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检测熔喷超细纤维主体直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172845 阅读:3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检测熔喷超细纤维主体直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依次进行图像采集、提取纤维的单像素边缘、利用直线段替代纤维边缘、矩形边配对及直径计算,重复提取纤维的单像素边缘至直径计算的步骤,直至处理完采集到的所有图像,将所得的数据绘制成纤维直径直方图,根据该图得到熔喷材料试样中纤维的主体直径。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可自动测试各种熔喷非织造材料的纤维主体直径,并具有测试速度快,结果客观,准确的特点,测试结果可用于指导和调整熔喷非织造材料生产工艺,并可用于熔喷材料过滤效率、阻隔效率的预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计算机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测试熔喷非织造材料中超细纤维主体直径的方法。
技术介绍
熔喷法是聚合物挤压法非织造工艺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熔喷非织造工艺是利用高速热空气流对模头喷丝孔挤出的聚合物熔体细流进行牵伸,由此形成超细纤维并凝聚在凝网帘或滚筒上,并依靠自身粘合而成为非织造材料。熔喷非织造材料主要应用其超细纤维的特点,具有良好的过滤性能、清洁能力和功能性。熔喷非织造材料中超细纤维的直径对熔喷材料性能有重要意义。超细纤维具有比表面积大、毛细管芯吸效果好、手感柔软、光泽柔和等优点。通常情况下,超细纤维主体直径越小,熔喷材料的过滤效率、阻隔效率越优;反之,过滤效率、阻隔效率越差。常规的熔喷非织造材料中超细纤维主体直径的测试方法是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拍摄非织造材料的显微放大图像或照片,通过手工测量的方法计算纤维直径。这种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手工测量测试结果主观性强,无法准确测定纤维直径;(2)要准确表达纤维的主体直径,测试根数必须达到一定的量,而手工逐根测量的检测工作强度大,检测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检测出熔喷非织造材料中超细纤维主体直径的测试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其特征在于,步骤为步骤1、图像采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在设定放大倍数下,随机选取熔喷非织造材料的不同部位进行图像采集;步骤2、提取纤维的单像素边缘对采集到的图像依照一定的取样方案选取一块区域作为取样区域,针对该取样区域进行边缘检测,随后进行二值化分割,再经过索引表法细化的方法得到熔喷超细纤维单像素宽的边缘;步骤3、利用直线段替代纤维边缘利用直线判断算法将纤维交叉部分的边缘断开,得到独立的纤维边缘,然后用直线连接纤维边缘的两端点;步骤4、矩形边配对根据纤维两边缘的之间的位置关系将提取的直线段配对为矩形边,利用矩形两平行边之间的直线距离计算得到纤维直径图像像素尺寸;步骤5、直径计算利用实际尺寸与图像像素尺寸之间的比例,计算每根纤维的实际直径;步骤6、重复步骤2至步骤5直至处理完步骤1中所采集到的所有图像,将所得的数据绘制成纤维直径直方图,根据该图得到熔喷材料试样中纤维的主体直径。熔喷非织造材料主要应用其超细纤维的特点,材料中纤维的主体直径将影响到熔喷材料的性能,例如纤维主体直径越小,熔喷材料的过滤效率、阻隔效率越优;反之,过滤效率、阻隔效率越差。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自动测试各种熔喷非织造材料的纤维主体直径, 并具有测试速度快,结果客观,准确的特点,测试结果可用于指导和调整熔喷非织造材料生产工艺,并可用于熔喷材料过滤效率、阻隔效率的预测。附图说明图1为采集的SEM比例尺图像示意图2为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得到的熔喷非织造材料表面图像; 图3为第一种取样区域方案示意图; 图4为第二种取样区域方案示意图; 图5为第三种取样区域方案示意图; 图6为第四种取样区域方案示意图; 图7为提取单像素边缘中边缘检测后得到的图像; 图8为提取单像素边缘中图像分割后得到的图像; 图9为提取单像素边缘中细化后得到的图像; 图10为单像素边缘提取后的图像; 图11为直线段提取和连接后的图像; 图12为图11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13为矩形边配对后的图像; 图14为图13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15为纤维直径分布曲线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更明显易懂,兹以一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自动测定熔喷非织造材料超细纤维主体直径的方法,在进行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步骤前,首先需要扫描电子显微镜(英文简称为SEM), 其次,需要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实际放大倍数的标定。标定步骤为如图1所示,根据图像中的比例尺对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的实际放大倍数进行标定,计算出图像中像素与实际尺寸的比例关系。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分辨率为1280*960的图像中像素与实际尺寸的比例为0. 101。本实施例所记载的方法的具体步骤为步骤1、图像采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在设定放大倍数下,随机选取熔喷非织造材料的不同部位进行图像采集。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放大倍数设定为1000倍,可根据计算精度和数据的稳定性要求,在材料的不同部位采集10-20幅甚至更多的图像,采集后的图像中的其中一副如图2所示,针对该图所示的图像具体论述下面的步骤。步骤2、提取纤维的单像素边缘首先对采集到的图像任意选取一块区域作为取样区域。针对整幅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可选多种取样区域方案,如图3至图6所示,为四种不同的方案,图中的网格区域表示需要检测的区域。以上四个方案所得到的主体直径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方案1至方案4分别对应与图3至图6 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步骤为步骤1、图像采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在设定放大倍数下,随机选取熔喷非织造材料的不同部位进行图像采集;步骤2、提取纤维的单像素边缘对采集到的图像依照一定的取样方案选取一块区域作为取样区域,针对该取样区域进行边缘检测,随后进行二值化分割,再经过索引表法细化的方法得到熔喷超细纤维单像素宽的边缘;步骤3、利用直线段替代纤维边缘利用直线判断算法将纤维交叉部分的边缘断开,得到独立的纤维边缘,然后用直线连接纤维边缘的两端点;步骤4、矩形边配对根据纤维两边缘的之间的位置关系将提取的直线段配对为矩形边,利用矩形两平行边之间的直线距离计算得到纤维直径图像像素尺寸;步骤5、直径计算利用实际尺寸与图像像素尺寸之间的比例,计算每根纤维的实际直径;步骤6、重复步骤2至步骤5直至处理完步骤1中所采集到的所有图像,将所得的数据绘制成纤维直径直方图,根据该图得到熔喷材料试样中纤维的主体直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直径图像像素尺寸的计算公式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实际尺寸与图像像素尺寸之间的比例的计算过程为根据图像中的比例尺对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的实际放大倍数进行标定,随后计算出图像中像素尺寸与实际尺寸之间的比例。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其特征在于,步骤为依次进行图像采集、提取纤维的单像素边缘、利用直线段替代纤维边缘、矩形边配对及直径计算,重复提取纤维的单像素边缘至直径计算的步骤,直至处理完采集到的所有图像,将所得的数据绘制成纤维直径直方图,根据该图得到熔喷材料试样中纤维的主体直径。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自动测试各种熔喷非织造材料的纤维主体直径,并具有测试速度快,结果客观,准确的特点,测试结果可用于指导和调整熔喷非织造材料生产工艺,并可用于熔喷材料过滤效率、阻隔效率的预测。文档编号G01B11/08GK102359762SQ20111016583公开日2012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0日专利技术者吴海波, 张思云, 张贤淼, 殷保璞, 王荣武, 陈泽芸, 靳向煜 申请人:东华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检测熔喷超细纤维主体直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步骤1、图像采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在设定放大倍数下,随机选取熔喷非织造材料的不同部位进行图像采集;步骤2、提取纤维的单像素边缘:对采集到的图像依照一定的取样方案选取一块区域作为取样区域,针对该取样区域进行边缘检测,随后进行二值化分割,再经过索引表法细化的方法得到熔喷超细纤维单像素宽的边缘;步骤3、利用直线段替代纤维边缘:利用直线判断算法将纤维交叉部分的边缘断开,得到独立的纤维边缘,然后用直线连接纤维边缘的两端点;步骤4、矩形边配对:根据纤维两边缘的之间的位置关系将提取的直线段配对为矩形边,利用矩形两平行边之间的直线距离计算得到纤维直径图像像素尺寸;步骤5、直径计算:利用实际尺寸与图像像素尺寸之间的比例,计算每根纤维的实际直径;步骤6、重复步骤2至步骤5直至处理完步骤1中所采集到的所有图像,将所得的数据绘制成纤维直径直方图,根据该图得到熔喷材料试样中纤维的主体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荣武吴海波张贤淼陈泽芸张思云殷保璞靳向煜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