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铆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123329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自动铆接系统,包括第一气缸、受动盘、由动力装置带动的主动盘,所述受动盘由所述主动盘带动,所述第一气缸的第一连杆前端设有压头,当所述受动盘转动时,所述受动盘上的若干限位孔可分别与所述压头配合,还包括分别配合所述限位孔进料的振动盘,主控模块通过执行模块控制所述第一气缸、所述动力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很方便地采用铆钉铆住连接片,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可实现连续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铆接系统
技术介绍
电链锯是一种用回转的链状锯条进行锯截的木工电动工具,其后,回转的链状锯条简称链条,链条主要包括连接片、刀具、卡片;刀具用于锯截,卡片用于与链轮配合使链条运转,连接片用于连接卡片和刀具,其中,连接片、刀具、卡片之间的衔接均采用铆接,而铆接采用的是铆钉,首先使用铆钉的一部分铆住连接片,然后采用铆钉的另外一部分固定一块刀片或另一块连接片,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简单的工具使铆钉铆住连接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铆接系统,可以很方便地采用铆钉铆住连接片,同时,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实现连续操作。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自动铆接系统,包括第一气缸、受动盘、由动力装置带动的主动盘,所述受动盘由所述主动盘带动,所述第一气缸的第一连杆前端设有压头,当所述受动盘转动时,所述受动盘上的若干限位孔可分别与所述压头配合,还包括分别配合所述限位孔进料的振动盘,主控模块通过执行模块控制所述第一气缸、所述动力装置。优选的,所述振动盘的出料通道前端设有通孔,受第二气缸第二连杆之推力使物料与所述限位孔配合,所述主控模块通过所述执行模块控制所述第二气缸。优选的,所述受动盘与所述主动盘周缘均设有相互咬合的咬齿。基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公开,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以很方便地采用铆钉铆住连接片,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实现连续操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部分结构简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部分结构简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部分结构简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电路部分原理示意图;1、第一气缸;2、连接片;3、第一连杆;4、固定板;5、压头;6、支架;7、受动盘;8、铆钉;81、上部;82、中部;83、下部;9、限位孔;10、主动盘;11、振动盘;111、出料通道;112、通孔;113、活动档板;12、第二气缸;121、第二连杆;13、主控模块;14、执行模块。具体实施方式如下结合实施例1-2与图1-3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2将以铆钉8作为物料加以说明实施例1一种自动铆接系统,包括第一气缸1、受动盘7、由动力装置带动的主动盘10,受动盘7由主动盘10带动,第一气缸1的第一连杆3前端设有压头5,当受动盘7转动时,受动盘7上的若干限位孔9可分别与压头5配合,还包括分别配合限位孔9进料的振动盘11,主控模块13通过执行模块14控制第一气缸1、动力装置,振动盘9的出料通道111前端设有通孔112,受第二气缸12第二连杆121之推力使物料与限位孔9配合,主控模块13通过执行模块14控制第二气缸1。受动盘7与主动盘10周缘均设有相互咬合的咬齿。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自动铆接系统,由动力装置带动的主动盘10,其中,动力装置优选为电动机,主动盘10周缘开设咬齿,并通过咬合开设在受动盘7周缘的咬齿从而带动受动盘7,第一气缸1固定支架6,第一气缸1的第一连杆3前端设有两组压头5,受动盘7上设有若干两两配合的限位孔9,两组振动盘10设置于适当位置,分别给两两配合的两组限位孔9进料,其中,主控模块13可以通过执行模块14控制第一气缸1以及动力装置,振动盘 10对铆钉8进行连续不断的传输以及排序,并将铆钉8传输至振动盘10的出料通道111 末端,在出料通道111的末端设有通孔112,此时,在后续铆钉8的推力作用下,处于最前部的铆钉8将处于通孔112的位置,通孔112下部设有活动挡板113,可将铆钉8限制在通孔 112内,第二气缸12的第二连杆121的行程将经过通孔112,其中,主控模块13可以通过执行模块14控制第二气缸12,当需要进料时,主控模块13通过执行模块14控制第二气缸12 启动,第二连杆121推动处于进料通道111最前端的铆钉8,使得铆钉8推动活动档板113 穿出并与限位孔9配合,铆钉8的下部83将进入限位孔9内,当相互配合的两组限位孔9 内已经被两组铆钉8的下部83填充,手动套接连接片2,将相互配合且其下部已经分别进入两组相互配合的限位孔9内的两组铆钉8的上部81套入连接片2的两个通孔内,主控模块 13通过执行模块14控制动力装置工作,主动盘10转动,并带动受动盘7转动,当已经被套接连接片2的两组铆钉8处于第一气缸1的第一连杆3的下方时,主控模块13可以通过执行模块14控制第一气缸1驱动第一连杆3向下动作,其上两组压头5分别抵住被套接上同一个连接片2的两组铆钉8的上部81,第一连杆3继续向下,铆钉8的上部81受压变形,通过变形的铆钉8的上部以及其铆钉8的中部82的阻挡下,从而实现铆钉8对连接片2的铆接,重复上述过程,从而实现连续操作。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此实施方式,以本专利技术思想为基础的相关实现总成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铆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气缸、受动盘、由动力装置带动的主动盘, 所述受动盘由所述主动盘带动,所述第一气缸的第一连杆前端设有压头,当所述受动盘转动时,所述受动盘上的若干限位孔可分别与所述压头配合,还包括分别配合所述限位孔进料的振动盘,主控模块通过执行模块控制所述第一气缸、所述动力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铆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盘的出料通道前端设有通孔,受第二气缸第二连杆之推力使物料与所述限位孔配合,所述主控模块通过所述执行模块控制所述第二气缸。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铆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动盘与所述主动盘周缘均设有相互咬合的咬齿。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自动铆接系统,包括第一气缸、受动盘、由动力装置带动的主动盘,所述受动盘由所述主动盘带动,所述第一气缸的第一连杆前端设有压头,当所述受动盘转动时,所述受动盘上的若干限位孔可分别与所述压头配合,还包括分别配合所述限位孔进料的振动盘,主控模块通过执行模块控制所述第一气缸、所述动力装置。本专利技术可以很方便地采用铆钉铆住连接片,同时,本专利技术还可实现连续操作。文档编号B21J15/10GK102350478SQ201110279099公开日2012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0日专利技术者周德忠, 张立群, 王泉福, 马国章 申请人:芜湖精锋园林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铆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气缸、受动盘、由动力装置带动的主动盘,所述受动盘由所述主动盘带动,所述第一气缸的第一连杆前端设有压头,当所述受动盘转动时,所述受动盘上的若干限位孔可分别与所述压头配合,还包括分别配合所述限位孔进料的振动盘,主控模块通过执行模块控制所述第一气缸、所述动力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国章王泉福周德忠张立群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精锋园林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