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剪切梁称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10185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称重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剪切梁称重装置,它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双剪切梁称重装置称重精度不高,体积过大,加工制作难的技术难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外形小,称重精度高的双剪切梁称重装置,包括底座、弹性体、承压装置和电缆线,弹性体的两侧面贴附有应变片,所述的电缆线的一端与弹性体连接,所述的弹性体的两端通过螺栓与底座连接,弹性体中间处与底座之间存有空隙,所述的承压装置包括承压件、连接杆、承载轴和横杆,所述的连接杆与承压件的两端连接,承载轴两端与连接杆的上端连接,承载轴与弹性体上端中间处搭接,所述的横杆两端位于空隙的两侧,所述的横杆两端通过螺栓和弹性垫圈与连接杆下端连接。(*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称重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剪切梁称重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双剪切梁称重装置适用于电子汽车衡、汽检线、轨道衡等各类电子称重设备,而现有双剪切梁称重装置大多采用的是双端固支梁结构,由于这种结构要求装置中的双剪切梁称重传感器的边界刚度大,因此使得传感器结构复杂,称重精度不高,体型也随之增大,进而使安装不方便,不符合现在对称重设备的小型化和集成化的要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1196586Y,公告日为2009年2月18日的技术名称为双剪切梁式称重传感器, 包括有底座、连接于底座上的弹性体、贴附在弹性体上的应变片、位于弹性体上端的钢球和防止在钢球上的承压头,其特征是,所述弹性体通过防止在所述底座上的两根圆柱作为支撑,弹性体通过螺栓及弹性垫圈与底座连接,所述圆柱的轴线与弹性体得宽度平行,由于采用了双端筒的支撑结构,降低了传感器的高度,使其具有抗冲击的能力,但是称重传感器的称重精度依然不够精确,且增加了圆柱作为支撑,增加了制作难度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双剪切梁称重装置称重精度不高,体积过大,加工制作难的技术难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外形小,称重精度高的双剪切梁称重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双剪切梁称重装置,包括底座、弹性体、承压装置和电缆线,弹性体的两侧面贴附有应变片,所述的电缆线的一端与弹性体连接,所述的弹性体的两端通过螺栓与底座连接,弹性体中间处与底座之间存有空隙,所述的承压装置包括承压件、连接杆、承载轴和横杆,所述的连接杆与承压件的两端连接,连接杆与承压件垂直,承载轴两端与连接杆的上端连接,承载轴与弹性体上端面中间处搭接,所述的横杆两端位于空隙的两侧,所述的横杆两端通过螺栓和弹性垫圈与连接杆下端连接。通过横杆和承压轴夹紧弹性体,进而增加承压装置和弹性体之间的接触压强,并且避免承压装置因为受力不均而出现晃动现象,使承压装置承压的力更有效率的传递给弹性体,提高称重的精确度,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双剪切梁结构,使称重设备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外形变小,更加适合小型化的集成化地现实要求。作为优选,所述的弹性体呈长方体状,所述的弹性体上端面中间处设有缺口,所述的缺口呈 铃状,所述的承载轴下端面中间处与缺口相配合。增加承载轴和弹性体的接触面积,提高压强,使压力更多的传递给应变片,提高称重精度。作为优选,所述的应变片有两个,所述的应变片位于缺口的两侧。缺口作为承载轴的受力处,应变片靠近缺口可以使压力更加直接的传递给应变片,提高称重精度。作为优选,所述的底座包括有上底座和下底座,所述的上底座与下底座固定连接, 上底座呈凹字形,弹性体通过螺栓和弹性垫圈与上底座的两侧凸起连接。使上底座和弹性体之间的空隙自然形成,无需特别加工制作,降低制作成本。作为优选,所述的弹性体下端面中间处设有凸台,所述的凸台位于空隙处。在称重设备过载时起到过载保护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的电缆线通过防水接头与弹性体连接。通过防水接头起到防水、防油的作用。因此,本技术的一种双剪切梁称重装置具备下述有益效果,1、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外形变小,更加适合小型化和集成化的现实要求,2、通过横杆和承压轴夹紧弹性体, 进而增加承压装置和弹性体之间的接触压强,并且避免了承压装置因为受力不均而出现晃动现象,使承压装置承压的力更有效率的传递给弹性体,提高称重的精确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一种俯视图,图3为图1承压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弹性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1-下底座,2-上底座,3-弹性体,4-应变片,5-螺栓孔,6-防水接头,7-电缆线, 8-承压件,9-连接杆,10-承载轴,11-横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双剪切梁称重装置,包括底座、弹性体3、承压装置和电缆线7,底座包括有一体制作的上底座2和下底座1,上底座2呈凹字形,上底座2两端凸起的中间处开有螺栓孔5,同时在弹性体3的两端中间处也同样开有螺栓孔5,通过内六角螺栓将弹性体3和上底座2固定连接在一起,而在内六角螺栓和弹性体3之间安装有弹性垫圈,弹性体3呈长方体状,使弹性体3的中间处和上底座2之间自然形成了空隙,在弹性体3的下端面中间处一体制作有凸台,凸台位于空隙内,起到过载保护的作用。承压装置包括承压件8、连接杆9、承载轴10和横杆11 (如图3所述),承压件8的两端中间处均一体制作有连接杆9,连接杆9与承压件8垂直,连接杆9上端尺寸大于下端尺寸,承载轴10的两端穿接于连接杆9的上端,在弹性体3的上端面中间处开有缺口,缺口呈哑铃状(如图4所示),承载轴10的下端面中间处与缺口相配合,进而承载轴10与弹性体3搭接,横杆11的两端位于空隙的两侧,同时横杆11的两端通过外六角螺栓和弹性垫圈与连接杆9的下端固定连接,通过横杆11和承压轴夹紧弹性体3,进而增加承压装置和弹性体3之间的接触压强, 并且避免了承压装置因为受力不均而出现晃动现象,使承压装置承压的力更有效率的传递给弹性体3,提高称重的精确度。在弹性体3的两侧面均贴附有两个应变片4,并且应变片4 位于缺口的两侧,而缺口作为承载轴10的受力处,应变片4靠近缺口可以使压力更加直接的传递给应变片4,提高称重精度。在弹性体3的一侧通过防水接头6连接有电缆线7,起到防水的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双剪切梁称重装置,包括底座、弹性体(3)、承压装置和电缆线(7),弹性体(3) 的两侧面贴附有应变片(4),所述的电缆线(7)的一端与弹性体(3)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的弹性体(3)的两端通过螺栓与底座连接,弹性体(3)中间处与底座之间存有空隙,所述的承压装置包括承压件(8)、连接杆(9)、承载轴(10)和横杆(11),所述的连接杆(9)与承压件 (8)的两端连接,连接杆(9)与承压件(8)垂直,承载轴(10)两端与连接杆(9)的上端连接, 承载轴(10)与弹性体(3)上端面中间处搭接,所述的横杆(11)两端位于空隙的两侧,所述的横杆(11)两端通过螺栓和弹性垫圈与连接杆(9)下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剪切梁称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弹性体(3)呈长方体状,所述的弹性体(3)上端面中间处设有缺口,所述的缺口呈 铃状,所述的承载轴(10) 下端面中间处与缺口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剪切梁称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应变片(4)有两个,所述的应变片(4)位于缺口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双剪切梁称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底座包括有上底座(2 )和下底座(1),所述的上底座(2 )与下底座(1)固定连接,上底座(2 )呈凹字形,弹性体(3)通过螺栓和弹性垫圈与上底座(2)的两侧凸起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双剪切梁称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弹性体 (3)下端面中间处设有凸台,所述的凸台位于空隙处。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双剪切梁称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电缆线 (7)通过防水接头(6)与弹性体(3)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称重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剪切梁称重装置,它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双剪切梁称重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剪切梁称重装置,包括底座、弹性体(3)、承压装置和电缆线(7),弹性体(3)的两侧面贴附有应变片(4),所述的电缆线(7)的一端与弹性体(3)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的弹性体(3)的两端通过螺栓与底座连接,弹性体(3)中间处与底座之间存有空隙,所述的承压装置包括承压件(8)、连接杆(9)、承载轴(10)和横杆(11),所述的连接杆(9)与承压件(8)的两端连接,连接杆(9)与承压件(8)垂直,承载轴(10)两端与连接杆(9)的上端连接,承载轴(10)与弹性体(3)上端面中间处搭接,所述的横杆(11)两端位于空隙的两侧,所述的横杆(11)两端通过螺栓和弹性垫圈与连接杆(9)下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金芝郭俊辉刘金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金旭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