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快速组装的应急路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21529 阅读:336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快速组装的应急路面板。该应急路面板包括下面板、格栅、侧板和盖板,下面板上固定有栅格,盖板的上表面有防滑蒙皮。并且该应急路面板中的下面板的侧边上设有搭接板,使得相邻面板之间快速、稳定连接。与其它同类路面板相比,所设计的内部横隔板格栅间距较大,使得路面板本身并不足以承受车辆荷载,但是施工时向格栅里面填充现场的土石并压实,安装上面盖板后,达到土石与横隔板一起承受上面板及行车荷载的目的,便可满足强度要求。这样,就最大程度地节约了材料,降低了运输重量,提高了运输和施工的效率,从而提高了救灾的时效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快速组装的应急路面板,该应急路面板的结构设计使得其能够快速组装,以用于快速抢修地震或其它自然灾害中受到损坏的道路,以确保救灾人员、机器设备和药品物资等快速运输到灾区,及时开展救援工作,保障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可用于修筑沙漠区、浅滩区等地基湿软或承载力不足区域的道路。
技术介绍
震后灾区道路的破坏种类繁多且十分严重,急需对破坏道路进行应急抢修,以提高运输和救灾的效率。传统对道路的养护和维修方法中,需要专门的机具设备和材料,开放交通迟,即使采用预制构件,但构件笨重,运输不方便,大大降低了破坏道路抢通的效率。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快速抢修地震或其它自然灾害中受损道路的应急路面结构,对破坏道路进行应急抢修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快速高效地抢修灾后破坏的道路,基于运输的便利性和施工的快速性,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组装的应急路面板,利用该应急路面板能够快速地对破坏道路进行抢修。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技术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可快速组装的应急路面板,包括下面板、盖板和两个固定于下面板上的侧板, 该两个侧板分别位于下面板的两个相平行的边上,所述的下面板上固定有格栅,该格栅位于两个侧板之间,所述的盖板的上表面有防滑蒙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急路面板还包括 U型搭接板;所述的搭接板包括底板B、两个分别固定于该底板B两端的挡板B和固定于底板B上的格栅B,其中,底板B固定于下面板上且位于下面板上的与侧板所在边相垂直的一边,格栅B和挡板B均与格栅相接,且底板B的下表面与下面板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挡板B的外侧壁表面与侧板的内侧壁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本技术的其他技术特征为所述的应急路面板还包括U型搭接平台,该搭接平台包括底板A和两个分别固定于该底板A两端的挡板A,其中,底板A与下面板的与底板B所在边相平行的一边对接,挡板 A与侧板相对接。所述的挡板A外侧壁上固定有耳片A,耳片A上设有通孔A ;所述侧板的一端的外侧壁上固定有耳片B,该耳片B位于设有挡板B的一端,且该耳片B的一端伸出侧板,同时, 该耳片B上设有通孔B,并且,耳片A的上表面与耳片B的下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或耳片A的下表面与耳片B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的盖板包括盖面板、U型搭接件和两个固定于盖面板下表面上的盖侧板,且该两个盖侧板分别位于面板的两个相平行的边上;所述的搭接件包括顶板和两个固定于顶板下表面上的挡板C,该两个挡板C位于顶板的两端,其中,顶板固定于盖面板上且位于盖面板的与盖侧板所在边相垂直的一边,且顶板的上表面与盖面板的下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挡板C的外侧壁面与盖侧板的内侧壁面位于同一表面。所述的侧板的外侧壁上固定有至少一个提手。所述的下面板、侧板、格栅、底板A、挡板A、底板B、挡板B及格栅B为一体。所述的盖面板、盖侧板、顶板和挡板C为一体。所述的下面板、格栅、侧板、底板A、挡板A、底板B、挡板B、格栅B、盖面板、盖侧板、 顶板和挡板C均采用玻璃纤维环氧树脂材料制成。本技术的可快速组装的应急路面板,与传统的道路维修方法及其它装配式路面结构形式相比,具有施工方便高效、结构强度高、便于运输、开放交通早等优点(1)快速安装,施工便利。该应急路面板是一种装配式路面板,施工时现场组装; 板间联结采用搭接设计且侧板有耳片辅助固定,不仅联结稳定牢固,而且操作十分便利;上盖板采用盒盖式结构,盖边为错台式搭接设计,使得相邻盖板间稳定牢固,即盖即通行;整个施工过程无需螺栓等固定装置,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施工效率,增强了救灾时效性;整个路面板结构体系的设计,都是遵循“快速性”这一主旨展开的。(2)结构轻盈,机动性高。该应急路面板采用轻质高强的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作为制备材料,路面板内部采用格栅结构且格栅板分布间隔大,单位面积板的重量要比同类装配式路面板轻的多,使得在救灾道路破坏的情况下,更方便地大批量运输到施工现场,运输便利,机动性高。(3)适用范围广。该应急路面板由于结构轻盈的特点,不但适用于震后承载力不足的路基或软土地基道路抢修,还适用于滑坡、泥石流等其它地质灾害救援,对于沙漠区、浅滩区和软土区临时道路的修建也有很强的适应性。(4)即铺即用,开放交通早。该应急路面板一旦施工完毕后,便可立即开放交通,不同于传统路面维修方案中需要关闭交通或实行交通管制。(5)拆卸自如,可重复利用。该应急路面板可预制、重复利用,可作为救灾储备物资,待需要时运输至现场铺设即可;土石填充前,已在格栅内壁喷洒了一层润滑油,回收时, 只需揭开上盖板,用机具将其翻转过来,倒出格栅中的土石即可。(6)工艺简单,成本较低。该应急路面板在保证轻质高强的同时,尽可能地选择了价格经济的材料,再加上稀疏的格栅结构设计,最大程度地节约了材料用量;同时,这种路面板采用布纱层压生产工艺,一次成型模型,即可批量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相邻应急路面板板间联结效果示意图;图4为板间耳片联结放大效果图;图5为联结销的主销构造示意图,其中,图(a)为正面图,图(b)为侧视图;图6为联结销副销的平面图及工作图,其中,图(a)平面图,图(b)为侧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以“提高抢修效率”为根本目的,设计了可工厂化预制、可重复利用的快速组装应急路面板结构,从提高应急路面板的运输效率和施工效率两方面着手,重点解决以下技术问题(1)制定合理的抢修方案震后道路的破坏形式错综复杂,破坏程度不一,必须针对具体的破坏形式和程度,制定相应的抢修方案。灾区道路的抢通从大的方面来讲,主要表现在临时路基的填筑和应急路面板的铺设两个方面。对于一般性的路面面层破坏,只需要铺设应急路面板即可通车;对于严重的路基损毁或水毁,需要填筑临时路基,并在填筑的路基上铺设应急路面板。但是,无论是哪种破坏,应急路面板的铺设都是保证道路通行所必不可少的。因此,本技术采用轻质高强材料开发了应急路面板,既适用于一般路面破坏的抢修,也适用于临时路基或软土地基上路面板的铺设。(2)优选合适的应急路面板结构和制备材料为了提高应急路面板运输的效率,应急路面板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同时,应尽可能选用密度小的材料制备,并设计合理的结构形式,使得用材最少,以降低单位路面板的重量。因此,本技术采用轻质高强的玻璃纤维环氧树脂作为制备材料,优选格栅-土石式的结构形式,制备可快速组装的应急路面板,相对于其他结构和材料,在满足整体强度和刚度要求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了路面板单位面积的重量,从而大大提高了运输的效率。(3)优化应急路面板的施工工艺应急路面板的工厂化预制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其施工效率,除此之外,还必须设计合理的施工工艺和工序,使施工操作简单易行、快捷方便,进一步提高灾后道路抢修的效率。参考图1,本技术的可快速组装应急路面板,包括下面板1、两个侧板5、U型搭接板4和盖板22 ;所述的两个侧板5分别固定于下面板1的两个相平行的边上;所述的下面板1上固定有格栅2,该格栅2位于两个侧板5之间;所述的盖板22的上表面有防滑蒙皮21 ;所述的搭接板4包括底板B8、两个分别固定于该底板B8两端的挡板B9和固定于底板B8上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快速组装的应急路面板,包括下面板(1)、盖板(22)和两个固定于下面板(1)上的侧板(5),该两个侧板(5)分别位于下面板(1)的两个相平行的边上,所述的下面板(1)上固定有格栅(2),该格栅(2)位于两个侧板(5)之间,所述的盖板(22)的上表面有防滑蒙皮(2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急路面板还包括搭接板(4),该搭接板(4)包括底板B(8)、两个分别固定于该底板B(8)两端的挡板B(9)和固定于底板B(8)上的格栅B(10),其中,底板B(8)固定于下面板上且位于下面板(1)上的与侧板(5)所在边相垂直的一边,格栅B(10)和挡板B(9)均与格栅(2)相接,且底板B(8)的下表面与下面板(1)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挡板B(9)的外侧壁表面与侧板(5)的内侧壁表面位于同一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栗培龙雷宗建季社鹏王志岗孔慧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黑龙江省大庆市油田宽带] 2015年04月28日 12:34
    了解一下您的产品,有意与您合作,请回复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