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则有专利>正文

空心管成型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36579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空心管成型工具,包括二个接口件(1)、可卷弯筒模(2)、横向撑形件(3)、合紧件(4),接口件(1)设置于可卷弯筒模(2)的接合部位沿长度方向的壁边上,横向撑形件(3)包裹于可卷弯筒模(2)内,合紧件(4)锁紧在接口件(1)或抱紧在可卷弯筒模(2)上,可卷弯筒模(2)由横向撑形件(3)横向撑成所需横断面形状,其特征在于接口件(1)之间留有可卷弯筒模(2)的条形间隔开口(5),在条形间隔开口部位有条形的承载料浆或胚体的承托件(6),构成条形开口部位的筒形的成管工具。这样,制作的空心管强度高、整体性好、可一次成型、生产效率高、外型尺寸准确、接缝强度高,且模具本身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心管成型工具
技术介绍
目前,在众多建筑物中,大跨度、大开间的框架结构采用了现浇空心无梁楼盖技术,具有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建筑物的使用空间、降低自重、抗震性能好等优点。而无梁楼盖中所使用的成孔构件为永久芯模,如纸管、塑料管、金属空心管、硬质薄壁管等。这些管状芯模或构件主要考虑抽空砼,减轻楼板重量。其中纸管、塑料管、金属空心管等因成本较高,因而实际很少使用。目前,在工程中绝大部分使用的是硬质薄壁管,如专利号为ZL99249755.8的“现浇钢筋砼填充用纤维增强型薄壁筒”,它由硬质薄壁管和两端堵头组成,二端堵头将硬质薄壁管两端封闭形成一封闭空腔,硬质薄壁管横截面及堵头形状可为圆形、方形、梯形或者其它异形。该种纤维增强型薄壁筒,其制作方法可采用缠绕成型的方法,在活动筒状内模上缠绕成型,在管体缠绕成型脱模后,将带水泥浆的单层或多层纤维布管外包覆封堵管口,即为成品。也可在半边管外模或半边管内模中摊铺纤维复合材料,养护后脱模得到半边管,然后将二半边管的管端放置堵头板接合进行合缝处理,而形成硬质薄壁管,或者将两半边管先接合进行合缝处理,而后再用堵头板封堵管口均可。采用上述的活动筒状内模制作的薄壁管,因薄壁管先预制再粘结两端堵头,因而存在管端堵头在运输、转运、施工安装过程中易于掉落的现象,粘结强度不高,整体性差,且生产效率低。而采用半边管外模或半边管内模先制作半边管,再将两半边管接缝制作硬质薄壁管,也易出现在接缝处开裂、破坏的现象,同样,其粘结强度不高,整体性较差,生产效率较低,制作工艺过于复杂。究其原因,在于上述模具制约了工艺,影响了薄壁管的质量,为此,申请人于2002年5月29日申请了公开号为CN1462680A、名称为“空心管成型工具”的专利技术专利,它包括二个接口边、张合式弹性筒、撑形件、合紧件,接口边固定于张合式弹性筒沿长度方向的壁边上,撑形件包裹于张合式弹性筒的端部内,合紧件锁紧在接口边上或抱紧在张合式弹性筒上。这样,空心管成型工具在使用时,松开合紧件,张合式弹性筒伸展开,在其上摊铺纤维复合材料料浆,两端放上堵头板,然后将伸展开的张合式弹性筒包裹撑形件,扣上合紧件,养护至规定时间,脱模即可,这样制作的空心管强度高、整体性好、可一次成型、生产效率高,且工具本身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但这种空心管成型工具合缝时,仍相对较麻烦,合缝质量存在一定不足,如合缝部位未搭接牢靠等。因此,研制一种新型的空心管成型工具已为急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心管成型工具,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等特点,同时,用其来制作的空心管具有强度高、整体性好、可一次成型、生产效率高等特点。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包括二个接口件、可卷弯筒模、横向撑形件、合紧件,接口件设置于可卷弯筒模的接合部位沿长度方向的壁边上,横向撑形件包裹于可卷弯筒模内,合紧件锁紧在接口件或抱紧在可卷弯筒模上,可卷弯筒模由横向撑形件横向撑成所需横断面形状,其特征在于接口件之间留有可卷弯筒模的条形间隔开口,在条形间隔开口部位有条形的承载料浆或胚体的承托件,构成条形开口部位的筒形的成管工具。这样,空心管成型工具在使用时,松开合紧件,可卷弯筒模伸展开,在其上摊铺薄壁管管壁成型的水泥纤维复合材料料浆,两端放上堵头板,然后将伸展开的可卷弯筒模包裹撑形件,扣上合紧件,在接口件之间留有的可卷弯筒模的条形间隙开口部位的条形承载料浆或胚体的承托件上,将水泥纤维复合材料料浆彼此搭接合缝,特别是增强物搭接握裹牢固,压缝部位抹压密实,合缝工序在模外作业,方便、直观、易于操作,压缝外层可按需要加厚或外补搭加强,养护至规定时间,脱模即可,这样制作的空心管强度高、整体性好、可一次成型、生产效率高、外型尺寸准确、接缝强度高,且模具本身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从而达到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条形承托件与横向撑形件之间为活动连接或固定连接。这样,当条形承托件与横向撑形件之间为活动连接时,条形承托件安装及拆卸十分方便,可降低产品的拆模损耗率;条形承托件与横向撑形件之间为固定连接时,承托件与接口件之间间隙小,可防止漏浆的情况发生。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条形承托件有至少二节。这样,条形承托件由多节组成,条形承托件因相对贴合面积变小,相应吸附力也变得很少,拆除承托件时不易对产品造成粘结破坏,因而方便了承托件的拆除。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条形承托件带有支撑脚。这样,支撑脚起到了将承托件与接口件定位并牢牢贴合的作用,使承托件不易移位,空心管成型更方便。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条形承托件吊挂在接口件上。这样,条形承托件安装十分方便、准确,降低了产品的制作难度。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可卷弯筒模内有横向模板。这样,横向模板起到了支撑和定形的作用,使用上述工具制作的产品更加规范,提高了产品的外观质量。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横向模板为横向加劲肋成型用夹空模板。这样,横向模板和后浇注料浆形成了复合加劲肋,大大提高了空心管产品的质量及承力能力。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条形承托件与横向模板相连。这样,横向模板对条形承托件起到支撑定位的作用,简化了模具,降低了产品制作工艺难度。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可卷弯筒模上有孔洞或凹形构造或凸形构造。这样,可卷弯筒模上有孔洞或凹形构造或凸形构造时,可相应制作获得不同结构形式的空心管产品。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至少一片横向撑形件为活动撑形件或者吊挂在接口件上。这样,大幅度缩短了空心管成型工具制作合模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条形承托件与接口件连接。这样,大幅度缩短了空心管成型工具的合模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条形承托件与可卷弯筒模连接。这样,条形承托件与可卷弯筒模连接减少了它们之间的间隙,改善了产品的质量,使其表面圆滑平整,无飞边毛刺。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条形承托件同时与接口件和可卷弯筒模连接。这样,增大了条形承托件与接口件及可卷弯筒模的连接可靠性,使其不易掉落、移位。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条形承托件上固定有至少二个横向撑形件。这样,条形承托件上固定多个横向撑形件后,使制作出来的空心管产品外观质量更加规范。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条形承托件与横向撑形件之间的位置是可以调节的。这样,可随意地改善条形承托件与横向撑形件之间的距离及位置,方便了产品的制作需要。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条形承托件为可拆卸式承托件。这样,条形承托件拆卸方便,降低了制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条形承托件为一次性承托件。这样,一次性承托件不再拆除,简化了制作程序,大幅度提高了产品制作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条形承托件为一次性叠合承托件。这样,一次性永久与胚体叠合的承托件大大加固了空心管纵向接合部位的强度,使空心管的整体性能更好。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条形承托件下的至少一片横向撑形件为一次性撑形件。这样,采用的撑形件为一次性撑形件时,简化了制作工艺流程,省去了撑形件的拆模工序,同时,加强了空心管管壁支撑强度。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条形承托件下的至少一片横向撑形件为一次性撑形件,至少一片横向撑形件为活动撑形件。这样,活动撑形件可根据需要随意调整支撑位置,方便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空心管成型工具,包括二个接口件(1)、可卷弯筒模(2)、横向撑形件(3)、合紧件(4),接口件(1)设置于可卷弯筒模(2)的接合部位沿长度方向的壁边上,横向撑形件(3)包裹于可卷弯筒模(2)内,合紧件(4)锁紧在接口件(1)或抱紧在可卷弯筒模(2)上,可卷弯筒模(2)由横向撑形件(3)横向撑成所需横断面形状,其特征在于接口件(1)之间留有可卷弯筒模(2)的条形间隔开口(5),在条形间隔开口部位有条形的承载料浆或胚体的承托件(6),构成条形开口部位的筒形的成管工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则有
申请(专利权)人:邱则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