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镗孔专用组合机床,包括底座、滑座、一对滑台、一对进给机构、一对切削机构、夹紧装置,滑座固定在底座上侧,一对滑台对称设置在滑座上方,一对进给机构相对固定在底座两端,所述一对切削机构的刀具相对固定在一对滑台上方,所述夹紧装置固定在滑座中部,位于一对切削机构的刀具之间;进给机构的快速进给电机传动系、工作进给电机传动系分别通过第三减速齿轮组与丝杆螺母副相连,传动螺母固定在滑台下侧,丝杆与传动螺母旋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一次性完成箱体两侧面所有孔的加工,保证各孔的位置度,效率高。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维修费用低。通过过载保护机构可有效地保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受损坏。(*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组合机床,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同时加工箱体相对两侧面上多个孔的专用组合机床,属于金属切削加工
技术介绍
金属切削加工涉及到一面上有多孔的零件时,当孔的直径小时一般采用钻床利用钻模加工;当孔的直径比较大时采用普通镗床进行镗孔,但零件的各孔的位置度要求高时, 普通镗床加工的孔因偏差过大满足不了要求,容易造成加工件报废。也可采用数控机床加工,可以满足要求高的位置度的各孔加工,但是数控机床的加工、维修费用高且数控镗刀价格昂贵,数控机床按孔依次加工,效率并不高。例如,在变速箱箱体两平行平面上加工多个孔,且各孔位置度要求高时,采用数控机床加工时需两次装夹,会产生一定的误差且耗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只需一次装夹加工箱体、且一次加工完箱体所有孔、并保证各孔位置度的专用组合机床。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镗孔专用组合机床,包括底座、滑座、一对滑台、一对进给机构、一对切削机构、夹紧装置,所述滑座固定在底座上侧,所述一对滑台对称设置在滑座上方,与滑台座活动连接;所述一对进给机构端面相对地固定在底座两端,分别与一对滑台一一对应活动连接;所述一对切削机构相对固定在一对滑台上方,所述夹紧装置固定在滑座中部,位于一对切削机构的刀具之间;所述进给机构包括快速进给电机传动系、工作进给电机传动系,所述快速进给电机传动系、工作进给电机传动系分别通过第三减速齿轮组与丝杆螺母副相连, 传动螺母固定在滑台下侧,丝杆与传动螺母旋合,所述丝杆分别通过两端的轴承组支撑在滑座中。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一种镗孔专用组合机床,其中所述快速进给电机传动系、工作进给电机传动系均设置在进给箱体中,所述进给箱体固定在底座上侧;所述快速进给电机传动系包括行星齿轮传动组,所述工作进给电机传动系包括第一减速齿轮组、第二减速齿轮组、蜗轮蜗杆副;所述快速进给电机设置在进给箱体外侧,工作进给电机设置在快速进给电机的相邻侧;行星齿轮传动组包括太阳轮I、行星齿轮I、行星齿轮II、太阳轮II,快速进给电机输出轴通过VI轴与行星齿轮传动组的太阳轮I相连,行星齿轮传动组的太阳轮II与VII轴一端相连,所述VII轴另一端穿过蜗轮蜗杆副,通过第三减速齿轮组与丝杆螺母副相连。前述的一种镗孔专用组合机床,其中所述第一减速齿轮组包括彼此啮合的小齿轮 I、大齿轮II,第二减速齿轮组包括彼此啮合的小齿轮III、大齿轮IV,小齿轮V、大齿轮VI, 第三减速齿轮组包括彼此啮合的小齿轮VII、大齿轮VIII,所述蜗轮蜗杆副包括蜗杆、蜗轮;工作进给电机输出轴与小齿轮I相连,II轴一端与大齿轮II相连,II轴另一端与小齿轮III相连,小齿轮V与大齿轮IV为一体化的双联齿轮,且与III轴连接,所述III轴两端分别通过轴承支撑在进给箱体上;小齿轮V与大齿轮IV啮合,所述大齿轮IV与IV轴一端端头固定连接,所述IV轴与蜗轮蜗杆副的蜗杆滑动连接,IV轴两端分别通过轴承支撑在进给箱体上;蜗杆与蜗轮啮合,蜗轮空套在VII轴上,所述VII轴另一端端头与小齿轮VII固定连接,VII轴两端分别通过轴承支撑在进给箱体中;大齿轮VIII与丝杆一端端头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两端分别通过轴承组支撑在滑座上。前述的一种镗孔专用组合机床,其中所述行星齿轮I、行星齿轮II均为双联齿轮, 所述行星齿轮I、行星齿轮II 一端分别与太阳轮I啮合,行星齿轮I、行星齿轮II另一端分别与太阳轮II啮合;行星齿轮I空套在V轴上,行星齿轮II空套在VI轴上;所述V轴的一端、VI轴的一端分别与蜗轮一侧固定连接,V轴的另一端、VI轴的另一端连接成系杆。前述的一种镗孔专用组合机床,其中所述进给机构还设有过载保护机构,所述过载保护机构设置在进给箱体内,包括杠杆、压簧;所述蜗杆一端设有环形槽,所述杠杆一端卡插在环形槽中;所述杠杆与进给箱体内壁铰接,所述杠杆另一端抵靠在过载开关上,所述压簧设置在杠杆臂和进给箱壁之间。前述的一种镗孔专用组合机床,其中所述切削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多轴传动箱、多把刀具,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多轴传动箱一侧,所述多轴传动箱固定在滑台上方,多把刀具连接在多轴传动箱另一侧上;两相对设置的切削机构的多把刀具端面相对,所述多把刀具位置与被加工箱体各孔位置一致。前述的一种镗孔专用组合机床,其中所述夹紧装置包括数个夹紧气缸、夹紧框架, 所述数个夹紧气缸并列固定在夹紧框架上方,夹紧框架底部固定在滑座上,被加工箱体放在夹紧框架内,夹紧被加工箱体时,所述夹紧气缸的可动端夹紧在被加工箱体上部。本技术可实现一次装夹加工完箱体两侧多个孔、并保证各孔的位置度要求, 加工前只要各刀具的位置满足要求,加工的所有孔的位置度就能保证,效率极高,操作方便。本技术设有过载保护机构,有效的保护零件和刀具不受损坏,且通用性强、操作简单、制造成本低廉、维修费用低。本技术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进给机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进给机构的行星轮系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夹紧装置夹紧变速箱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 图4所示,本技术包括底座30、滑座20、一对滑台10、一对进给机构 40、一对切削机构5、夹紧装置6,底座30固定在地面上,滑座20固定在底座30上侧,一对滑台10对称设置在滑座20上方,与滑座20活动连接。一对进给机构40相对固定在底座 30两端,分别与一对滑台20 —一对应活动连接。一对切削机构5的刀具相对固定在一对滑台20上方,夹紧装置6固定在滑座20中部,位于一对切削机构5的刀具之间。进给机构 40包括快速进给电机传动系、工作进给电机传动系,所述快速进给电机传动系、工作进给电机传动系分别通过第三减速齿轮组49与丝杆螺母副410相连,传动螺母411固定在滑台10 下侧,丝杆412与传动螺母411旋合,丝杆412分别通过两端的轴承组支撑在滑座20中。如图3所示,快速进给电机传动系、工作进给电机传动系均设置在进给箱体420 中,所述进给箱体420固定在底座30上侧;所述快速进给电机传动系包括行星齿轮传动组 43,工作进给电机传动系包括第一减速齿轮组47、第二减速齿轮组48、蜗轮蜗杆副45。快速进给电机42和工作进给电机41均为法兰型电机,快速进给电机42固定在进给箱体420 外侧,工作进给电机41固定在快速进给电机42的相邻侧。行星齿轮传动组43包括太阳轮 1433、行星齿轮1431、行星齿轮11432、太阳轮11434,快速进给电机42输出轴与行星齿轮传动组的太阳轮1433相连,行星齿轮传动组43的太阳轮II434与VII轴403 —端相连,VII轴 403穿过蜗轮蜗杆副45,通过第三减速齿轮组49与丝杆螺母副410相连。行星齿轮1431、 行星齿轮II432均为双联齿轮,行星齿轮1431、行星齿轮II432 —端分别与太阳轮1433啮合,行星齿轮1431、行星齿轮II432另一端分别与太阳轮II434啮合;行星齿轮1431空套在V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镗孔专用组合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滑座、一对滑台、一对进给机构、一对切削机构、夹紧装置,所述滑座固定在底座上侧,所述一对滑台对称设置在滑座上方,与滑台座活动连接;所述一对进给机构端面相对地固定在底座两端,分别与一对滑台一一对应活动连接;所述一对切削机构端面相对地固定在一对滑台上方,所述夹紧装置固定在滑座中部,位于一对切削机构的刀具之间;所述进给机构包括快速进给电机传动系、工作进给电机传动系,所述快速进给电机传动系、工作进给电机传动系分别通过第三减速齿轮组与丝杆螺母副相连,传动螺母固定在滑台下侧,丝杆与传动螺母旋合,所述丝杆分别通过两端的轴承组支撑在滑座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国忠,谢保金,朱旻龙,丁辉,
申请(专利权)人:丹阳市富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