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阿霉素缓释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086557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阿霉素缓释纳米颗粒,该纳米颗粒按质量百分比包括阿霉素6-16%和黄瓜花叶病毒83-93%,其中所述的阿霉素经黄瓜花叶病毒的衣壳蛋白表面的微孔透过所述衣壳蛋白吸附在黄瓜花叶病毒的RNA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阿霉素缓释纳米颗粒不仅大大延缓了阿霉素的释放速度,而且键接靶向基团叶酸后可进一步提高所述缓释纳米颗粒在肿瘤组织上的富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以所用的非有效成分为特征的医用配制品,具体涉及持续释放型阿霉素药物。
技术介绍
阿霉素是一种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可抑制RNA和DNA的合成,从而阻止肿瘤细胞的生长,抗瘤谱较广,对多种肿瘤均有作用,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对各种生长周期的肿瘤细胞都有杀灭作用。对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乳腺癌、肉瘤、肺癌、膀胱癌等其它各种癌症都有疗效。目前临床给药多为静脉滴注,但阿霉素不能透过血脑屏障,且静注后该药迅速分布全身,有强烈的毒副作用,主要表现在心脏毒性,轻者表现为心律失常,重者出现进行性心肌病变而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致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骨髓抑制;毛发脱落;消化道反应,恶心、食欲减退;药物溢出血管外可引起组织溃疡及坏死。这些毒副作用限制了阿霉素在临床化疗的广泛应用,尽管用药剂量很大,能达到病灶部位发挥疗效的比例却很低。为降低其毒性、提高疗效,阿霉素新剂型的研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公开号CN101234205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靶向功能的高分子阿霉素键合药纳米胶囊”,该纳米胶囊由两种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混合组装而成,其中一种嵌段共聚物的聚乳酸链端接有阿霉素,在纳米胶囊中的摩尔比例为98%-70%;另一种嵌段共聚物的聚乙二醇链端接有乳糖,在纳米胶囊中的摩尔比例为2-30%。上述专利申请所述方案中,连接在聚乳酸链段上的阿霉素处于胶囊内核,受聚乳酸和聚乙二醇的双重保护,具有缓释功能;连接在聚乙二醇链端的乳糖处于胶囊外层,具有靶向功能,使纳米胶囊优先进入携带乳糖受体的细胞。但是,由于所述的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不仅分子量较大而且是一种链状结构,因此绝大部分的链段是,一头缠绕包埋在纳米颗粒的内部,另一头显露在纳米颗粒的表面。那么,当阿霉素显露在纳米颗粒的表面时就失去了缓释作用,当乳糖基团被缠绕包埋在纳米颗粒的内部时就不具有靶向功能。此外,由于聚乳酸的乳酸分子间是由一个分子-OH与另一个分子的-COOH脱水缩合而成的,而这种酯键相连相对于阿霉素与聚乳酸之间的酰胺键连接较脆弱,在生物降解的过程容易出现断链,此时的阿霉素上往往会连着一段聚乳酸而影响药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阿霉素靶向缓释纳米颗粒,该纳米颗粒具有靶向控释效果好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阿霉素缓释纳米颗粒,该纳米颗粒按质量百分比包括阿霉素6-16%和黄瓜花叶病毒83-93%,其中所述的阿霉素经黄瓜花叶病毒的衣壳蛋白表面的微孔透过所述衣壳蛋白吸附在黄瓜花叶病毒的RNA上。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阿霉素缓释纳米颗粒还可以进一步改进成具有靶向功能的缓释纳米颗粒,该改进的缓释纳米颗粒还包括质量百分比为1-2%的靶向基团叶酸,所述的叶酸键接在黄瓜花叶病毒的衣壳蛋白的表面。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阿霉素可以是阿霉素同分异构体或阿霉素衍生物;所述的黄瓜花叶病可采用植物病毒学方法从感染黄瓜花叶病毒的黄瓜叶中提取得到,具体提取方法可参照 Howard Scott 所公开的方法实施(Howard Scott,Purification of Cucumber Mosaic Virus, Virology,1963,20,103-106.)。上述阿霉素缓释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1)按植物病毒学方法从感染黄瓜花叶病毒的黄瓜叶中提取黄瓜花叶病毒,然后将其加入到稳定液中,使黄瓜花叶病毒在稳定液中的重量浓度为0. 5-5mg/mL,得到含黄瓜花叶病毒缓冲液;(2)取阿霉素加水溶解,使阿霉素在水中的重量浓度为0. 10-1. 25mg/mL,得阿霉素溶液;C3)将所制得的含黄瓜花叶病毒缓冲液与阿霉素溶液按1 1的体积比混合, 2-8°C下温浴12-16小时;然后用质量浓度为10% 40%的蔗糖溶液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用长针头吸取载有阿霉素黄瓜花叶病毒区带,最后用稳定液洗涤,离心分离,收集沉淀物,冷冻干燥即得阿霉素缓释纳米颗粒;上述步骤(1)和(3)中所述的稳定液由乙二胺四乙酸与PH6-8的缓冲液组成,且乙二胺四乙酸在稳定液中的重量浓度为1. 5-;3mg/mL。上述具有靶向功能的缓释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I)将叶酸和分别为叶酸5-10倍质量的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及N-羟基琥珀酰亚胺溶于反应溶剂中,并使叶酸在反应溶剂中质量浓度为 0. 5-lmg/mL,室温下反应4小时,得经活化的叶酸溶液;其中,所述的反应溶剂为体积比是稳定液DMSO = 4:1的混合溶液;(II)取上述阿霉素缓释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中所制得的阿霉素缓释纳米颗粒加入稳定液重悬,使载有阿霉素的黄瓜花叶病毒在稳定液中的浓度为0. 5-5mg/mL,加入等体积的步骤⑴所制得的叶酸溶液,2-8°C下温浴反应12-16小时,用质量浓度为10% 40% 的蔗糖溶液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用长针头吸取叶酸修饰的载有阿霉素黄瓜花叶病毒区带, 最后用稳定液洗涤,离心分离,收集沉淀物,冷冻干燥即得具有靶向功能的缓释纳米颗粒;上述步骤(I)和(II)所述的稳定液由乙二胺四乙酸与pH 6-8的缓冲液组成,且乙二胺四乙酸在稳定液中的浓度为1. 5-;3mg/mL。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阿霉素缓释纳米颗粒可按常规的方法制成注射剂和各种口服制剂, 以治疗恶性肿瘤。当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具有靶向功能的缓释纳米颗粒制备成注射剂时,治疗恶性腹水可采用腹腔内注射给药,治疗实体肿瘤可局部注射给药。由于黄瓜花叶病毒的衣壳蛋白为一种具有一定的刚性的自然分子支架,平均粒径 29nm(粒径分布观_30歷),其表面还密布有微孔,因此利用正负电荷的吸引作用,阿霉素很容易透过所述的衣壳蛋白物理吸附或嵌合在黄瓜花叶病毒的RNA上。在所述正负电荷的吸引和衣壳蛋白保护的双重作用下,不仅阿霉素不会在黄瓜花叶病毒的RNA上脱落,而且大大延缓了阿霉素的释放速度。此外,相较与现有技术,不会出现键接药物粘连断链的高分子聚合载体的技术问题,因此可完全保持阿霉素的药理活性不受损。由于叶酸的分子体积小且叶酸受体的亲和力高,而肿瘤组织上叶酸受体密度又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将叶酸键合在所述缓释纳米颗粒表面,赋予了所述缓释纳米颗粒的靶向功能,通过叶酸受体介导的内吞通路,叶酸键合的缓释纳米颗粒内的阿霉素被肿瘤选择性地吸收,显著降低了阿霉素的毒副作用。尤其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黄瓜花叶病毒的衣壳蛋白为一种具有一定的刚性的自然分子支架,且其球状的三维空间结构的表面密布有氨基基团,因此,当叶酸分子的羧基基团被活化后,便很容易密集且均勻地键接于黄瓜花叶病毒的衣壳蛋白的表面,在“集束效应”的作用下,所述缓释纳米颗粒在肿瘤组织上的富集效果得以进一步提高。以下通过释药实验和疗效及毒性对比实验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所述阿霉素缓释纳米颗粒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一、释药实验1、实验药品样品取实施例1所得阿霉素缓释纳米颗粒,加水使阿霉素在水中的浓度为 100μ g/mL0对照品取阿霉素用水稀释成100 μ g/mL。2、实验方法取样品50 μ L置于透析管中;取25mL pH为7. 4的PBS溶液为透析介质,将透析管放入透析介质中,于37°C下以100转/分钟搅拌透析;以1-8小时的时间间隔,每次定时取 200uL透析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阿霉素缓释纳米颗粒,该纳米颗粒按质量百分比包括阿霉素6-16%和黄瓜花叶病毒83-93%,其中所述的阿霉素经黄瓜花叶病毒的衣壳蛋白表面的微孔透过所述衣壳蛋白吸附在黄瓜花叶病毒的RNA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庆冰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