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焊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长焊缝焊接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提高焊接生产效率、减少焊接缺陷的产生,长焊缝一般采用焊接机器人、焊接专机等设备,通过自动焊接的方法完成。但是,在一些焊接结构中,如轨道车辆车体底架边梁与地板的搭接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为对称的两道长焊缝,由于工件上部的方形梁3阻碍,导致焊接区域没有足够的空间放置自动焊接设备的焊枪或自动焊接设备不便进入焊接区域,使第一长焊缝1和第二长焊缝2很难采用自动焊接方法完成,一般只能采用手工焊接方法完成。现有具体的焊接方法如下如图3所示,装配工件后,对长焊缝进行定位焊接,每段定位焊缝4的长度为150mm,相邻定位焊缝4间距约500mm,定位焊后对每段定位焊缝4 两端进行清理。所谓定位焊接,是指针对一般的较长焊缝而言,每隔一段距离焊接一小段焊缝或焊接一个焊点,目的是将被焊工件预先定位,防止施焊过程中工件移动。接下来采用中心对称的焊接顺序,如图4所示,由两名焊工从中间向两边分别沿 O1A1和0力2方向进行焊接。因此,焊工焊接每道长焊缝时,一半焊缝按照从右向左焊接的方向焊接,即右焊法;另一半焊缝采用从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焊缝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第一长焊缝和第二长焊缝进行定位焊接,每段定位焊缝的长度为80-100mm,相邻定位焊缝间距约550mm,定位焊后对所述每段定位焊缝两端进行清理;自所述第一长焊缝的中间位置起始至所述第一长焊缝的一端,采用右焊法自右向左依次对所有待焊段进行焊接;与此同时自所述第二长焊缝的中间位置起始至所述第二长焊缝的一端,采用右焊法自右向左依次对所有待焊段进行焊接;自所述第一长焊缝的另一端起始至所述第一长焊缝的中间位置,采用右焊法自右向左依次对所有待焊段进行焊接;与此同时自所述第二长焊缝的另一端起始至所述第二长焊缝的中间位置,采用右焊法自右向左依次对所有待焊段进行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平,王洪奇,胡文浩,王广英,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