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除RIE制绒后晶体硅表面的微损伤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205521 阅读:4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硅片表面处理方法领域,特别是一种去除RIE制绒后晶体硅表面的微损伤层的方法,其利用CH3COOH稀释的HNO3、HF的混合酸性液体对RIE后的硅片进行清洗,其中CH3COOH的体积百分比为0.1-10%,HNO3的体积百分比为85.0%-99.5%,接着在200℃-400℃,N2气氛下热处理1-30min。本发明专利技术和普通的去损伤工艺相比:采用无水酸性刻蚀液体,同时增加刻蚀溶液中的HNO3比例,因此刻蚀速率适中使得工艺容易控制,并且刻蚀均匀性好,保留了RIE绒面本身的微观结构,适用于产业化生产;结合后续热处理工艺,能够进一步减少硅片表面的微损伤层,并有效去除化学残留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硅片表面处理方法领域,特别是一种去除RIE制绒后晶体硅表面的微损伤层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太阳能晶体硅产业化生产中,普遍采用湿法刻蚀的方法制备绒面,同时去除硅片表面一部分切割损伤层。采用RIE方法制备绒面会引入比普通酸制绒或碱制绒更多的表面损伤,目前普遍应用于晶体硅RIE绒面的表面去损伤刻蚀方法主要有 1.NH40H H202 DI (1 1 5)溶液即RCA2 ;2.低浓度的强碱性化学品(Na0H、K0H等) 的水溶液;3.低浓度的强酸性化学品(HF+HN03)的水溶液等。以上三种去损伤刻蚀方法或多或少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溶液刻蚀性弱,达不到去损伤的效果;2.刻蚀速率过快,刻蚀均勻性差,甚至破坏了 RIE绒面本身的微观结构; 3.刻蚀后硅片表面存在化学残留导致电池效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RIE制绒方式引入的表面损伤层问题,采用新型去损伤刻蚀方法改善刻蚀均勻性,并有效去除硅片表面的化学残留物,在去除表面损伤层的同时保留RIE绒面的微观结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去除RIE制绒后晶体硅表面的微损伤层的方法,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去除RIE制绒后晶体硅表面的微损伤层的方法,其特征是:利用CH3COOH稀释的HNO3、HF的混合酸性液体对RIE后的硅片进行清洗,其中CH3COOH的体积百分比为0.1-10%,HNO3的体积百分比为85.0%-99.5%,接着在200℃-400℃,N2气氛下热处理1-30mi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文浩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