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高空作业设备,具体是ー种多层桅柱式升降工作平台。
技术介绍
现代建筑高大空间不断提升、高度不短攀升,为满足对室内高空设备进行安装、维修、保养作业,对升降工作平台的高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升降工作平台的起升高度必须达到与建筑物、高位设备相适应,而缩合后的整机高度必须尽可能低,以确保设备能够经建筑物的常设出入口进入作业场所和撤离作业场所。由于低的缩合高度和升降作业平台大高度的要求,在技术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和矛盾。已有的技术是塔式升降工作平台,采用上下两套起升机构,一定程上解决了缩合 高度要求和起升高度的矛盾,但还不能够满足如大型展厅、变电设备、航空航天等行业的使用要求,臂架式作业平台虽然有较好的最大作业高度和较低的缩合高度,但不能进行垂直升降作业,且整机缩合后长度较长,许多场合由于地面的障碍物等,同样受到限制而无法作业。桅柱式高空作业平台(如专利号为ZL02295367. I、授权公告号为CN2589449Y的“多桅柱组的作业平台”,申请号为200510050620. 7、公开号为CN1837018A的“自行走桅柱式高空作业平台”,专利号为2007201063 ...
【技术保护点】
多层桅柱式升降工作平台,其特征是:包括底架(01)、至少三层桅柱组、平台护栏(05),每个桅柱均由伸缩节装配而成,所述的至少三层桅柱组中最下层各桅柱(02)的最下一节伸缩节固定在所述的底架(01)上,相邻两层桅柱组中上层各桅柱的最下一节伸缩节装配在下层各桅柱的最上一节上且该两节伸缩节重叠,相邻两层桅柱组中上层各桅柱位于下层各桅柱的内侧,所述的平台护栏(05)装配在最上层各桅柱(04)的最上一节伸缩节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方,陈建平,陈觉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赛奇高空作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