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驱动双转向行走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75743 阅读:4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四轮驱动双转向行走装置,属于转向行走技术,现有升降工作平台的行走装置机动性能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四轮驱动双转向行走装置包括设于架体下侧的前桥、后桥,所述的前桥上安装前轮,所述的后桥上安装后轮,其特征是:所述的前轮由前动力驱动并为前轮配置前转向装置,所述的后轮由后动力驱动并为后轮配置后转向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前后轮均设置为驱动轮和转向轮,可缩小转向半径,且设备需横向移位时操作简单,从而增强了升降工作平台机动性能,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转向行走技术,具体是一种用于升降工作平台上的利于在狭小空间调整高空作业平台接近作业位置的。
技术介绍
已有的自行走升降工作平台的行走装置一般有在架体1下侧安装前桥2、后桥3, 前桥2安装有转向装置,前轮为转向轮;后桥3装有动力驱动装置,如图1。转向时,前轮转动一定的转向角,转弯的瞬时转弯中心在驱动桥轴线的延长线上,转弯半径为R。由图1 可以看出,由于瞬时转弯中心在驱动桥轴线的延长线上且离开内侧轮子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最小转弯半径取决于轴距和前轮最大可转动的角度。而实际上,轴距和前轮的可转动角度在机械结构上均有一定的限制,而升降工作平台的使用现场往往在狭小的地面条件下进行,较大的最小转弯半径影响了升降工作平台整机的机动性能,尤其是当整机需要横向移位时,需要类似汽车移位的动作进行前进、后退的多次操作后才能实现,生产效率低,有时甚至非常困难,更严重的是生产人员由于怕麻烦而在设备不完全到位的情况下进行强行作业,有可能导致高空坠落或横向用力过大而引发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升降工作平台的行走装置机动性能差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增强升降工作平台机动性能的。为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四轮驱动双转向行走装置,包括设于架体下侧的前桥、后桥,所述的前桥上安装前轮,所述的后桥上安装后轮,其特征是所述的前轮由前动力驱动并为前轮配置前转向装置,所述的后轮由后动力驱动并为后轮配置后转向装置。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的前动力、后动力为电机、发动机或者液压马达。所述的前动力、后动力由同一操控手柄控制。所述的前转向装置、后转向装置由电动推杆或油缸驱动,尤其是为驱动所述前转向装置的电动推杆或油缸驱动配置独立的前转向开关,为驱动所述后转向装置的电动推杆或油缸驱动配置独立的后转向开关。为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四轮驱动双转向行走方法的第一种方案是在架体下侧设前桥、后桥,前桥上安装前轮、后桥上安装后轮,其特征是前轮由前动力驱动并为前轮配置前转向装置,后轮由后动力驱动并为后轮配置后转向装置,由前转向装置控制前轮、 后转向装置控制后轮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相同的转角来缩小转向半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四轮驱动双转向行走方法的第一种方案的补充,可由前转向装置控制前轮、后转向装置控制后轮使前桥、后桥交替作为固定桥及前轮、后轮交替向同一方向转向实现横向移位,或者由前转向装置控制前轮、后转向装置控制后轮向同一方向转动相同的转角实现横向移位。为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四轮驱动双转向行走方法的第二种方案是在架体下侧设前桥、后桥,前桥上安装前轮、后桥上安装后轮,其特征是前轮由前动力驱动并为前轮配置前转向装置,后轮由后动力驱动并为后轮配置后转向装置,由前转向装置控制前轮、 后转向装置控制后轮使前桥、后桥交替作为固定桥及前轮、后轮交替向同一方向转向实现横向移位。为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四轮驱动双转向行走方法的第三种方案是在架体下侧设前桥、后桥,前桥上安装前轮、后桥上安装后轮,其特征是前轮由前动力驱动并为前轮配置前转向装置,后轮由后动力驱动并为后轮配置后转向装置,由前转向装置控制前轮、 后转向装置控制后轮向同一方向转动相同的转角实现横向移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前后轮均设置为驱动轮和转向轮,可缩小转向半径, 且设备需横向移位时操作简单,从而增强了升降工作平台机动性能,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减少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升降工作平台行走装置的结构在转向时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的四轮驱动双转向行走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四轮驱动双转向行走装置转向时的示意图4是图2所示的四轮驱动双转向行走装置横向移位时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架体,2-前桥,3-后桥,4-前轮,5-后轮,6-前动力,7-前转向装置, 8-后动力,9-后转向装置,R-转弯半径。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四轮驱动双转向行走装置,如图2所示,其包括设于架体1下侧的前桥2、 后桥3,前桥2上安装前轮4,后桥3上安装后轮5,前轮4由前动力6驱动并为前轮4配置前转向装置7,后轮5由后动力8驱动并为后轮配置后转向装置9。该四轮驱动双转向行走装置通过将前后轮均设置为驱动轮和转向轮,可缩小转向半径,且设备需横向移位时操作简单,从而增强了升降工作平台机动性能,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安全隐患。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以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虽然图2所示结构可包含以下所有附加技术特征中的大部分构成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该情形,在实施本专利技术时根据具体作用将它们选用在上段所述的技术方案上。首先,前动力6、后动力8为电机、发动机或者液压马达,图2所示是由电机驱动减速机,再经传动轴与驱动桥的轴连接给前轮、后轮传递扭矩。其次,前动力6、后动力8由同一操控手柄控制。如手柄的操作方向可设计为与整车的行进方向协同,前进时,手柄向前推,后退时手柄向后拉。第三,前转向装置7、后转向装置9由电动推杆或油缸驱动。图2所示是由液压油缸为执行动力,油缸的伸缩,控制车轮左右转动,同一车桥上的二个车轮转向由连杆联结实现同步转动。进一步的,为驱动前转向装置的电动推杆或油缸驱动配置独立的前转向开关, 为驱动后转向装置的电动推杆或油缸驱动配置独立的后转向开关。为了便于操作,前转向4开关、后转向开关均可设于所述的手柄上。本专利技术的四轮驱动双转向行走装置转弯时如图3所示,由前转向装置7控制前轮 4、后转向装置9控制后轮5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相同的转角来缩小转向半径。这里所述的前轮、后轮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是指前轮、后轮相对于其所在车桥的转动方向相反,如图3所示为前轮4相对于前桥2从图2所示状态逆时针方向转动、后轮5相对于后桥3从图2所示状态顺时针方向转动后的状态,从而改变了瞬时转弯中心的位置,大幅度地减少了最小转弯半径R,驱动前轮、后轮,即可获得满足的转向操作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四轮驱动双转向行走装置横向移位时可如图4所示,由前转向装置7控制前轮4、后转向装置9控制后轮5向同一方向转动相同的转角实现横向移位。所述的前轮、后轮向同一方向转动是指前轮、后轮相对于其所在车桥的转动方向相同,如图4所示为前轮4相对于前桥2、后轮5相对于后桥3均从图2所示状态逆时针方向转动后的状态,此时驱动前轮、后轮前进或者后退即可实现横向的移位。本专利技术的四轮驱动双转向行走装置横向移位时还可由前转向装置7控制前轮4、 后转向装置9控制后轮5使前桥2、后桥3交替作为固定桥及前轮4、后轮5交替向同一方向转向实现横向移位。具体的说,可先选择前轮4转向,后桥3即作于固定桥,此时在动力机驱动下前轮较后轮更先接近目标位置;当前轮4靠近目标位置时,切换成前轮不转向、后轮向同一方向转向的行进操作,此时后轮5非常容易地跟进而靠近目标位置,一个来回就可以精确移位。反之,也可先选择后轮5转向,前桥2即作于固定桥,此时在动力机驱动下后轮5较前轮更先接近目标位置;当后轮靠近目标位置时,切换成后轮不转向、前轮向同一方向转向的行进操作,此时前轮4非常容易地跟进而靠近目标位置,一个来回就可以精确移位。权利要求1.四轮驱动双转向行走装置,包括设于架体(1)下侧的前桥(2)、后桥(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四轮驱动双转向行走装置,包括设于架体(1)下侧的前桥(2)、后桥(3),所述的前桥(2)上安装前轮(4),所述的后桥(3)上安装后轮(5),其特征是:所述的前轮(4)由前动力(6)驱动并为前轮配置前转向装置(7),所述的后轮(5)由后动力(8)驱动并为后轮配置后转向装置(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平王金方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赛奇高空作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