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与变速器磨合工艺换挡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16421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与变速器磨合工艺换挡工装,包括卡爪部分(Ⅰ)和手柄部分(Ⅱ),所述卡爪部分(Ⅰ)由从前到后依次相连的平直板(1)、倾斜板(2)和矩形管(3)构成,所述倾斜板(2)与矩形管(3)的上平面相连并朝着远离矩形管(3)中心线的方向倾斜,所述平直板(1)与矩形管(3)的上平面平行,所述平直板(1)上开有前后延伸的第一条形缺口(1a),所述矩形管(3)的下平面的前端开有前后延伸的第二条形缺口(3a),所述手柄部分(Ⅱ)与矩形管(3)的后端相连。在发动机与变速器磨合工艺中,借助该换挡工装人工扳动变速器换挡座总成的换挡摆臂更轻松省力且便于握持。(*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地讲,是一种在发动机与变速器磨合工艺中使用的换挡工装。
技术介绍
汽车发动机及变速器在装车之前,需要经过磨合工艺,以排除发动机或变速器可能出现的故障。在磨合工艺过程中,需要频繁地作用于换挡摆臂以变换挡位,而直接由人工扳动换挡摆臂进行挡位切换不但费时费力、还不便于抓持,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换挡工装以实现轻松换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挡工装,借助该换挡工装以实现汽车发动机与变速器磨合工艺中的人工轻松换挡。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发动机与变速器磨合工艺换挡工装,包括卡爪部分(I )和手柄部分(II),所述卡爪部分(I )由从前到后依次相连的平直板(1)、倾斜板(2)和矩形管(3)构成,所述倾斜板(2)与矩形管(3)的上平面相连并朝着远离矩形管(3) 中心线的方向倾斜,所述平直板(1)与矩形管(3)的上平面平行,所述平直板(1)上开有前后延伸的第一条形缺口(la),所述矩形管(3)的下平面的前端开有前后延伸的第二条形缺口( 3a),所述手柄部分(II )与矩形管(3)的后端相连。所述手柄部分(II)的前端嵌入矩形管(3)的后端并与所述矩形管(3)焊接相连, 以保证两者连接稳固,且焊接连接的制造成本低。所述手柄部分(II)的后端相对前端的弯折角度为130 150°,便于手柄部分的握持、扳动手柄也更加省力。优选为,所述卡爪部分(I)由矩形钢管制成,所述手柄部分(II)由无缝钢管制成。本技术用于发动机与变速器磨合工艺中,人工扳动变速器换挡座总成的换挡摆臂从而进行挡位切换,使变速器换挡座总成在磨合台架上人工手动换挡更省力,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便于握持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仰视图。图3是图1的A向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工作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3如图1、2所示的一种发动机与变速器磨合工艺换挡工装,由卡爪部分I和手柄部分II构成。卡爪部分I由从前到后依次相连的平直板1、倾斜板2和矩形管3构成,矩形管 3由上、下、左、右四个平面围成。平直板1的后端与倾斜板2的前端相连,倾斜板2的后端与矩形管3前端的上平面相连并朝着远离矩形管3中心线的方向倾斜。平直板1与矩形管 3的上平面平行,手柄部分II与矩形管3的后端相连。结合图2、图3可知,平直板1上开有前后延伸的第一条形缺口 la,矩形管3的下平面的前端开有前后延伸的第二条形缺口 3a,第一条形缺口 la、第二条形缺口 3a最好左右居中。第一条形缺口 Ia贯穿整个平直板1,也可以不贯穿。如图1所示,手柄部分II的前端最好是嵌入矩形管3的后端并与矩形管3焊接相连;手柄部分II与矩形管3的后端也可以螺纹连接。作为优选,如图2所示,手柄部分II的后端相对前端的弯折角度为130 150° ;卡爪部分I最好由矩形钢管制成,手柄部分II最好由无缝钢管制成,以减少加工量,降低成本。如图4所示,换挡座总成4固定在发动机与变速器的磨合台架(图中未示出)上,换挡座总成4包括换挡摆臂如和换位摆臂4b,换挡摆臂如的一端设置有圆形钉4c,另一端固定在摆臂凸台4d上。使用时,将换挡座总成4的圆形钉如卡入换挡工装卡爪部分I的第一条形缺口中,将换挡座总成4的摆臂凸台4d卡入卡爪部分I的第二条形缺口中,卡爪部分I的倾斜板2位于换挡摆臂如的上方并与换挡摆臂如的倾斜方向一致;通过换位摆臂 4b选位后,再扳动手柄部分II进行挡位切换,手柄部分II往里旋转时换二、四、倒档,往外旋转时换一、三、五档。权利要求1.一种发动机与变速器磨合工艺换挡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卡爪部分(I )和手柄部分(II ),所述卡爪部分(I )由从前到后依次相连的平直板(1 )、倾斜板(2)和矩形管(3)构成,所述倾斜板(2)与矩形管(3)的上平面相连并朝着远离矩形管(3)中心线的方向倾斜, 所述平直板(1)与矩形管(3)的上平面平行,所述平直板(1)上开有前后延伸的第一条形缺口(la),所述矩形管(3)的下平面的前端开有前后延伸的第二条形缺口(3a),所述手柄部分(II )与矩形管(3 )的后端相连。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与变速器磨合工艺换挡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部分(II)的前端嵌入矩形管(3)的后端并与所述矩形管(3)焊接相连。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与变速器磨合工艺换挡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部分(II)的后端相对前端的弯折角度为130 150°。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与变速器磨合工艺换挡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部分(I )由矩形钢管制成,所述手柄部分(II)由无缝钢管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与变速器磨合工艺换挡工装,包括卡爪部分(Ⅰ)和手柄部分(Ⅱ),所述卡爪部分(Ⅰ)由从前到后依次相连的平直板(1)、倾斜板(2)和矩形管(3)构成,所述倾斜板(2)与矩形管(3)的上平面相连并朝着远离矩形管(3)中心线的方向倾斜,所述平直板(1)与矩形管(3)的上平面平行,所述平直板(1)上开有前后延伸的第一条形缺口(1a),所述矩形管(3)的下平面的前端开有前后延伸的第二条形缺口(3a),所述手柄部分(Ⅱ)与矩形管(3)的后端相连。在发动机与变速器磨合工艺中,借助该换挡工装人工扳动变速器换挡座总成的换挡摆臂更轻松省力且便于握持。文档编号F16H59/10GK202170991SQ20112028779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0日专利技术者龙伟 申请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伟
申请(专利权)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