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钢板工件几个变型的成型方法、成型工具以及实现该方法用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40793 阅读:3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薄钢板工件几个变型的成型方法、成型工具以及实现该方法用的装置。实施该方法用的装置包括冲制工具和诸如廓形加工、冲孔、起模(relevage)等附加操作用的工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所有变型的成型共用的至少一个工具,所述工具有一个在其工作面和冲制毛坯(E)之间形成一段距离(4)的横向形状,这个横向形状位于毛坯(E)中对应于长度最小的变型的所述不同端部(1b)的区域对面。在薄钢板工件成型,特别是轿车用的领域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薄钢板工件几个变型的成型方法、成型工具以及实现该方法用的装置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钢板工件几个变型的成型方法、成型工具以及实现该方法用的 装置,这个工件尤其可以是轿车用的工件。更具体地说,但并非限制性地,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车身顶蓬的成型方法。这样的车身 顶蓬一般用薄钢板制成。它是在成型过程中制造的,准确地说成型依次包括冲制、廓形加 工、冲孔和起模(relevage)等操作。现将用汽车车身顶蓬的制造来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目 标,薄钢板工件成型方法的应用,但这并非限制性的。为了制造这样的车身顶蓬,需要利用不少于5个冲制或附加操作用的工具。实现 冲制方法时,借助于相对于固定的模具活动的冲头,把薄钢板插入冲头和模具之间,使薄钢 板变形。在某些情况下,冲制步骤之后,借助于相对于模具位移方向横向移动的切割冲头 实现廓形加工和冲孔。为此,需要施加一个对抗切割冲头力的反向支持力(contre-appui), 这是借助于要与工件的对应于冲制模具的面接触的新的模具来维持冲制工件。随着全景车身顶蓬的出现,某些车身顶蓬模型具有添加的窗玻璃,而这些车身顶 蓬模型的尺寸相继地经常变换,特别是长度。全景车身顶蓬是通过使其薄钢板部件经受相 似于传统的车身顶蓬的冲制方法实现的,但要使所用的工具专门适应这些不同于传统车身 顶蓬尺寸的全景车身顶篷的尺寸。这是利用全景车身顶蓬变型专用冲制工具的必要性造成的。目前,对于同一类型的汽车,传统的车身顶蓬变型不是利用与全景车身顶蓬变型 共用的冲制工具制造的,而是每个车身顶蓬变型都使用其专用的冲制工具,例如传统的车 身顶蓬用5个工具,而全景车身顶蓬又用5个冲制工具。长期以来,人们便试图减少这些工具的数目,并用传统车身顶蓬的成型工具来成 型全景车身顶蓬。这碰到由两种类型车身顶蓬不同的尺寸产生的问题。因为全景照片车身顶蓬的长度比传统车身顶蓬的长度短,所以当为冲制操作处理 而定位全景车身顶蓬的前部或者后部时,全景车身顶蓬相反的后部或者前部不能放置在所 使用的成型工具的与较长的传统车身顶蓬相应部分的同一位置上,因而有被压坏的危险。同样,全景车身顶蓬一般没有与传统车身顶蓬相同的前部和后部,而且这两个车 身顶蓬不具有同一轮廓。本专利技术在目的在于,使一个给定类型薄钢板工件的一组变型的成型方法和成型用 的工具标准化,这些变型尤其在其长度上不同。为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薄钢板工件变型的成型方法,所述工件有几个变型,带有用 长度不同的纵向部分连接的前端部和后端部,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设计变型,以便使它们全都带有同一轮廓的相似的前端部或后端部,这个端部被 称为相似的端部,而相反一端被称为不同的端部,所述相似的端部在各变型中最短的长度 上延伸;·实现对应于要成型的变型的毛坯;·在所述毛坯的长度上进行冲制,这个冲制用适应于所述毛坯长度的特定工具进 行;·用其相似的端部把毛坯定位在工作位置上; 冲制毛坯所述相似的端部,这个冲制用不同变型共用的工具实现,冲制的压力不 施加于毛坯中对应于至少长度最小的变型的所述不同的端部的区域。该方法在第一冲制步骤之后最好包括每个毛坯用的特定廓形加工步骤,这个廓形 加工是用适应于冲制毛坯的长度的特定工具进行的,而在第二冲制步骤之后包括毛坯所述 相似端部和其纵向部分一侧的廓形加工步骤,这个廓形加工用不同变型共用的工具实现, 而且不在毛坯中至少对应于长度最小的变型所述不同的端部的区域应用该工具。至少一个有别于长度最小的变型的工件变型最好以后经受一个成型步骤,以便再 在所述区域成型。本专利技术同样涉及实现这样的方法用的工具,该工具用于第二冲制步骤和所述第二 步骤之后的廓形加工步骤,其特征在于,它具有至少一个在其工作面和冲制毛坯之间形成 一段距离的横向形状,这个横向形状位于毛坯中对应于长度最小的变型所述不同的端部的 区域的对面。所述形状最好是一个横沟。本专利技术同样涉及实现这样的方法用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冲制工具和诸如廓形加 工、冲孔、起模(relevage)等附加操作用的工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至少一个所有变型成 型共用的工具,所述工具有一个在其工作面和冲制毛坯之间形成一段距离的横向形状,这 个横向形状位于毛坯中对应于长度最小变型的所述不同端部的区域对面。按照本专利技术的附加特征·该装置有每个毛坯用的两个特定的工具,而且上述两个工具用于具有横向形状 的所有变型;·当有两个以上的变型时,共用的工具具有的距离横向形状的数目等于变型数减 一,每个横向形状都位于毛坯中对应于不具有最大长度的每个变型不同端部的区域对面。本专利技术同样涉及轿车车身顶蓬,带有一个标准的形状变型和至少一个采取全景车 身顶蓬形式的、其长度短于标准变型的变型,其特征在于,它是按照这样的方法或用这样一 种装置制造的,所述相似的端部是其后端部。全景车身顶蓬变型最好基于其实现所述不同的端部的前端部,延长部分的工件构 成要附加在所述车身顶蓬上的全景窗玻璃用的支架。所获得技术效果是减少所有变型相似部分冲制时所用的工具数目。现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但是并非限制性地描述本专利技术,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示意地描绘汽车车身顶蓬的毛坯,表现在其上实现冲制或与冲制相关的不 同操作的毛坯部位; 图2示意地描绘全景车身顶蓬和传统车身顶蓬从后侧看去的3/4侧视图,表示按 照本专利技术车身顶蓬的共同特征;·图3示意地描绘放置在半个全景车身顶棚一侧的半个正常车身顶蓬的上视图, 表现这两个车身顶蓬共同的部分;而·图4示意地描绘车身顶蓬的剖面图,其后部经受用正常车身顶蓬和全景车身顶 蓬共用的成套工具进行的操作。在本下文中,图解中表示的薄钢板工件是汽车的车身顶蓬。应该明白,按照本发 明,薄钢板工件可以是其他薄钢板工件,例如,但不仅仅是轿车的,特别是诸如罩、后襟翼、 行李箱壁部等车身工件。图1表示要变为全景车身顶蓬的初始薄钢板工件所经受的不同的冲制操作和相 关的操作。该初始薄钢板工件称为毛坯,但亦称为坯子,亦称为尚未冲制的毛坯材料冲制方法借助于大功率冲压机实现,配备成套专用工具,其中一般包括模具,凹陷 的,与毛坯一个面的形状贴合;冲头,凸起的,与毛坯的反面形状贴合,该冲头最好被夹具 (serre-flan)包围。冲制原理是基于毛坯的塑性变形,其中包括薄钢板的延伸或局部锤击成型,以便 在最终的工件上获得要求的形状。经受延伸的毛坯区域厚度减薄,而经受锤击成型的毛坯 区域变厚或在其表面上形成折叠。要避免出现这些区域,而工具配置得限制这样区域的形 成和/或毛坯部分中的移动,在成型过程的最后步骤中要加以消除。于是,冲制操作之后,往往要对该工件进行廊形加工,就是说,消除变得无用的轮 廓部分,这些部分往往由于材料折叠或增厚而变得畸形。模具要呈现这样的表面状态,使之不出现任何毛坯撕裂的危险,并允许限制在毛 坯某些部分中折叠或隔离区域的出现。因而,冲制和这冲制的补充操作的工具设计和调整成本非常高,而且非常专业。因 而,宜尽可能限制这样一个工件的成型方法用的工具数目。在图1中,毛坯E经受涉及整个表面的冲制操作P2,接着进行相关的廓形加工操作 P3。因为这些工艺步骤涉及整个毛坯E,因此不可能设计出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毛 坯加工的工具,特别是不同的长度,而这些工具P2和P3是专用于每个毛坯的,而不可以所有变型共用。接着,毛坯E经受其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薄钢板工件(1,1′)变型的成型方法,所述工件有几个变型,带有用不同长度的纵向部分连接起来的前端部(1b)和后端部(1a),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设计变型,以便使它们全都带有同一轮廓的相似的前端部(1b)或后端部(1a),这个端部被称为相似的端部(1a),而相反一端被称为不同的端部(1b),所述相似的端部(1a)在各变型中最短的长度上延伸;·实现对应于要成型的变型的毛坯(E);·在所述毛坯(E)的长度上进行冲制(P2),这个冲制(P2)是用适应于所述毛坯(E)长度的特定工具进行的;·毛坯(E)用其相似的端部(1a)定位在工作位置上;·冲制(P4)毛坯(E)所述相似的端部(1a),该冲制(P4)是用不同变型共用的工具实现的,冲制(P4)的压力不施加在毛坯(E)中至少具有最小长度的变型的对应于所述不同端部(1b)的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卡龙
申请(专利权)人:标致·雪铁龙汽车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