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09284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体加热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液液热交换装置、汽液热交换装置和煎锅加热装置;其中所述液液热交换装置是液液热交换器,所述汽液热交换装置为汽液热交换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通过液液热交换装置,能提高冷液体的温度,降低刚出锅熟液体的温度,有效防止能量的浪费;采用汽液热交换装置,使蒸汽瞬间将经过冷热交换的液体提高到一个较理想的温度再进入煎锅,可有效缩短加热时间,节约能源;煎锅内分布上、中、下三层加热器,可有效提高加热效率,防止受热不均匀,节约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体的加热系统,具体说是一种液体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食醋作为调味品被人们广泛使用,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人们对于食醋的保健功效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现代研究表明,除醋酸外,固态发酵的食醋中含有多种有机酸,且多为不挥发酸,它们具有多种保健功效。此外食醋中还检出多种保健因子,如川芎嗪、多酚、黄酮等,它们对于人体的保健具有重要意义。在食醋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其加热至沸腾,并保持沸腾状态30分钟以上,以灭菌,还能增加其风味,使食醋更加柔和。传统的煎醋系统多为将冷醋直接加热,一方面加热时间长,能量利用率不高;另一方面醋在接近沸腾时会产生剧烈振动,长期使用会造成煎醋设备的损坏。另外,煎好的热醋打入储存罐中后多是自然冷却,造成了大量热量的浪费。综上,传统煎醋系统结构单一,对能源的利用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能缩短加热时间、节约能源的液体加热装置。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液体加热装置, 包括依次连接的液液热交换装置、汽液热交换装置和煎锅加热装置。所述液液热交换装置是液液热交换器,所述液液热交换器包括第一外壁和第一内管,在第一外壁和第一内管之间形成第一空腔;在所述第一外壁上设有与第一内管相通的被加热液体进口和被加热液体出口、与第一空腔相通的高温液体进口和高温液体出口。所述汽液热交换装置为汽液热交换器,所述汽液热交换器包括第二外壁和第二内管,在第二外壁和第二内管之间形成第二空腔;在第二外壁上设有与第二内管相通的第一蒸汽进口和第一冷凝水出口、以及与第二空腔相通的进液体口和出液体口。所述煎锅加热装置包括罐体,在罐体内腔的上、中、下层分别设有加热管,在每层加热管上设有蒸汽进口和冷凝水出口。作为本专利技术中煎锅加热装置结构的进一步改进,位于上层和中层的加热管均为立式加热管,位于下层的加热管为盘管。在所述罐体的顶部还设有进料口。 在所述罐体的顶部还设有循环加糖口。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通过液液热交换装置,能提高冷液体的温度,降低刚出锅熟液体的温度,有效防止能量的浪费;2)采用汽液热交换装置,使蒸汽瞬间将经过冷热交换的液体提高到一个较理想的温度再进入煎锅,可有效缩短加热时间,节约能源;3)煎锅内分布上、中、下三层加热器,可有效提高加热效率,防止受热不均勻, 节约能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液液热交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汽液热交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煎锅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液体加热装置,包括液液热交换装置1、汽液热交换装置 2和煎锅加热装置3 ;其中液液热交换装置1为液液热交换器,液液热交换器包括第一外壁 11和第一内管12,第一内管12呈盘旋状,在第一外壁11和第一内管12之间形成第一空腔 13 ;在第一外壁上设有与第一内管12相通的被加热液体进口 14和被加热液体出口 15、与第一空腔13相通的高温液体进口 16和高温液体出口 17,被加热液体从被加热液体进口 14 进入第一空腔13中,然后从被加热液体出口 15流出;高温液体从高温液体进口 16进入第一内管12,然后从高温液体出口 17流出;汽液热交换装置2为汽液热交换器,汽液热交换器包括第二外壁21和第二内管22,在第二外壁21和第二内管22之间形成第二空腔23 ;在第二外壁21上设有第一蒸汽进口对、第一冷凝水出口 25、进液体口沈和出液体口 27,第一蒸汽进口 M和第一冷凝水出口 25均与第二内管22相通,进液体口沈和出液体口 27均与第二空腔23相通;煎锅加热装置3包括罐体31,在罐体31内腔中设有上层加热管34、中层加热管35和下层加热管36,在上层加热管34上设有蒸汽进口 341和冷凝水出口 342,在中层加热管35上设有蒸汽进口 351和冷凝水出口 352,在下层加热管36上设有蒸汽进口 361 和冷凝水出口 362 ;上层加热管34和中层加热管35均为立式加热管,下层加热管36为盘管;在罐体31的顶部还设有进料口 32和循环加糖口 33,在罐体3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 37和排污口 38 ;被加热液体出口 15与进液体口沈通过管道相连,高温液体出口 17通过管道直接与储存罐相连,出液体口 27与进料口 32通过管道相连。液液热交换装置1的工作原理冷液体经过第一空腔13,热液体经过第一内管12, 第一内管12呈盘旋状,这样可以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便于充分接触,热量的充分的交换。 避免热液体热量的浪费,节约了能源;其中冷液体即为被加热液体,热液体即为高温液体。汽液热交换装置2的工作原理与液液热交换装置1类似,是一个液体的预加热系统,蒸汽经过第二内管22,从液液热交换装置1得到液体经过第二空腔23,根据季节的不同,可将从液液热交换装置1得到液体加热到70—90°C,此装置的主要作用是进一步提升液体的温度,减少下一环节加热液体过程中因蒸汽加热而引起的剧烈振动。煎锅加热装置3的工作原理将罐体31内腔的上中下三层分别设置有独立的加热装置,将经过汽液热交换装置2得到的液体输送至罐体31内,通过三个加热装置加热,最终完成加热液体工序。煎锅加热装置3可以有效的提高加热效率,提升能源利用率,并且加热不留死角,避免了加热不均而造成煎液体的不完全。本专利技术液体加热装置可以用来作为煎醋设备,此时的液体即为醋,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在液液热交换装置1中进行冷热醋的热交换,即冷醋经过第一空腔13,热醋经过第一内管12,这样就可以实现热量充分的交换,避免热醋热量的浪费,从而能节约能源;其中冷醋即为被加热醋,热醋即为高温醋。然后在汽液热交换装置2中对被加热醋进行预加热系统,蒸汽经过第二内管22, 从液液热交换装置1得到醋经过第二空腔23,根据季节的不同,可将从液液热交换装置1得到醋加热到70—90°C,这样就能进一步提升醋的温度,减少下一环节煎醋过程中因蒸汽加热而引起的剧烈振动。最后在煎锅加热装置3中对被加热醋进行加热,具体如下将经过汽液热交换装置2得到的醋输送至罐体31内,通过三个加热装置加热,最终完成加热醋工序。煎锅加热装置3可以有效的提高加热效率,提升能源利用率,并且加热不留死角,避免了加热不均而造成煎醋的不完全。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液液热交换装置(1)、汽液热交换装置(2)和煎锅加热装置(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液热交换装置(1)是液液热交换器,所述液液热交换器包括第一外壁(11)和第一内管(12 ),在第一外壁(11)和第一内管(12)之间形成第一空腔(13);在所述第一外壁(11)上设有与第一内管(12)相通的被加热液体进口(14)和被加热液体出口(15)、与第一空腔(13)相通的高温液体进口(16)和高温液体出口(1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液热交换装置(2)为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液液热交换装置(1)、汽液热交换装置(2)和煎锅加热装置(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康习双庆唐国爱李国权朱胜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恒顺醋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