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泵车及其臂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12001 阅读:4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臂架装置,用于混凝土泵车,包括多节臂架,所述多节臂架包括与所述混凝土泵车的转台(1)铰接的第一节臂架(21)及与该第一节臂架(21)铰接的第二节臂架(22);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节臂架(21)设于所述转台(1)靠近所述混凝土泵车的驾驶室(3)的一侧,并所述第二节臂架(22)进一步铰接于所述第一节臂架(21)的上方。该臂架装置的结构设计一方面能够使得第一节臂架和第二节臂架同时展开,另一方面能够使得整车重心前移,再一方面能够延长臂架装置的最后两节臂架。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臂架装置的混凝土泵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泵车
,特别涉及一种臂架装置。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该臂架装置的混凝土泵车。
技术介绍
混凝土泵车是一种常用的工程机械,用于将混凝土泥浆通过输送管道输送到预定地点,以便在远离搅拌站的位置进行混凝土浇注作业。随着我国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对于混凝土泵车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现有技术中,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英文简称为WIP0)申请,并专利号为“W02006/097827A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泵车。在该专利中,混凝土泵车的臂架装置包括第一节臂架、第二节臂架、第三节臂架、第四节臂架、第五节臂架、第六节臂架及第七节臂架;第一节臂架与混凝土泵车的转台铰接,并且如图1所示,折叠状态时,上述七节臂架均位于所述转台靠近混凝土泵车的车尾的一侧,且第二节臂架和第三节臂架均位于第一节臂架的下方。然而,该专利中的混凝土泵车具有如下缺陷第一,第一节臂架与第二节臂架不能同时打开,需要先打开第一节臂架,然后再打开第二节臂架,否则第二节臂架会碰到混凝土泵车的上车平台;这样,会导致臂架装置全部打开花费的时间较多,进而影响了混凝土泵车的施工效率。第二,上述七节臂架均朝后设置,位于所述转台靠近车尾的一侧,因而在转台靠近驾驶室的一侧直至驾驶室上方的空间未得到利用,臂架装置展开后的最大长度受到了限制。第三,上述七节臂架均朝后设置,位于所述转台靠近车尾的一侧,因而整车的重心位置偏后,重心位置不合理,未能充分利用混凝土泵车的前桥桥荷。第四,最后两节臂架,亦即第六节臂架和第七节臂架,不能太长,否则当打开第一节臂架时,会使得该最后两节臂架碰到混凝土泵车的上车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臂架装置,该臂架装置的结构设计一方面能够使得第一节臂架和第二节臂架同时展开,从而能够减少臂架装置展开所需的时间;另一方面能够使得整车重心前移,从而充分利用前桥桥荷;再一方面能够延长臂架装置的最后两节臂架,从而提高臂架装置的最大长度。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臂架装置的混凝土泵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臂架装置,用于混凝土泵车,包括多节臂架,所述多节臂架包括与所述混凝土泵车的转台铰接的第一节臂架及与该第一节臂架铰接的第二节臂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节臂架向所述混凝土泵车的驾驶室一侧的方向延伸,并所述第二节臂架进一步置于所述第一节臂架的上方。优选地,所述第一节臂架进一步延伸至所述驾驶室的上方。优选地,所述第二节臂架从所述第一节臂架的末端延伸至所述混凝土泵车的车尾或进一步超过车尾。优选地,所述多节臂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节臂架的末端铰接的第三节臂架;处于折叠状态时该第三节臂架设于所述转台靠近所述混凝土泵车的车尾的一侧,并设于所述第二节臂架的下方。优选地,所述多节臂架还包括与所述第三节臂架的末端铰接的第四节臂架,处于折叠状态时该第四节臂架设于所述第二节臂架与所述第三节臂架之间,并该第四节臂架的末端偏置于所述第二节臂架。优选地,所述多节臂架还包括与所述第四节臂架的末端铰接的第五节臂架,处于折叠状态时该第五节臂架与所述第四节臂架的末端处于所述第二节臂架的同侧,并该第五节臂架的末端进一步延伸至所述驾驶室的上方。优选地,所述多节臂架还包括与所述第五节臂架的末端铰接的第六节臂架,处于折叠状态时该第六节臂架的末端进一步延伸至车尾或超过车尾。优选地,所述转台上进一步设有铰接板,所述第一节臂架铰接于所述铰接板上,并所述第一节臂架与所述铰接板之间进一步铰接有变幅油缸。优选地,所述铰接板设有靠近所述车尾一侧的高铰点及靠近所述驾驶室一侧的低铰点;所述第一节臂架铰接于所述低铰点上,所述变幅油缸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节臂架上,其另一端铰接于所述高铰点上。优选地,所述铰接板包括主铰接板和辅铰接板,所述第一节臂架铰接于所述主铰接板上,并该第一节臂架的底端铰接有所述辅铰接板,所述变幅油缸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节臂架上,其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辅铰接板上,并所述辅铰接板与所述主铰接板之间进一步铰接有连杆,以便实现所述第一节臂架可进行180°旋转。优选地,所述变幅油缸的一端铰接于所述铰接板靠近所述驾驶室一侧的铰点上,其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节臂架上;所述铰接板靠近所述驾驶室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节臂架之间还铰接有在所述第一节臂架竖直设置时承受其载荷的限位拉杆。此外,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混凝土泵车,包括转台;所述混凝土泵车还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臂架装置,所述第一节臂架铰接于所述转台上。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臂架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时其第一节臂架设于所述转台靠近所述混凝土泵车的驾驶室的一侧,其第二节臂架进一步铰接于所述第一节臂架的上方,因而该第一节臂架和第二节臂架可以同时展开,避免了两者先后展开所带来的时间延长问题,从而能够减少臂架装置展开所需的时间,进而能够保证混凝土泵车的施工效率。此外,由于第二节臂架与第一节臂架可以同时展开,并且随着展开,第二节臂架距离上车平台越来越远,因而随着第二节臂架一起运动的最后两节臂架可以做得较长,而不必担心第一节臂架与第二节臂架展开时,最后两节臂架碰到上车平台的问题,因而能够提高臂架装置展开的最大长度。再者,由于第一节臂架设于所述转台靠近所述混凝土泵车的驾驶室的一侧,并且第二节臂架以及最后两节臂架也部分设于所述转台靠近所述混凝土泵车的驾驶室的一侧,从而可以使得整车重心前移,充分利用混凝土泵车的前桥桥荷,使得重心的位置合理。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包括上述臂架装置的混凝土泵车,其技术效果与上述臂架装置的技术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中臂架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臂架装置的第一节臂架与第二节臂架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例中臂架装置的变幅油缸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实施例中臂架装置的变幅油缸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实施例中臂架装置的变幅油缸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至图5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 转台;21第一节臂架;22第二节臂架;23第三节臂架;对第四节臂架;25第五节臂架;26第六节臂架;3驾驶室;4 车尾;5铰接板;51高铰点;52低铰点;53主铰接板;54辅铰接板;6变幅油缸;61连杆;7限位拉杆。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为提供一种臂架装置,该臂架装置的结构设计一方面能够使得第一节臂架和第二节臂架同时展开,从而能够减少臂架装置展开所需的时间;另一方面能够使得整车重心前移,从而充分利用前桥桥荷;再一方面能够延长臂架装置的最后两节臂架,从而提高臂架装置的最大长度。此外,本专利技术另一个核心为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臂架装置的混凝土泵车。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中臂架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臂架装置的第一节臂架与第二节臂架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臂架装置,用于混凝土泵车,包括多节臂架,该多节臂架包括与混凝土泵车的转台1铰接的第一节臂架21及与该第一节臂架21铰接的第二节臂架22 ;在此基础上,如图1,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小刚谢世惠谭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