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淡竹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中药淡竹叶为禾本科淡竹叶属植物淡竹叶(Lophatherum gracile Brongn.)的干燥茎叶,别名山鸡米,碎骨子,长竹叶,竹叶麦冬。分布于东亚及东南亚地区,在我国主产于长江以南地区。淡竹叶药用始载于《本草纲目》,1977年以来的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对淡竹叶均有收载。淡竹叶性寒,味甘、淡,具清热、除烦、利尿的功效,民间多用于热病心烦、口渴、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尿路炎症、小便热痛等症的治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1999,366-369)。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淡竹叶具解热、利尿、抗菌、抗肿瘤、抗氧化、抑制丙型肝炎病毒等作用(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1997,2253-2254); 已从淡竹叶中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包括黄酮及其苷类、三萜类、酚酸类等。但是,但却没有淡竹叶抗呼吸道病毒作用及其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的研究报道。呼吸道病毒感染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之一,其中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主要病原体。由于病毒是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淡竹叶提取物,其特征在于:该提取物含有异牡荆素、日本当药黄素、当药黄素、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6-C-α-L-阿拉伯糖苷、荭草苷和牡荆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药兰,叶文才,王英,王国才,张晓琦,范春林,
申请(专利权)人:暨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