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士华专利>正文

一种与制瓶机配套使用的全自动上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18535 阅读:3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与制瓶机配套使用的全自动上管机,它主要由检测器、控制器、送管提升机构、送管机构、抓管转向机构和插管机构构成,所述检测器的检测点分别设于送管提升机构、送管机构、抓管转向机构和插管机构及制瓶机的相应位置,检测器输出的电信号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分别与送管提升机构、送管机构、抓管转向机构和插管机构被控部件的控制端相连接;所述送管提升机构装配在机座的下部,送管机构设于机座的顶端,抓管转向机构装配在对应送管机构一侧机座的顶端,插管机构固装在对应制瓶机夹头和抓管转向机构位置的机座下部。该设备可实现自动取管、提升、送管、插管、回退复位的全自动操作,该上管机定位精度高、性能稳定,续管准确率达到了100%,提高了工作效率35%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与制瓶机配套使用的全自动上管机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制瓶行业的制瓶机主要有进口和国产两种类型,对于进口的制瓶机由于价格昂贵,很难被用户接受。而国产的制瓶机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很受广大的用户欢迎。但两类制瓶机普遍存在着自动化程度不高的缺陷,如续管操作全部采用人工的操作方式,该种操作方式不仅费工费时,并且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性能稳定、精度高、定位准确的与制瓶机配套使用的全自动上管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全自动上管机主要由检测器、控制器、送管提升机构、送管机构、抓管转向机构和插管机构构成,所述检测器的检测点分别设于送管提升机构、送管机构、抓管转向机构和插管机构及制瓶机的相应位置,检测器输出的电信号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分别与送管提升机构、送管机构、抓管转向机构和插管机构被控部件的控制端相连接;所述送管提升机构装配在机座立柱的下部,送管机构设于机座立柱的顶端,抓管转向机构装配在对应送管机构一侧机座立柱的顶端,插管机构固装在对应制瓶机夹头和抓管转向机构位置的机座立柱的下部。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技术进步该全自动上管机是与制瓶机配套使用的设备,该设备通过多组检测点将检测到的各种检测信号输出至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入端,由可编程控制器对其加工处理,并有序输出各种控制信号,一方面控制上管机和制瓶机铝盘夹头间的互锁和连锁定位。另一方面控制送管提升机构、送管机构、抓管转向机构和插管机构实现自动取管、提升、送管、插管、回退复位的全自动操作,该上管机定位精度高、性能稳定、可靠性高, 续管准确率达到了 100%,提高了工作效率35 %以上,同时该设备不仅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还大大降提高了制瓶机的生产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送管提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送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4为抓管转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插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机械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检测器和控制器的电原理图; 图8为执行控制电路的电原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该全自动上管机主要由检测器、控制器、送管提升机构、送管机构、抓管转向机构和插管机构构成,所述检测器的检测点分别设于送管提升机构、送管机构、抓管转向机构和插管机构及制瓶机的相应位置,检测器输出的电信号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分别与送管提升机构、送管机构、抓管转向机构和插管机构被控部件的控制端相连接;所述送管提升机构装配在机座立柱1的下部,送管机构设于机座立柱1的顶端,抓管转向机构装配在对应送管机构一侧机座立柱1的顶端,插管机构固装在对应制瓶机夹头和抓管转向机构位置的机座立柱1的下部。其上述各部分的构成及连接关系分别描述如下如图2所示,送管提升机构由储管箱2、电机3、一对出管控制气缸QG1、QG2、 提升轨道4和装配在提升轨道4中的驱动链条5及与驱动链条5相连接的托架6组成,出管控制气缸QGl、QG2设于储管箱2的出管口处,对应储管箱2的出管口处设有配装在提升轨道4上的托架6,所述提升轨道4装配在机座立柱1上,驱动链条5设于提升轨道4内,驱动链条5的一端与托架6连接,另一端接驱动电机3。如图3所示,送管机构由储管架7、两对送管气缸QG3-QG6和一对接管气缸QG7、 QG8及一个定长气缸QG9组成,其一对接管汽缸QG7、QG8分别装配在储管架7的近管口的两端,两对送管气缸QG3-QG6分别装配在储管架7出管口的两端位置,其两对送管气缸 QG3-QG6间隔一个管径的位置,定长气缸QG9装配在储管架7出管口一侧边的端口处。如图4所示,抓管转向机构由轨道座、托架和装配在托架上的旋转体、旋转机械手 8及让位气缸QGlO组成,所述轨道座固装在机座立柱1的顶端,托架配装在轨道座上,让位气缸QGlO的输出与托架连接;旋转体由旋转气缸QGl 1、壳体9和装配在壳体9内的齿条10、 齿轮11及旋转轴12组成,所说旋转气缸QGll的输出与设在壳体9内齿条10的一端相连, 齿条10装配在齿条座内,齿轮11与齿条10啮合连接,齿轮11装配在旋转轴12上,其旋转轴12的输出与机械手座13连接,旋转机械手8装配在机械手座13上。如图5所示,插管机构由纵向推进气缸QG12、横向推进器和机械手14和轨道及轨道连接座16构成,所述轨道连接座16与设于机座立柱1上的轨道15滑动连接,轨道连接座16装配在纵向推进气缸的输出顶端,横向推进器配装在轨道连接座上16,机械手14安装在纵向推进器的输出端。所述横向推进器由抓管气缸QG14、插管气缸QG13和滑道17构成,所述抓管气缸QG14和滑道17分别装配在轨道连接座16上,插管气缸QG13配装在滑道 17上,抓管气缸QG13的输出与插管气缸QG13的气缸座相连接。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两对结构相同的机械手,即旋转机械手8和机械手14,其每对机械手的结构如图6所示,它由一对气缸QG15、QG16和一对爪体18及爪座19组成,所述爪体18 的前端为一半圆状结构,其后端由一连接轴与爪座19连接,爪体18的末端设有摆动槽,两摆动槽内配装轴销,其轴销连接拉杆,拉杆的另一端与气缸的伸缩轴连接。图7为检测器和控制器的电原理图。所述检测器由控位开关Cl、C3、C4和光电检测器G1-G5及磁性开关S1-S20构成。控位开关Cl (接近开关)用于检测制瓶机的位置状态,其检测点设于制瓶机公转传动轴的对应位置。接近开关C3、C4用于检测提升机构的上升和下降的位置,其检测点设于对应升降机构的机座立柱1上。光电检测器Gl、G2用于检测制瓶机是否需要续装玻璃管,其检测点设于对应制瓶机夹头的上、下位置。光电检测器G3用于检测送管提升机构中的托架6上有、无玻璃管,其检测点设于托架6的下方。光电检测器G4用于检测送管机构中的储管架7上有、无玻璃管,其检测点设于储管架7的下方。光电检测器G5用于检测抓管转向机构中的机械手8是、否抓住玻璃管,其检测点设于机械手 8的一侧。磁性开关S1-S20 (为接近开关)分别对应装配在气缸QG1-QG18的气缸体上。上述各控位开关Cl、C3、C4和光电检测器G1-G5及磁性开关S1-S20分别接于可编程控制器 PLC的输入端。控制器由可编程控制器PLC、继电器ZJ1-ZJ22和执行控制电路组成,由继电器ZJ1-ZJ22构成的22路分支控制回路并接于可编程控制器PLC的输出端。图8为执行控制电路的电原理图。执行控制电路由继电器ZJ1-ZJ22输出的多路控制端ZJ1-1-ZJ22-1和电磁阀Q1-Q22及变频器构成,继电器ZJ1-ZJ20输出的多路控制端ZJ1-1-ZJ20-1与电磁阀 Q1-Q20相互对应构成多组并行连接的分支控制回路,其中继电器ZJ21-ZJ22输出的两路控制端ZJ21-1-ZJ22-1与变频器构成对电机3的控制回路。本专利技术通过多组检测点将检测到的各种检测信号输出至可编程控制器PLC的输入端,通过可编程控制器PLC对其加工处理,并有序输出各种控制信号,一方面控制上管机与制瓶机铝盘夹头间的互锁和连锁定位。另一方面控制上管机实现自动取管、提升、送管、 抓管转向、插管、回退复位的全自动操作,其各部分的工作过程及工作原理如下开机后,首先进行复位。即按触摸屏CM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与制瓶机配套使用的全自动上管机,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检测器、控制器、送管提升机构、送管机构、抓管转向机构和插管机构构成,所述检测器的检测点分别设于送管提升机构、送管机构、抓管转向机构和插管机构及制瓶机的相应位置,检测器输出的电信号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分别与送管提升机构、送管机构、抓管转向机构和插管机构被控部件的控制端相连接;所述送管提升机构装配在机座立柱的下部,送管机构设于机座立柱的顶端,抓管转向机构装配在对应送管机构一侧机座立柱的顶端,插管机构固装在对应制瓶机夹头和抓管转向机构位置机座立柱的下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士华
申请(专利权)人:张士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