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机器鱼船舶推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27624 阅读:3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船舶的一种结构,特别是涉及船舶航行的推进方式的革新。仿生机器鱼船舶推进结构,包括仿生机器鱼,其特征在于;在外船体的底部,排列配置多个仿生机器鱼。所述多个仿生机器鱼,其中位于左右两侧的为转向仿生机器鱼(1),其余位于中间的为推进仿生机器鱼(2)。所述推进仿生机器鱼(2)为鱼尾(a)部分可左右两侧来回摆动的推进结构,中部有两个上下中空的连接体(b)与船体连接;所述转向仿生机器鱼(1)是在推进仿生机器鱼(2)的尾部配置可旋转360度的螺旋桨(e)结构,中部有一个连接体(b)与船体连接,尾部多关节不摆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颠覆了传统螺旋桨推进方式,利用仿鱼尾摆动方式推进,具有水下多体推进、噪声低、环保、对海洋生物无危害等特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船舶的一种结构,特别是涉及船舶航行的推进方式的革新。
技术介绍
鱼类和鲸类等哺乳动物的游动方式具有高速、高效、灵活、低噪等特点,既可以在持久游速下保持低能耗、高效率,也可以在拉力游速或爆发游速下实现高机动性。依靠尾和鳍的协调摆动,一方面,普通鱼类的游动推进效率可达80%以上,鱼参科鱼类的推进效率超过90%,而普通的推进器的平均效率只有40 50%;另一方面,海豚可轻易地以20 节的速度跟随船只游弋,黄鳍鲔鱼的速度可达40节,接近每小时80公里;而梭子鱼更可以用20g的加速度迅速起动来掠取猎物。鱼类在水中运动的完美性吸引生物学家研究鱼类的运动机理,机器人学者则希望制造出和真鱼一样的人工机器鱼。近年来仿生水下机器人技术已经成为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它基于仿生学原理,通过对鱼类游动机理的研究,利用机械结构、电子设备和功能材料来卡发模仿鱼类的操纵和推进方式,并将其应用于水下机器人。 对水下机器人的研究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是对机器鱼本身的研究,主要是其推进及摆动方式研究;二是对机器鱼的水动力研究。对机器鱼的推进及摆动方式研究已有较大成果,例如摆动式柔性关节的仿生机器鱼(申请号=20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妍张桂湘李俊刘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浦东中试基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