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斗式自卸箱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200567 阅读:3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漏斗式自卸箱系统,涉及码头等处用于装卸货物的设备,包括可移动的、用于吊装货物的漏斗式箱体,以及固定在码头上、与所述漏斗式箱体相配置的V型固定架;所述漏斗式箱体的上端设有吊运架,用于和码头上的行车起重设备连接;所述漏斗式箱体的下端设有带驱动接头的移动门,用于开闭漏斗式箱体下端的卸料口;所述固定架上设有至少一套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移动门上的驱动接头衔接,用于驱动移动门的开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一次吊运1~2吨货物相比,能够最多一次性吊运50~75吨货物,且卸货方便,使卸货速度提高了10~15倍,极大地缩短了卸货时间,还节省了人员,也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码头等处用于装卸货物的设备,具体地指一种漏斗式自卸箱系统
技术介绍
应用散装货船或驳船运输粮食、沙石、矿砂及煤炭等散装货物到港后,通常是利用抓斗式起重机或吊篮将货物从船舱中一斗一斗地吊到码头上,再由运输卡车运走。这种方法每次只能吊运起广2吨左右的货物,既耗时又费力。以载货160吨煤炭的船舶为例,采用抓斗式起重机或吊篮将全部货物从船舱中吊出需耗时3个小时左右,卸货时间太长,已无法满足用户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漏斗式自卸箱系统,能够一次性将更多货物吊运至码头并方便的卸货,显著地缩短卸货时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漏斗式自卸箱系统,包括可移动的、 用于吊装货物的漏斗式箱体,以及固定在码头上、与所述漏斗式箱体相配置的V型固定架; 所述漏斗式箱体的上端设有吊运架,用于和码头上的行车起重设备连接;所述漏斗式箱体的下端设有带驱动接头的移动门,用于开闭漏斗式箱体下端的卸料口 ;所述固定架上设有至少一套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移动门上的驱动接头衔接,用于驱动移动门的开闭。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移动门为对开平移的两块;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螺杆和滑块,驱动电机设置在固定架上,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螺杆连接,螺杆位于两块移动门下方且在两块移动门处的螺纹旋向相反,滑块设有与螺杆匹配的内螺纹并套接在螺杆上; 两块移动门下方均设有滑块,所述驱动接头为设置于移动门下表面、与所述滑块插接配合的固定环。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为两套,分别设置于固定架上、移动门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两块移动门上设有锁紧挂钩,用于关闭时两块移动门的锁紧。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移动门下表面沿移动门开闭方向设有至少一根滑条;所述固定架上设有与滑条配合的滑槽。进一步地,所述滑条为三根,分别设置于移动门的中间和两侧。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漏斗式箱体的上部呈长方体,下部呈倒锥型,倒锥型的锥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在2(Γ4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漏斗式箱体的下部设有与固定架的V型面匹配的定位斜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与现有一次吊运广2吨货物相比,能够最多一次性吊运5(Γ75吨货物,且卸货方便,使卸货速度提高了 1(Γ15倍,极大地缩短了卸货时间;2)减少卸货次数的同时,还节省了人员,也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3)本系统还可以设置于运输卡车或火车上,通过可移动传送带完成货物的自卸过程,实现公路或铁路运输,并且装载的货物适用于各种散装干货,极其具有推广性。附图说明图1为利用本技术系统卸货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左视图。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2中移动门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的A-A剖面图。图中1 一漏斗式箱体,2—移动门,3—滑条,4一固定环,5—锁紧挂钩,6—滑槽, 7—固定架,8—螺杆,9 一滑块,10—吊运架,11 一定位斜面,12—传送带,13—驱动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漏斗式自卸箱系统,包括可移动的、用于吊装货物的漏斗式箱体ι和固定在码头上、与漏斗式箱体1相配置的V型固定架7,V型固定架7配置传送带12,可将货物输送至指定地点。漏斗式箱体1的上部呈长方体,下部呈倒锥型,以便货物在重力作用下下落。倒锥型的锥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在2(Γ40°,本实施例为30°。漏斗式箱体1的上端设有吊运架10,用于和码头上的行车起重设备连接,以带动漏斗式箱体1 在船舶和码头间整体移动。漏斗式箱体1的下端设有对开平移的两块移动门2,用于开闭漏斗式箱体1下端的卸料口 ;漏斗式箱体1的下部还设有与固定架7的V型面匹配的定位斜面11,方便漏斗式箱体1的定位。固定架7上设有两套驱动机构,分别位于移动门2的两侧,用于驱动移动门2的开闭。每套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13、螺杆8和滑块9,驱动电机13设置在固定架7上,其输出端与螺杆8连接,螺杆8位于两块移动门2下方且在两块移动门2处的螺纹旋向相反,四个滑块9均设有与螺杆8匹配的内螺纹并套接在螺杆8上, 每块移动门2下方设置两个滑块9。移动门2下表面则设有与滑块9插接配合的固定环4。 滑块9作为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固定环4作为移动门2的驱动接头,从而移动门2能够在滑块9的带动下沿螺杆8方向移动。为便于移动门2的动作,在移动门2下表面中间和两侧沿移动门2开闭方向,即螺杆8方向还设有三根滑条3,相应地,在固定架7上设有与滑条3 配合的三个滑槽6,滑槽6呈凹形且带有滚动轴承,便于滑条3在其内滑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货船或驳船停靠码头后,首先使用行车从船上通过挂钩钩住吊运架10吊运漏斗式箱体1并停放到码头上的固定架7上,使漏斗式箱体1下端移动门2下表面的固定环4 与固定架7上的滑块9插接配合,同时使移动门2下表面的滑条3与位于固定架7上的滑槽6匹配,而后由工作人员打开移动门2端部的锁紧挂钩5 ;然后启动驱动电机13,带动螺杆8旋转,从而使滑块9向两边分开移动,带动两个移动门2向两侧开启,使漏斗式箱体1 底部形成一定宽度的卸料口,其内的散装货物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地陆续从卸料口流到下方的传送带12上及时运走,根据传送带12的运行速度可适当控制移动门2卸料口的大小,直至舱内货物流净;最后反向启动驱动电机13,带动螺杆8,使滑块9向中间靠拢移动,带动两个移动门2向中间靠拢直至关闭,关闭后由工作人员将锁紧挂钩5锁紧,从而完成一个货箱的卸货过程。如此反复循环操作,直至全船货箱卸完为止。每一个卸货循环的时间大约为 Γ2分钟左右,仍以载货160吨煤炭的船舶为例,如果每船装载12个货箱,则总卸货时间大约25 30分钟左右。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根据用户不同的需要,可以将本系统布置在运输卡车或火车上,通过可移动传送带完成货物的自卸过程,实现公路或铁路运输,其装载的货物适用于各种散装干货。本技术的核心在于通过设置下端有移动门2的漏斗式箱体1、并利用现场的行车起重设备和固定架7,实现了一次性更多货物的吊运和装卸,缩短了卸货时间,所以,其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和精神,例如移动门2不限于对开平移的两块结构,采用单块结构或者铰接的连接方式等均能够实现漏斗式箱体1底端的开闭;相应的,驱动系统也可采用油缸等动力机械和连杆等传动机构的组合等;移动门2和固定架7之间的滑动导向机构也不限于滑条3和滑槽6 ;驱动机构等的数量,根据漏斗式箱体1的规格和其它现场条件都可以调整等。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在内。权利要求1.一种漏斗式自卸箱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可移动的、用于吊装货物的漏斗式箱体(1),以及固定在码头上、与所述漏斗式箱体(1)相配置的V型固定架(7);所述漏斗式箱体(1)的上端设有吊运架(10),用于和码头上的行车起重设备连接;所述漏斗式箱体(1) 的下端设有带驱动接头的移动门(2),用于开闭漏斗式箱体(1)下端的卸料口 ;所述固定架(7)上设有至少一套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移动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漏斗式自卸箱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可移动的、用于吊装货物的漏斗式箱体(1),以及固定在码头上、与所述漏斗式箱体(1)相配置的V型固定架(7);所述漏斗式箱体(1)的上端设有吊运架(10),用于和码头上的行车起重设备连接;所述漏斗式箱体(1)的下端设有带驱动接头的移动门(2),用于开闭漏斗式箱体(1)下端的卸料口;所述固定架(7)上设有至少一套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移动门(2)上的驱动接头衔接,用于驱动移动门(2)的开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晗鸣李佳峻王洪乙刘松李家平刘素玲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船舶设计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