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应用电化学方法快速检测细菌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200886 阅读:4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应用电化学方法快速检测细菌的方法,应用超分子识别及具有稳定电化学活性的碳硼烷衍生物或阿霉素作为细菌标识物探针分子,在电极上滴加菌液,随后立即滴加标识物探针分子与细菌特异结合,然后检测差分脉冲响应信号;或者用菌悬液作为电解液,应用超分子识别及具有稳定电化学活性的碳硼烷衍生物或阿霉素作为细菌标识物探针分子,在菌悬液中加入标识物探针分子与细菌特异性结合,然后检测交流阻抗曲线。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活菌计数、细菌种类鉴别、以及临床样本中的耐药菌株和敏感菌株的区分,检测普适性强,速度快,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检测效率高;避免了使用昂贵的免疫试剂或检测试剂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致病细菌一直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为了减少其对人类的危害需要进行科学的研究如活菌计数、分类鉴别、敏感程度等。目前最常用而相对精准的活菌计数方法为琼脂板菌落计数法,此法是通过将样本稀释到适当倍数后培养M小时,使菌培养形成离散的菌落,然后人工进行计数。而鉴别细菌种类则要经上述培养后进行一系列生化试验来实现。此法不但检测时间长,还浪费大量人力、物力。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早在20 世纪60年代就开始进行了研究,一直持续发展到现在。目前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类活细胞计数法、仪器检测、核酸检测等。上述方法虽检测时间有所缩短,但所需免疫试剂昂贵且通常毒性较大,所需仪器也同样昂贵,并且操作复杂,专一性和选择性差。电化学是研究电能与化学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及转化过程中有关规律的科学。电化学测试方法具有1.简单易行,可将难以测定的化学参数之间转变为容易测定的电参数进行测定。2.灵敏度高,即使是微量的物质变化也可以通过电流或电量的变化进行测定。 3.实时行好,利用高精度的特点,可以检测出微反应量,并对其进行定量。电化学差分脉冲伏安法具有高灵敏度可逆电极反应物质灵敏度可达10_7mOl/l,不可逆电极反应物质灵敏度可达10_6mol/l ;分辨能力强;选择性强允许前放电物质的量大,前放电物质的浓度比待测物质浓度高50000倍亦不干扰测定。交流阻抗也叫电化学阻抗谱(EIS),它是一种以小振幅的正弦波电位(或电流)为扰动信号,对体系的影响小,并且扰动与体系的响应之间近似呈线性关系,这就使测量结果的数字处理变得简单。分子识别一直是分析化学家感兴趣的问题。伴随超分子络合物的形成会出现颜色变化、电化学信号的改变等各种功能。据此有望建立起高选择性、灵敏快速的分子识别方法。碳硼烷衍生物是由硼元素和碳元素形成的多面体硼烷簇化合物,在水、氧及其他各种条件下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碳硼烷易于被化学衍生,其硼氢顶点易于发生亲电取代反应,强碱还可以夺取碳氢顶点的质子。碳硼烷的独特性质使得设计和合成新型的碳硼烷化合物成为材料化学、生物化学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可以实现活菌计数、细菌种类鉴别、以及临床样本中的耐药菌株和敏感菌株的区分,检测普适性强,速度快,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检测效率高;避免了使用昂贵的免疫试剂或检测试剂盒;对样本的要求不高,不需要经过复杂处理,在复杂的样本条件下均可进行;所用设备可实现微型化和便携化。所述为,应用超分子识别及具有稳定电化学活性的碳硼烷衍生物或阿霉素作为细菌标识物探针分子,在电极上滴加菌液,随后立即滴加标识物探针分子与细菌特异结合,然后检测差分脉冲响应信号。优选,利用单一标准菌株悬液获得的差分脉冲谱来鉴别细菌的种类;或者利用单一标准菌株悬液获得的差分脉冲峰电位的值来鉴别临床病原菌的耐药程度高低;或者利用单一标准菌株悬液获得的差分脉冲峰电流的值来计算细菌的量。所述单一标准菌株优选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或奇异变形杆菌。另一种为,用菌悬液作为电解液,应用超分子识别及具有稳定电化学活性的碳硼烷衍生物或阿霉素作为细菌标识物探针分子,在菌悬液中加入标识物探针分子与细菌特异性结合,然后检测交流阻抗曲线。优选,利用单一标准菌株悬液获得的系统阻抗谱与所得阻抗值对比,鉴别细菌的种类;或者利用单一标准菌株悬液获得的电化学阻抗值来计算靶细菌的量。所述单一标准菌株优选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或奇异变形杆菌。另一种为,在电极上修饰所测细菌并进行培养,应用超分子识别及具有稳定电化学活性的碳硼烷衍生物或阿霉素作为细菌标识物探针分子,使检测标识物探针分子与电极上修饰的细菌特异性结合,然后检测差分脉冲伏安信号。优选,利用单一标准菌株悬液获得的差分脉冲谱来鉴别细菌的种类;或者利用单一标准菌株悬液获得的差分脉冲峰电位的值来鉴别临床病原菌的耐药程度高低;或者利用单一标准菌株悬液获得的差分脉冲峰电流的值来计算细菌的量。所述单一标准菌株优选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或奇异变形杆菌。优选,应用上述电化学方法快速检测细菌时,所选取的频率范围为102HZ-l(fHZ。本专利技术利用不同的探针分子与细菌特异性结合,导致电化学响应信号的差异来检测细菌的种类、数量或耐药程度。具体的操作可以是检测探针分子的电化学响应信号作为空白值,然后检测探针分子与细菌特异性结合后的电化学响应信号,与空白值进行比较。将待测菌液与前述单一标准菌株悬液获得的响应谱图进行对比,从而获得检测细菌的种类、 数量或耐药程度。伏安测定是采用电化学工作站与由一个工作电极、对电极和参比电极组成的三电极系统。工作电极采用碳电极或氧化铟锡等电极,对电极为钼丝,参比电极为银丝,组成普通的三电极系统。在三电极系统中,只需取用少量菌液及识别分子组成检测液,利用差分脉冲法得到单一细菌的响应谱图。测量方案可以使用细菌与探针分子混合后在电极上测量或者在电极上修饰细菌然后使用探针分子与之结合的方法。对于前者,具有更敏捷更即时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几种探针分子均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与灵敏性,对供试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奇异变形杆菌等都有很好的检测活性。( 相关探针分子及其纳米复合物制剂对两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性和耐药性)有很好的检测区分能力,能够通过观测峰电流和峰电位及阻抗等来进行区分。目前国内外采用电化学方法快速检测细菌还处于探索阶段。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1. 1探针分子溶液的配制将几种探针分子衍生物分别用PBS配制成高浓度母液, 再用 PBS 分别稀释成浓度为 l*10-4mol/l、4*10-4mol/l、8*10-4mol/l、12*10-4mol/l、。药物探针于_4°C保存。实验前,将探针药物取出摇勻,进行电化学实验。1. 2实验菌株及培养方法标准菌株大肠杆菌(ATCC8739),金黄色葡萄球菌 (CGMCC1.89),肺炎克雷伯氏菌(ATCC700600),鲍曼不动杆菌(ATCC19606),奇异变形杆菌 (ATCC12453)等。临床耐药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A321),肺炎克雷伯氏菌(KP450),鲍曼不动杆菌(AB135),奇异变形杆菌(PM102)。LB液体培养基1% (w/v)胰蛋白胨,0.5% (w/ ν)酵母抽提物,1 % (w/v)氯化钠,高压蒸汽灭菌30min后,用2mol/ml的NaOH调整pH至 7.2-7.4。LB琼脂板为LB液体培养基中加入0.5% (w/v)琼脂粉,高压蒸汽灭菌后,冷却至 50°C倒板,冷凝即得。培养方法用接种环从4°C保存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挑取少量菌落, 接种于固体LB培养基平面上,37°C恒温箱中培养24h后,用接种环挑取3-5个菌落转移至无菌试管中,用LB培养基稀释并混勻,调整菌液浓度至1. OX 105-5. OX 105CFU/ml作MIC测定用菌悬液。取ITO电极,将其切割成0. 5*5. Ocm的条状,分别用丙酮、无水乙醇、二次蒸馏水洗净吹干备用。将阿霉素溶液15 μ 1滴于电极上,使其在0. 5*0. 5cm的面积上铺展,加入对电极和参比电极,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电化学方法快速检测细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超分子识别及具有稳定电化学活性的碳硼烷衍生物或阿霉素作为细菌标识物探针分子,在电极上滴加菌液,随后立即滴加标识物探针分子与细菌特异结合,然后检测差分脉冲响应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梅吕夏毅李水红周研研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