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爱民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多种电梯的自控制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779217 阅读:3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8 2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多种电梯的自控制缓冲装置,缓冲装置包括顶压装置和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固定安装在顶压装置下方,且与外箱体侧面内壁连接,起到缓冲支撑作用;还包括减缓冲装置,所述减缓冲装置包括电磁绕组、旋转杆、旋转轴和受压解锁装置;受压解锁装置包括受压反馈装置和/或解锁装置,解锁装置包括弧形解锁板和弧形解锁槽,所述弧形解锁槽设置在弧形解锁板上,所述弧形解锁板一端固定在电梯轿厢底部侧边上,设置有弧形解锁槽的一端固定电梯轿厢底部的旋转杆杆头,所述弧形解锁槽的槽具有大小两槽结构,大槽位于小槽的前方,旋转杆杆头安装在弧形解锁槽的小槽内,实现固定,受力时,旋转杆杆头移动到弧形解锁槽的大槽中实现解锁。

Self controlled buffering device suitable for various elevators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self control buffer device is applicable to a variety of elevator, cushioning device comprises a pressing device and a supporting device; the supporting device is fixed on the top pressure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side of the box,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buffer supporting role; also includes reducing buffer, the buffer device comprises a reduction electromagnetic winding, a rotary rod, the rotating shaft and press unlocking device; compression unlocking device including pressure feedback device and / or unlocking device, unlocking device comprises an arc-shaped plate and an arc-shaped groove to unlock unlock, the arc-shaped groove is arranged in the lock unlock solution plate arc, one end of the arc-shaped unlocking plate is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elevator car side on the rotating rod head is provided with an arc groove at one end fixed to unlock the elevator at the bottom, with the arc groove structure size two unlock slot trough, located in a small groove in front, The rotating rod head is arranged in the small slot of the arc unlocking groove to realize the fixation. When the force is applied, the rotating rod head is moved into the big groove of the arc unlocking groove to realize unlock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多种电梯的自控制缓冲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安全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多种电梯的自控制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全国各地正在服役使用或即将投入使用的电梯,却普遍缺乏安全保护装置。对于电梯的安全问题,厂家大多是从控制电梯坠落的角度进行技术改进加以防范,而缺少电梯发生坠落时供乘客自救。现有技术中也有部分对电梯进行改进,例如公告号为CN202912521U(2013-05-01)公开的一种安全电梯,在电梯内的顶部设计有若干排单杠。当电梯发生故障的时候,电梯里的人们可以抓住单杠,使脚部轻轻的离开电梯的地面,迅速下降的电梯在接近地面的时候放开单杠,从而可以减少电梯下降对人的冲击力。虽然这种设计简单,但是电梯轿厢内的乘客实际是没办法估计电梯轿厢快接近地面的时间点的,而且估计不准确,当脚离开地面,手臂会骨折,并没有很好的解决安全问题。再例如CN204980757U公开了一种客用电梯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由多个缓冲器组成,缓冲器均匀分布于轿箱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器由弹性保护板、弹性缓冲块、金属缓冲弹簧组成,所述金属缓冲弹簧套装于弹性缓冲块外,所述金属缓冲弹簧和弹性缓冲块的顶端分别与弹性保护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缓冲块内设有连接体,所述连接体顶端呈向上突起的圆弧形,所述连接体下端延出弹性缓冲块外。该技术方案中虽然采用弹性缓冲块和金属缓冲弹簧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了缓冲器的缓冲效果,但是仅仅使用缓冲块和缓冲弹簧,缓冲能力还是比较有限,如何增加缓冲装置的缓冲距离以及尽可能采用多层次缓冲,来大大提高电梯意外坠落时的人身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梯缓冲效果弱,缓冲能力有限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自控制缓冲装置。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梯自控制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安装于电梯的轿厢底部和电梯外箱体的底部之间;其创新点在于:所述缓冲装置包括顶压装置和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固定安装在顶压装置下方,且与外箱体侧面内壁连接,起到缓冲支撑作用;所述顶压装置受到失重压力时与轿厢底部接触;所述顶压装置包括顶压柱和缠绕弹簧,所述缠绕弹簧螺旋缠绕于顶压柱上,且缠绕弹簧与顶压柱宽度方向上留有一段间隙,所述缠绕弹簧的高度小于顶压柱的高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顶压装置包括四组顶压柱和四组缠绕弹簧,每组所述顶压柱上均螺旋缠绕有缠绕弹簧;所述四组顶压柱均匀固定在支撑装置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和缓冲板,该支撑板上表面固定有一缓冲板,缓冲板上固定顶压装置;所述支撑板横向两端与电梯外箱体内壁接触的侧面设置有摩擦棱。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摩擦棱为三角棱型摩擦棱,设置有凸凹区,所述相邻的摩擦棱凸凹区顶部与底部之间设置有磁石。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摩擦棱对应的电梯外箱体内壁上设置有与之契合固定的副摩擦棱,所述副摩擦棱的三角棱型凹凸区与摩擦棱的三角棱型凸凹区对应;所述相邻的凹凸区顶部与底部之间设置有副磁石。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梯的轿厢外侧底端还设置有减缓冲装置和减缓冲装置安装槽,所述减缓冲装置安装在减缓冲装置安装槽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减缓冲装置包括电磁绕组、旋转杆、旋转轴和受压解锁装置;所述旋转轴包括两个,分别安装在轿厢两侧,所述两个旋转轴之间安装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上安装电磁绕组,受压解锁装置安装于旋转轴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受压解锁装置包括受压反馈装置和/或解锁装置,受压反馈装置择其一安装在旋转轴两侧中拥有所需电流方向的一侧受压解锁装置中,保证某一处方向上具有一股电流,获得所需作用力;所述解锁装置安装在旋转轴内,与旋转杆的安装位置相垂直并与其固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受压反馈装置包括供电模块、检测电路板、导线、下降速度检测传感器;所述下降速度检测传感器工作时检测电梯轿厢下降速度;所述供电模块安装在检测电路板的线路中,通过导线为电磁绕组提供电源;所述下降速度检测传感器检测下降速率并将相关信息发送给供电模块中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供电模块供电。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解锁装置包括弧形解锁板和弧形解锁槽,所述弧形解锁槽设置在弧形解锁板上,所述弧形解锁板一端固定在电梯轿厢底部侧边上,设置有弧形解锁槽的一端固定电梯轿厢底部的旋转杆杆头,且旋转杆(52)杆头安装在弧形解锁槽内,实现固定或解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电梯自控制缓冲装置,能够感应电梯是否发生坠落情况,然后自身控制启动缓冲装置,精确度高,智能化程度高,进一步的提高了轿厢坠落时乘客的存活率,大大增强了电梯意外坠落时的人身安全性。(2)本专利技术的电梯自控制缓冲装置,利用顶压柱的高度进行支撑轿厢的一部分下降作用力之外,通过挤压顶压柱产生的弹性作用力使之受力变形膨胀,其次,通过缠绕弹簧与顶压柱宽度方向上留有一段间隙来承载受力变形膨胀之后的顶压柱,使得顶压柱与缠绕弹簧之间的相互结合更加紧密,释放的一部分下降压力也能够有效起到缓冲作用,加之缓冲弹簧本身的缓冲作用,使得本专利技术的缓冲装置增加轿厢下降时的缓冲距离。(3)本专利技术的电梯自控制缓冲装置,相邻的摩擦棱凸凹区顶部与底部之间设置有磁石,所述相邻的副摩擦棱三角棱型的凹凸区顶部与底部之间设置有副磁石,在摩擦棱凸凹区与副摩擦棱凹凸区彼此嵌合的同时,增加磁石和副磁石的设置,形成的磁吸效应能够更好的增加摩擦棱与副摩擦棱之间的摩擦效应,争取了较大的缓冲时间和有效延长了缓冲距离,对电梯缓冲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梯自控制缓冲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电梯自控制缓冲装置支撑装置和顶压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1的A处未设置磁石的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1的A处设置磁石的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减缓冲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受压反馈装置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解锁装置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解锁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披露了一种电梯自控制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安装于电梯的轿厢1底部和电梯外箱体2的底部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专利技术点,在本专利技术的此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所述缓冲装置包括顶压装置3和支撑装置4;所述支撑装置4固定安装在顶压装置3下方,且与外箱体2侧面内壁连接,起到缓冲支撑作用;所述顶压装置3受到失重压力时可与轿厢1底部接触;如图2所述:所述顶压装置3包括顶压柱31和缠绕弹簧32,所述缠绕弹簧32螺旋缠绕于顶压柱31上,且缠绕弹簧32与顶压柱31宽度方向上留有一段间隙,所述缠绕弹簧32的高度小于顶压柱31的高度。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安装顶压装置3和支撑装置4,就能明显的起到缓冲的作用,例如通过在顶压柱31上设置有缠绕弹簧32螺旋缠绕,重点之一是,设置缠绕弹簧32的高度小于顶压柱31的高度,顶压柱31为硬性缓冲,缠绕弹簧32为软性缓冲弹簧,两者首次结合后,利用顶压柱31的高度进行支撑轿厢1的一部分下降作用力之外,通过挤压顶压柱31产生的弹性作用力使之受力变形膨胀,其次,通过缠绕弹簧32与顶压柱31宽度方向上留有一段间隙来承载受力变形膨胀之后的顶压柱31,使得顶压柱31与缠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适用于多种电梯的自控制缓冲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多种电梯的自控制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安装于电梯的轿厢(1)底部和电梯外箱体(2)的底部之间;所述缓冲装置包括顶压装置(3)和支撑装置(4);所述支撑装置(4)固定安装在顶压装置(3)下方,且与外箱体(2)侧面内壁连接,起到缓冲支撑作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缓冲装置,所述减缓冲装置包括电磁绕组(51)、旋转杆(52)、旋转轴(53)和受压解锁装置(54);所述旋转轴(53)包括两个,分别安装在轿厢(1)两侧,所述两个旋转轴(53)之间安装有旋转杆(52),所述旋转杆(52)上安装电磁绕组(51),受压解锁装置(54)安装于旋转轴(53)处;所述受压解锁装置(54)包括受压反馈装置和/或解锁装置,所述解锁装置安装在旋转轴(53)内,与旋转杆(52)的安装位置相垂直并与其固定;所述解锁装置包括弧形解锁板(61)和弧形解锁槽(62),所述弧形解锁槽(62)设置在弧形解锁板(61)上,所述弧形解锁板(61)一端固定在电梯轿厢(1)底部侧边上,设置有弧形解锁槽(62)的一端固定电梯轿厢(1)底部的旋转杆(52)杆头,所述弧形解锁槽(62)的槽具有大小两槽结构,大槽位于小槽的前方,旋转杆(52)杆头安装在弧形解锁槽(62)的小槽内,实现固定,受力时,旋转杆(52)杆头移动到弧形解锁槽(62)的大槽中实现解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多种电梯的自控制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安装于电梯的轿厢(1)底部和电梯外箱体(2)的底部之间;所述缓冲装置包括顶压装置(3)和支撑装置(4);所述支撑装置(4)固定安装在顶压装置(3)下方,且与外箱体(2)侧面内壁连接,起到缓冲支撑作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缓冲装置,所述减缓冲装置包括电磁绕组(51)、旋转杆(52)、旋转轴(53)和受压解锁装置(54);所述旋转轴(53)包括两个,分别安装在轿厢(1)两侧,所述两个旋转轴(53)之间安装有旋转杆(52),所述旋转杆(52)上安装电磁绕组(51),受压解锁装置(54)安装于旋转轴(53)处;所述受压解锁装置(54)包括受压反馈装置和/或解锁装置,所述解锁装置安装在旋转轴(53)内,与旋转杆(52)的安装位置相垂直并与其固定;所述解锁装置包括弧形解锁板(61)和弧形解锁槽(62),所述弧形解锁槽(62)设置在弧形解锁板(61)上,所述弧形解锁板(61)一端固定在电梯轿厢(1)底部侧边上,设置有弧形解锁槽(62)的一端固定电梯轿厢(1)底部的旋转杆(52)杆头,所述弧形解锁槽(62)的槽具有大小两槽结构,大槽位于小槽的前方,旋转杆(52)杆头安装在弧形解锁槽(62)的小槽内,实现固定,受力时,旋转杆(52)杆头移动到弧形解锁槽(62)的大槽中实现解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多种电梯的自控制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压装置(3)受到失重压力时与轿厢(1)底部接触;所述顶压装置包括顶压柱(31)和缠绕弹簧(32),所述缠绕弹簧(32)螺旋缠绕于顶压柱(31)上,且缠绕弹簧(32)与顶压柱(31)宽度方向上留有一段间隙,所述缠绕弹簧(32)的高度小于顶压柱(31)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多种电梯的自控制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压装置(3)包括四组顶压柱(31)和四组缠绕弹簧(32),每组所述顶压柱(31)上均螺旋缠绕有缠绕弹簧(32);所述四组顶压柱(31)均匀固定在支撑装置(4)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多种电梯的自控制缓冲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爱民
申请(专利权)人:朱爱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