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多层柔性电路板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109840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造多层柔性电路板的方法。所述制造多层柔性电路板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在同一平面上一体地形成相对于基准线按照对称的形状划分的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和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以提供原始板;通过相对于该基准线折叠所述原始板来将所述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附接到所述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以及将所述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电连接到所述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由此制造的多层电路板以及具有该电路板的便携式终端。
技术介绍
柔性印刷电路板是在绝缘膜上粘附铜的板(在这方面,也称为柔性覆铜板 (FCCL)),其中精细的图案可以容易地形成,并具有高的柔性,从而继续增加在电子产品、测量仪器、汽车、飞行器等方面的应用。具体地说,在任何方向上自由地可变形的柔性印刷电路板已被主要用作连接装置,以在折叠型便携式终端中在重复的敞开(opening)和闭合(closing)操作期间不阻碍主机身与显示单元之间的电连接。为了增加连接到该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对象的数量或者增加电路的集成度,可以按照具有多个层的形式来形成柔性印刷电路板。被制造为具有四层以上的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生产成本趋向于比仅被制造为具有两层的板的生产成本增加很多,并且被制造为具有四层以上的柔性印刷电路板还具有增加了其长度与厚度之比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致力于解决上述问题,并且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是提供能够降低生产成本的。为了解决上述目的,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在同一平面上一体地形成相对于基准线按照对称形状划分的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和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以提供原始板;通过相对于基准线折叠原始板来将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附接到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以及将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电连接到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所述形成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和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的步骤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形成绝缘层;在该绝缘层的第一表面上形成第一电路图案层;以及在该绝缘层的第二表面上形成第二电路图案层。所述将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附接到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的步骤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在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与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之间涂敷粘合层。该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在将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电连接到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以后,将连接器附接到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和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的至少一个端部。所述形成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和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的步骤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将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与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附接的工艺期间分别形成导电通孔(via hole)或贯通孔(through hole),以彼此面对。该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在将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电连接到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以后,将外部绝缘层附接到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外表面和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外表面。所述形成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和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的步骤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一个原始板上形成多个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以及相对于基准线与所述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中的每一个相对应的多个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根据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该方法包括制备第一辊, 该第一辊顺序地形成有多个第一单元柔性印刷电路板,其中在所述第一单元柔性印刷电路板的一个表面上形成第一电路图案并在所述第一单元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另一表面上形成第二电路图案;制备第二辊,该第二辊顺序地形成有多个第二单元柔性印刷电路板,所述多个第二单元柔性印刷电路板被形成为与所述多个第一单元柔性印刷电路板对称的形状,其中在所述第二单元柔性印刷电路板的一个表面上形成第三电路图案并在所述第二单元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另一表面上形成第四电路图案;以及可旋转地供应第一辊和第二辊,以附接将要彼此匹配的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和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根据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柔性电路板,该多层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其中在该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的一个表面上形成第一电路图案并在该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另一表面上形成第二电路图案;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其层叠在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上,其中在该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的一个表面上形成第三电路图案并在该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另一表面上形成第四电路图案;以及折叠部,其形成在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和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经层叠的主体的任一端部,以按照折叠的形状连接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与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根据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终端,该便携式终端包括第一机身;第二机身, 其被配置为相对于第一机身运动,以可折叠地连接到该第一机身;以及柔性印刷电路板,其被配置为电连接第一机身与第二机身,其中该柔性印刷电路板可以包括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其中在该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的一个表面上形成第一电路图案并在该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另一表面上形成第二电路图案;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其层叠在所述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上,其中在该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的一个表面上形成第三电路图案并在该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另一表面上形成第四电路图案;以及折叠部,其形成在所述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和所述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经层叠的主体的任一端部,以按照折叠的形状连接所述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与所述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附图说明附图被包括进来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被并入本说明书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例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与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图1是例示作为示例的可以应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多层柔性电路板的折叠型便携式终端的立体图;图2是例示在图1的便携式终端中设置的多层柔性电路板的平面图;图3是例示图2的多层柔性电路板的立体图4是例示图3的多层柔性电路板的端部的侧面图;图5是例示提供用来制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多层柔性电路板的多层柔性电路板的原始板的立体图;图6是例示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和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上的电路图案的示例的平面图;图7是例示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和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被折叠以彼此附接的概念图;图8是例示连接器粘合(adhere)到其中已经完成附接的柔性印刷电路板的概念图;图9是例示作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示例在一个原始板上形成多个多层柔性电路板的立体图;图10是例示作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示例的制造能够连续生产的多层柔性电路板的方法的概念图;以及图11是例示作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示例的在柔性印刷电路板上安装电子元件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将参照附图来详细地描述制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多层柔性电路板的方法、由此制造的多层柔性电路板、以及具有该多层柔性电路板的便携式终端。下面的描述中所使用的针对组件的后缀“模块”和“单元或部分”仅为了便于准备本说明书而提供,因而它们没有被赋予特定的含义或功能。图1是例示作为示例的可以应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多层柔性电路板的折叠型便携式终端的立体图,并且图2是例示在图1的便携式终端中设置的多层柔性电路板的平面图。参照图1,便携式终端10可以包括可折叠地彼此连接的第一机身11和第二机身 12。但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多层柔性电路板可以应用于诸如滑盖型或直板型(未在图1中示出)的任何类型的移动终端,并且可以应用于各种电子装置。两个机身彼此完全交叠的结构可以被称为闭合的结构,并且其中通过相对于第一机身11旋转第二机身12以暴露第一机身11和第二机身12的内表面的结构可以被称为敞开的结构。便携式终端10与位置与该便携式终端10分开的另一终端以及基站或中继站一起形成无线网络。用户可以通过便携式终端10与另一终端执行语音/视频或文本通信或者可以按照无线方式执行互联网功能。而且,便携式终端10具有能够按照无线方式接收无线电广播或电视(TV)广播的装置,因而用户可以在他或她所在的任何地方欣赏广播。音频输出单元15、视频输入单元17和显示器14被设置在第二机身12的内表面处。可以按照相机模块的形式来实现视频输入单元17,以拍摄用户的图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造多层柔性电路板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同一平面上一体地形成相对于基准线按照对称形状划分的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和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以提供原始板;通过相对于所述基准线折叠所述原始板来将所述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附接到所述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以及将所述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电连接到所述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江熙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