酯化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334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 通式所示的酯化合物:其中R↑[1]代表氢原子,卤原子,可被卤原子任意取代的C↓[1]-C↓[3]烷基,可被卤原子任意取代的C↓[2]-C↓[3]链烯基,可被卤原子任意取代的C↓[1]-C↓[3]烷氧基,可被卤原子任意取代的C↓[1]-C↓[3]烷硫基或可被卤原子任意取代的(C↓[1]-C↓[3]烷氧基)甲基,n代表整数1-4,X代表氢原子或C↓[1]-C↓[3]烷基。该酯化合物具有优异的农药活性。(*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Ester compound

* * * ester compound represented by the following general formula: where R = 1 represents a hydrogen atom, a halogen atom, a halogen atom can be optionally substituted C: 1 C: 3 alkyl, halogen atoms can be optionally substituted C: 2 C: 3 alkenyl. Can be any halogen atom substituted C: 1 C: 3 alkoxy, halogen atoms can be optionally substituted C: 1 C: 3 alkylthio or halogen atoms can be optionally substituted (C: 1 C: 3 - oxy methyl), n represents an integer of 1 to 4, X represents a hydrogen atom or C: 1 C: 3 alkyl. The ester compound has excellent pesticidal activ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酯化合物和以其作为有效成分的农药。日本专利公开介绍了一些酯化合物,例如在JP-sho-47-43333A中的(4-烯丙基苯基)甲基(1RS)-反-2,2-二甲基-3-((E)-1-丙烯基)环丙烷羧酸酯和JP-hei-5-32509A中的(2,3,5,6-四氟苯基)甲基(1R)-反-2,2-二甲基-3-(2-甲基-1-丙烯基)环丙烷羧酸酯。可是,这些酯化合物没有足够的活性。本专利技术的问题是提供具有优异农药活性的化合物。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通式(Ⅰ)所示的酯化合物(以下称“本专利技术化合物”)以及这些酯化合物作为有效成分的农药, 式中R1代表氢原子,卤原子,可被卤原子任意取代的C1-C3烷基,可被卤原子任意取代的C2-C3链烯基,可被卤原子任意取代的C1-C3烷氧基,可被卤原子任意取代的C1-C3烷硫基或可被卤原子任意取代的(C1-C3烷氧基)甲基,n代表整数1-4和X代表氢原子或C1-C3烷基。本专利技术中的卤原子实例有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可被卤原子任意取代的C1-C3烷基实例有甲基、乙基、三氟甲基;可被卤原子任意取代的C2-C3链烯基实例有烯丙基、2,2-二氯乙烯基;可被卤原子任意取代的C1-C3烷氧基实例有甲氧基、三氟甲氧基;可被卤原子任意取代的C1-C3烷硫基实例有甲硫基;以及可被卤原子任意取代的(C1-C3烷氧基)甲基实例有甲氧基甲基。本专利技术化合物可通过以下方法生产(方法A)通过通式(Ⅱ)所示的羧酸 其中X的含义同上,或它的反应衍生物,与通式(Ⅲ)所示的醇化合物 其中R1和n的含义同上,或它的反应衍生物反应生产本专利技术化合物。该反应通常在有机溶剂中进行。也可以在缩合剂存在下进行,或者如果需要,可同时从反应系统移去副产物。反应时间通常在5分钟至72小时的范围之间,反应温度通常在-80℃和反应中所用溶剂的沸点或高达200℃的范围内。通式(Ⅱ)所示的羧酸化合物的反应衍生物的实例有酰卤、酸酐、C1-C4烷基酯。通式(Ⅲ)所示的醇化合物的反应衍生物的实例有卤化物、磺酸酯、季铵盐。通式(Ⅱ)所示的羧酸化合物或其反应衍生物与通式(Ⅲ)所示的醇化合物或其反应衍生物的摩尔比可以随意确定,优选等摩尔量或相近。缩合剂的实例包括有机碱,如叔胺(三乙胺、4-二甲基胺基吡啶、二异丙基乙基胺等等),含氮的芳香化合物(吡啶等),碱金属烷氧化物(甲醇钠,特丁醇钾等);无机碱如氢氧化钠、碳酸钾;路易斯酸如苯氧基钛(Ⅳ),质子酸(如对甲苯磺酸,硫酸)等;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1-乙基-3-(3-二甲基胺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二乙基偶氮二羧酸酯-三苯基膦。可根据通式(Ⅱ)所示的羧酸化合物或其反应衍生物或通式(Ⅲ)所示的醇化合物或其反应衍生物的种类,适当地选择这些缩合剂。试剂用量根据反应类型适宜地选择。溶剂的实例包括烃类,例如苯,甲基,己烷等;醚类,例如乙醚,四氢呋喃等;卤代烃类,例如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等;酰胺类,例如二甲基甲酰胺等;酮类,例如丙酮等。反应完成后,反应溶液可进行常规的后处理,例如用有机溶剂萃取,浓缩等等,以得到本专利技术化合物。如果需要,还可通过常规程序,例如色谱,蒸馏,重结晶和/或其它(方法)进行提纯。通式(Ⅱ)所示的羧酸化合物或其反应衍生物可以按照J.Chem.Soc.1076(1970),JP-sho-47-43333A所介绍的方法制备。通式(Ⅲ)所示的醇化合物及其反应衍生物可以按照JP-sho-57-123146A,JP-sho-53-79845A或JP-sho-56-97251A所介绍的方法制备。(方法B)该方法通过通式(Ⅳ)所示的醛化合物 其中R1和n的含义同上,与通式(Ⅴ)所示的正膦化合物 其中X的含义同上,Z1,Z2和Z3是相同或不同的,代表C1-C8烷基或可任意取代的苯基,反应制得本专利技术化合物。反应通常在溶剂中进行。反应时间通常在5分钟和72小时的范围之内,反应温度通常在-80℃和反应所用溶剂的沸点,或高达100℃的范围之内。溶剂的实例包括烃类,例如苯,甲苯,己烷等;醚类,例如乙醚,四氢呋喃等;卤代烃类,例如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等;酰胺类,例如二甲基甲酰胺等;以及醇类,例如甲醇等。通式(Ⅴ)所示的正膦化合物在反应中的用量通常为1摩尔到过量,优选基于1摩尔通式(Ⅳ)所示的醛化合物用1至5摩尔。反应完成后,反应溶液经常规后处理,例如过滤,用有机溶剂萃取,浓缩等,得到本专利技术化合物。如果需要,可以通过常规程序,如色谱,蒸馏和重结晶等提纯。通式(Ⅳ)所示的醛化合物可以按照JP-sho-49-47531A介绍的方法制备,通式(Ⅴ)所示的正膦化合物可以按照“Jikkenkagakukoza”(实验化学课程)(4th ed.,Maruzen Co.)vol.19,59介绍的方法制备。本专利技术化合物具有基于不对称碳原子的旋光异构体(R,S),基于双键的几何异构体(E,Z)和基于环丙烷的几何异构体(顺,反)。本专利技术化合物包括所有具有农药活性的旋光异构体,几何异构体及其混合物。通式(Ⅱ)所示的羧酸化合物的实例如下2,2-二甲基-3-乙烯基环丙烷羧酸2,2-二甲基-3-(1-丙烯基)环丙烷羧酸3-(1-丁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通式(Ⅲ)所示的醇化合物实例如下(2,3,5,6-四氟苯基)甲醇(2,3,5,6-四氟-4-甲基苯基)甲醇(2,3,5,6-四氟-4-甲氧基苯基)甲醇(2,3,4,5,6-五氟苯基)甲醇。通式(Ⅳ)所示的醛化合物实例如下(2,3,5,6-四氟-4-甲基苯基)甲基3-甲酰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通式(Ⅴ)所示的正膦化合物实例如下1-三苯基膦叉基乙烷(1-triphenylphosphoranylideneethane)1-三苯基膦叉基丙烷1-三苯基膦叉基丁烷。本专利技术化合物能有效地防治的有害昆虫(有害昆虫/害螨)的实例如下半翅目飞虱科,如灰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叶蝉科,如黑尾叶蝉,二点黑尾叶蝉;蚜科;盲蝽科;粉虱科;蚧科;网蝽科;木虱科等。鳞翅目螟蛾科,如二化螟、稻纵卷叶野螟,印度谷斑螟;夜蛾科,如斜纹贪夜蛾,粘虫,甘蓝夜蛾;粉蝶科,如菜粉蝶日本亚种;卷蛾科,如褐带卷蛾;蛀果蛾科;潜蛾科;毒蛾科;金翅夜蛾亚科;地夜蛾属,如,黄地老虎,小地老虎;棉铃虫;实夜蛾属;小菜蛾;直纹稻弄蝶;袋谷蛾;幕谷蛾等。双翅目库蚊属,如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伊蚊属,如埃及伊蚊,白纹伊蚊;按蚊属(疟蚊属),如中华按蚊;摇蚊科;蝇科,如家蝇,厩腐蝇;丽蝇科;麻蝇科;花蝇科,如灰地种蝇,夏厕蝇,葱地种蝇;实蝇科;果蝇科;毛蠓科;虻科;蚋科;螫蝇亚科等。鞘翅日南瓜十二星叶甲,如玉米幼芽根叶甲,黄瓜十一星叶甲;金龟科,如古铜异丽金龟,多色异丽金龟;象甲科,如玉米象,稻水象,ballweevll,绿豆象;拟步甲科,如黄粉甲,赤拟盗谷;叶甲科,如水稻负泥虫,黄曲条菜跳甲,印度黄守瓜;窃蠹科;食植瓢虫属,如马铃薯瓢虫;粉蠹科;长蠹科;天牛科;毒隐翅虫等。蠊螳亚目德国小蠊,黑胸大蠊;美洲大蠊;褐斑大蠊;东方蜚蠊等。缨翅目棕黄蓟马;苜蓿蓟马;黄胸蓟马等。膜翅目蚁科;胡蜂科;肿腿蜂科;叶蜂科如甘兰叶蜂等。直翅目蝼蛄科;剑角蝗科等。蚤目人蚤;猫蚤等。虱目体虱;阴虱等。等翅目黄胸散白蚁,台湾乳白蚁等。屋尘螨类皮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通式(Ⅰ)所示的酯化合物: *** 其中R↑[1]代表氢原子,卤原子,可被卤原子任意取代的C↓[1]-C↓[3]烷基,可被卤原子任意取代的C↓[2]-C↓[3]链烯基,可被卤原子任意取代的C↓[1]-C↓[3]烷氧基,可被卤原子任意取代的C↓[1]-C↓[3]烷硫基或可被卤原子任意取代的(C↓[1]-C↓[3]烷氧基)甲基,n代表整数1-4和X代表氢原子或C↓[1]-C↓[3]烷基。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8-2-26 45004/981.通式(Ⅰ)所示的酯化合物其中R1代表氢原子,卤原子,可被卤原子任意取代的C1-C3烷基,可被卤原子任意取代的C2-C3链烯基,可被卤原子任意取代的C1-C3烷氧基,可被卤原子任意取代的C1-C3烷硫基或可被卤原子任意取代的(C1-C3烷氧基)甲基,n代表整数1-4和X代表氢原子或C1-C3烷基。2.根据权利要求1的酯化合物,其中通式(Ⅰ)所示的环丙烷1-位为R-构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酯化合物,其中通式(Ⅰ)所示的环丙烷1-位和3-位取代基的异构是反式。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酯化合物,其中通式(Ⅰ)所示的环丙烷1-位和3-位取代基的异构是顺式。5.根据权利要求1的酯化合物,其中通式(Ⅰ)的R1是氢原子。6.根据权利要求1的酯化合物,其中通式(Ⅰ)的R1是甲基。7.根据权利要求1的酯化合物,其中通式(Ⅰ)的X是甲基。8.根据权利要求1的酯化合物,它是(2,3,5,6-四氟-4-甲基苯基)甲基2,2-二甲基-3-(1-丙烯基)环丙烷羧酸酯。9.根据权利要求1的酯化合物,它是(2,3,5,6-四氟-4-甲基苯基)甲基(1R)-反-2,2-二甲基-3-((Z)-1-丙烯基)环丙烷羧酸酯。10.根据权利要求1的酯化合物,它是(2,3,5,6-四氟苯基)甲基2,2-二甲基-3-(1-丙烯基)环丙烷羧酸酯。11.根据权利要求1的酯化合物,它是(2,3,5,6-四氟苯基)甲基(1R)-反-2,2-二甲基-3-((Z)-1-丙烯基)环丙烷羧酸酯。12.根据权利要求1的酯化合物,它是(2,3,5,6-四氟-4-甲氧基苯基)甲基2,2-二甲基-3-(1-丙烯基)环丙烷羧酸酯。13.根据权利要求1的酯化合物,它是(2,3,5,6-四氟-4-甲氧基苯基)甲基(1R)-反-2,2-二甲基-3-((Z)-...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氏原一哉岩崎智则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