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循环阶段连续逆流提取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9713 阅读:3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动态循环阶段连续逆流提取工艺,其特征在于有若干组提取单元,各单元物料中有效成份含量和溶剂中有效成份含量依次为递减,整个提取过程分为和单元数相等的阶段连续进行,每个单元进行各自独立的提取作业,当某一阶段提取过程结束时:1)有效成份被提净的单元:进行排渣和加料作业;2)其它未提净的单元:有效成份被提净单元的下一单元之饱和溶剂排至后道浓缩工序;不饱和溶剂按有效成份含量递减的反方向隔一个的单元进行单元组数减1次的迁移;新鲜溶剂加入到无溶剂的单元;3)前1)、2)步骤完成后各单元重复下一个过程。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最大限度地提取物料中的有效成份,缩短提取时间和降低溶剂用量,经济效益十分明显。(*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动植物中提取有效成份(如药效成份)的工艺,具体是一种动态循环阶段连续逆流提取工艺,可以广泛使用于制药、化工、食品加工等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中药提取工艺,通常采用煎煮、浸渍、热回流等提取方法,大多应用单个提取罐进行提取作业,一般需进行2~3次提取,溶剂用量高达药材重量的10倍以上,提取温度高达溶剂的沸点。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过高的温度会导致淀粉的过分裂解糊化和药材中与溶剂共沸蒸馏成份的损失,增加非有效成份含量,降低产品质量,不适合热敏性有效成份的提取。②单个提取罐进行多次间歇式提取作业和使用大量的溶剂,不仅生产效率低下,而且大大地增加了后续浓缩的能耗,对于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更会大幅度地增加生产成本。③无论是煎煮、浸渍还是热回流提取方法,药材与溶剂保持相对的静止状态,以及药材与溶剂中的有效成份在接近平衡时有效成份的浓度差小,导致提取时间长、有效成份提取率低,浪费宝贵的药材资源,据中国专利93237130.2、98230191.X介绍,即使反复煎煮5~8之多,也只有提取50%的有效成份。为了提高有效成份提取率,往往采用延长提取时间、增加溶剂用量和提高提取温度,但延长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态循环阶段连续逆流提取工艺,其特征在于有若干组提取单元,各单元物料中有效成份含量和溶剂中有效成份含量依次为递减,整个提取过程分为和单元数相等的阶段连续进行,每个单元进行各自独立的提取作业,当某一阶段提取过程结束时: 1)有效成份被提净的单元:进行排渣和加料作业; 2)其它未提净的单元:有效成份被提净单元的下一单元之饱和溶剂排至后道浓缩工序;不饱和溶剂按有效成份含量递减的反方向隔一个的单元进行单元组数减1次的迁移;新鲜溶剂加入到无溶剂的单元; 3)前1)、2)步骤完成后各单元重复下一个过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杰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春江自动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