源线的一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线及连接器组合件,其特征在于,该导线包括一第二整合型电源线,该第二整合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星佑李汉民
申请(专利权)人:贝尔威勒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贝尔威勒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