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冲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97304 阅读:4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动冲孔装置,包括工作台,用于支撑工作台的支架,位于工作台上的冲头,位于工作台下方的废料盒,所述冲头上端与单作用液压缸的活塞杆静连接,冲头的冲压端竖直向下,所述单作用液压缸的液口与活塞杆位于活塞两侧,气口与活塞杆位于活塞同侧,所述单作用液压缸的液口与风油增压器的液口连通,风油增压器的气口通过换向阀与气流连通,换向阀位于第一工位时,气流流入风油增压器的气口增压,换向阀位于第二工位时,气流流入单作用液压缸的气口卸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全性更高,操作方便,切换时间短,极大的简化了冲压车间的生产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冲压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气动冲孔装置,本装置主要利用“帕斯卡原理”,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源将大气压转为高压液压,增加输出压力并减小缸径节省空间。
技术介绍
现在汽车外形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各生产厂商为了生产不同的产品,通过现场手工改制、切换模具、激光切割等方法来实现。在不同车型的盲窗与有窗、有孔无孔的车型切换时,传统方法是在不同模具上实现,或者在冲压线上手工拆装模具零件,或者由手工加工实现,这样既不安全也不经济,而且也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和人为错误几率的增加。针对上述缺点,本装置设计时主要从经济性、方便性、实用性、可靠性四方面因素出发,对气动冲压装置进行了设计。使改造后的装置更简单便捷,达到了更安全、经济的效果,解决了人力物力浪费和人为错误的问题。操作中只需调整手动切换阀,即可实现在冲压生产现场实现快速实时切换。操作方便,切换时间短,极大的简化了冲压车间的生产流程, 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气动冲压装置,本装置比现有技术中的冲压技术安全性更高。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种气动冲孔装置,包括工作台,用于支撑工作台的支架,位于工作台上的冲头, 位于工作台下方的废料盒,所述冲头上端与单作用液压缸的活塞杆静连接,冲头的冲压端竖直向下,所述单作用液压缸的液口与活塞杆位于活塞两侧,气口与活塞杆位于活塞同侧, 所述单作用液压缸的液口与风油增压器的液口连通,风油增压器的气口通过换向阀与气流连通,换向阀位于第一工位时,气流流入风油增压器的气口增压,换向阀位于第二工位时, 气流流入单作用液压缸的气口卸荷。还包括气液转换缸,所述气液转换缸一端为气口,一端为液口,气流从换向阀流出后分为两路分别与风油增压器和气液转换缸的气口连通,气液转换缸的液口与风油增压器的补液口连通。所述单作用液压缸包括两个以上,且各单作用液压缸并联,风油增压器的液口分别与各单作用液压缸的液口连通,各单作用液压缸的气口分别与换向阀连通,换向阀位于第二工位时,气流流入单作用液压缸的气口卸荷。所述换向阀为二位四通阀或二位五通阀。所述冲头的冲压端设有聚氨酯弹簧。所述冲头下方设有相互匹配的凹模固定座和凹模镶套。3所述气流经过空气过滤装置后流经换向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装置比现有技术中的冲压技术安全性更高;2.操作方便,切换时间短,极大的简化了冲压车间的生产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3.更简单便捷,达到了更安全、经济的效果,解决了人力物力浪费和人为错误的问题;4.操作中只需调整手动切换阀,即可实现在冲压生产现场实现快速实时切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部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液压原理图(增压状态);图3为本技术的液压原理图(卸荷状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参见图1,图2,图3。一种气动冲孔装置,包括工作台1,用于支撑工作台1的支架2,位于工作台1上的冲头,位于工作台1下方的废料盒9,所述冲头上端与单作用液压缸3的活塞杆静连接,冲头的冲压端竖直向下,所述单作用液压缸3的液口与活塞杆位于活塞两侧,气口与活塞杆位于活塞同侧,所述单作用液压缸3的液口与风油增压器4的液口连通,风油增压器4的气口通过换向阀5与气流连通,换向阀5位于第一工位时,气流流入风油增压器4的气口增压, 换向阀5位于第二工位时,气流流入单作用液压缸3的气口卸荷。还包括气液转换缸6,所述气液转换缸6 —端为气口,一端为液口,气流从换向阀5 流出后分为两路分别与风油增压器4和气液转换缸6的气口连通,气液转换缸6的液口与风油增压器4的补液口连通。所述单作用液压缸3包括两个以上,且各单作用液压缸并联,风油增压器4的液口分别与各单作用液压缸的液口连通,各单作用液压缸的气口分别与换向阀5连通,换向阀5 位于第二工位时,气流流入各单作用液压缸的气口卸荷。所述换向阀5为二位四通阀或二位五通阀。所述冲头的冲压端设有聚氨酯弹簧。所述冲头下方设有相互匹配的凹模固定座7和凹模镶套8。所述气流经过空气过滤装置10后流经换向阀5。本技术的使用操作原理如下按下换向阀5,使之位于图2所示的第一工位,气流一部分通过风油增压器4,将经过空气过滤装置10净化过的气流转为高压液压,一部分流入气液转换缸6的气口,经过风油增压器4增压的高压液压由单作用液压缸3输出,冲头上端与单作用液压缸3的活塞杆静连接,冲头的冲压端竖直向下,从而实现冲头的冲孔。冲头镶了聚氨酯弹簧,聚氨酯弹簧的作用是预压工件并在冲裁完成时卸荷。而流入气液转换缸6的气口的气流推动气液转换缸6中的液油对风油增压器4进行补油。单作用液压缸3和风油增压器4中的残留气体通过换向阀5排出。冲压完成后,按换向阀5,使之位于图3所示的第二工位,气流与液油的流向如图3 所示,与图2中流向基本相反,不赘述。换向阀5不局限于本实施例附图中所示的二位四通换向阀,还可以是二位五通换向阀,或者其他常见的换向阀,总之,只要能满足其具有两个工位,在这两个工位时,能够实现本技术中定义的气流流向即可。本技术包括但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结构、原理与技术相同,或者是公知技术的简单置换,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气动冲孔装置,包括工作台(1),用于支撑工作台(1)的支架(2),位于工作台 (1)上的冲头,位于工作台(1)下方的废料盒(9),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上端与单作用液压缸(3)的活塞杆静连接,冲头的冲压端竖直向下,所述单作用液压缸(3)的液口与活塞杆位于活塞两侧,气口与活塞杆位于活塞同侧,所述单作用液压缸(3)的液口与风油增压器(4) 的液口连通,风油增压器(4)的气口通过换向阀(5)与气流连通,换向阀(5)位于第一工位时,气流流入风油增压器(4)的气口增压,换向阀(5)位于第二工位时,气流流入单作用液压缸(3)的气口卸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冲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液转换缸(6),所述气液转换缸(6) —端为气口,一端为液口,气流从换向阀(5)流出后分为两路分别与风油增压器(4)和气液转换缸(6)的气口连通,气液转换缸(6)的液口与风油增压器(4)的补液口连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冲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作用液压缸(3)包括两个以上,且各单作用液压缸并联,风油增压器(4)的液口分别与各单作用液压缸的液口连通, 各单作用液压缸的气口分别与换向阀(5)连通,换向阀(5)位于第二工位时,气流流入各单作用液压缸的气口卸荷。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气动冲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向阀(5)为二位四通阀或二位五通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动冲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的冲压端设有聚氨酯弹簧。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动冲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下方设有相互匹配的凹模固定座(7)和凹模镶套(8)。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动冲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经过空气过滤装置 (10)后流经换向阀(5)。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气动冲孔装置,包括工作台,用于支撑工作台的支架,位于工作台上的冲头,位于工作台下方的废料盒,所述冲头上端与单作用液压缸的活塞杆静连接,冲头的冲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动冲孔装置,包括工作台(1),用于支撑工作台(1)的支架(2),位于工作台(1)上的冲头,位于工作台(1)下方的废料盒(9),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上端与单作用液压缸(3)的活塞杆静连接,冲头的冲压端竖直向下,所述单作用液压缸(3)的液口与活塞杆位于活塞两侧,气口与活塞杆位于活塞同侧,所述单作用液压缸(3)的液口与风油增压器(4)的液口连通,风油增压器(4)的气口通过换向阀(5)与气流连通,换向阀(5)位于第一工位时,气流流入风油增压器(4)的气口增压,换向阀(5)位于第二工位时,气流流入单作用液压缸(3)的气口卸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强徐勇亮梅卫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