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瓶机及其瓶体刻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012345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4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刻痕装置,包括支承部件一和支承部件二、以及刻痕刀;支承部件一包括第一支承部以及对应的驱动机构;支承部件二包括第二支承部、第三支承部、支承安装体以及支承安装座,该支承安装体可直线移动的设于该支承安装座上且其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支承部的运动方向相同或者平行,刻痕刀位于第三支承部相对的一侧;支承部件二还包括向支承安装体提供稳定支承力的支力机构,从而被夹持的瓶在移动中保持稳定的夹持力且随支承部件一移动,通过控制所述支承部件一的移动距离即可控制刻痕深度。该刻痕装置的结构简单,刻痕深度控制方便,可靠性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包含上述刻痕装置的制瓶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玻璃瓶制造
;具体的涉及了一种刻痕装置,该瓶体刻痕装置主要用于安瓿瓶颈部的刻痕,从而使安瓿瓶在刻痕处较容易的折断。另外,本申请还涉及了一种玻璃瓶的刻痕方法。此外,本申请还涉及了一种应用上述刻痕装置或者刻痕方法的制瓶机。
技术介绍
为便于安瓿瓶在颈部处的折断,在安瓿瓶的生产过程中常采用在其颈部刻痕的方法以达成目的。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2594965U的中国技术专利提供的刻痕机构、授权公告号为CN204846535U的中国技术专利提供的刻痕装置以及公布号为CN104843984A的中国技术专利申请提公开的刻痕总成均可用于安瓿瓶的刻痕。实践中,本申请人的研究人员发现刻痕过程中由于安瓿瓶瓶体为固定的、由切割刀片移动至预订位置进行刻痕操作,导致其至少存在以下问题:在安瓿瓶瓶体不规则或者外形误差较大时,有可能导致无刻痕、刻痕不到位或者刻痕过深等问题。因此,如何改进和优化刻痕装置的结构,使其结构简单、刻痕深度相同以及可靠性高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目前急需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刻痕装置。刻痕装置适用于安瓿瓶制备设备及其他各种类型的玻璃瓶制备设备,但也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包括医疗、化工、农药、化妆,以及其他制瓶设备的宽泛的范围。本技术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瓶的刻痕方法,该刻痕方法主要用于安瓿瓶的刻痕。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上述刻痕装置或刻痕方法的制瓶机。为此,本技术涉及一种刻痕装置,包括用于从两侧夹持瓶的支承部件一和支承部件二、以及用于对被夹持的瓶的颈部刻痕的刻痕机构,所述刻痕机构包括刻痕刀;其中,所述支承部件一包括支承上述瓶的瓶身一侧的第一支承部、驱动该第一支承部直线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支承部件二包括用于支承上述瓶的瓶身另一侧的第二支承部、用于支承该瓶的颈部并位于该第二支承部同侧的第三支承部、用于安装所述第二支承部和所述第三支承部的支承安装体以及支承安装座,该支承安装体可直线移动的设于该支承安装座上且其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支承部的运动方向相同或者平行,所述刻痕刀位于所述第三支承部相对的一侧;所述支承部件二还包括向所述支承安装体提供稳定支承力以使所述第一支承部直线运动时所述第二支承部和所述第三支承部随动、并使被夹持的瓶所受夹持力保持稳定的支力机构。优选地,所述第三支承部上设有用于检测其自身受力变化的传感器。优选地,所述刻痕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与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传感器可操作连接,使得该控制单元能够在获取所述第三支承部的受力情况的同时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支承部的运动而控制被夹持的瓶的定向运动;其中,该控制单元控制被夹持的瓶在朝向所述刻痕刀方向运动的过程中获取到所述第三支承部受力突变时的位置即为刻痕起始位置,通过预设所述控制单元在获取到所述第三支承部受力突变后所述第一支承部的运动距离即可设定刻痕深度。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为直线电机。优选为直线步进电机或者直线伺服电机。优选地,所述传感器采用重力传感器或者压力传感器、力传感器。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承部和/或所述第三支承部可调整或者不可调整的设于所述支承安装体上。优选地,所述支承安装座上设有滑道,所述支承安装体具有设于该滑道内的滑动杆件,且所述支力机构作用于该滑动杆件上。优选地,所述支力机构为弹性构件。优选为弹簧。优选地,所述支力机构包括链条、链轮以及配重,所述链条设于该链轮上、其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承安装体和所述配重相连。优选地,所述支力机构包括柔性索、定滑轮以及配重,所述柔性索设于该定滑轮上、其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承安装体和所述配重相连。优选地,所述刻痕机构还包括安装轴、可轴向调整的设于该安装轴上的滑动座、用于安装所述刻痕刀的刻痕刀座,所述刻痕刀座可调整或者不可调整的设于所述滑动座上。优选地,所述滑动座与所述安装轴的相对位置通过带把手螺杆进行调节。优选地,所述刻痕机构还包括控制所述支承安装体回退的回拨机构。优选地,所述瓶处于横卧的状态,所述第一支承部位于所述瓶的上方,所述刻痕刀位于该瓶颈部的上方。本技术还涉及一种采用刻痕装置对玻璃瓶颈部刻痕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01,所述支承部件一和所述支承部件二分别从两侧夹持瓶;步骤02,所述支承部件一和所述支承部件二夹持瓶朝向靠近所述刻痕刀的方向运动;步骤03,被夹持的瓶的颈部与所述刻痕刀接触时,所述第三支承部上的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信号传送给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支承部的继续移动距离而限定刻痕深度;步骤04,所述支承部件一和所述支承部件二夹持瓶朝远离所述刻痕刀的方向放回原位或者放置于下一工位;步骤05,所述支承部件一和所述支承部件二松开被夹持的瓶。本技术还涉及用于在输送器上步进式移动的玻璃瓶的瓶颈进行刻痕的方法,所述玻璃瓶在输送器上平行的并且呈直线或者圆弧行列的传送,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001,采用相对设置的支承部件一和支承部件二从两侧夹持所述玻璃瓶;其中,所述支承部件二包括用于支承上述瓶的瓶身的第二支承部、用于支承该瓶的颈部的第三支承部;步骤002,将被夹持的玻璃瓶朝远离所述输送器的方向移动至其颈部与刻痕刀接触;其中,所述刻痕刀布置于所述第三支承部相对的一侧;步骤003,将被夹持的玻璃瓶继续移动以进行刻痕;步骤004,将被夹持的玻璃瓶送回原位或者移至下一工位;其中,所述第三支承部上设有用于检测其自身受力变化的传感器,从而能够检测到被夹持的玻璃瓶与所述刻痕刀接触时的突变信号,通过控制被夹持的玻璃瓶在该突变信号之后朝向所述刻痕刀的移动距离即可控制刻痕深度。优选地,步骤002和/或步骤003中,被夹持的玻璃瓶的移动方向与其传送方向垂直。优选地,所述支承部件二还包括所述第二支承部和所述第三支承部提供稳定支承力以使所述第一支承部直线运动时所述第二支承部和所述第三支承部随动、并使被夹持的瓶所受夹持力保持稳定的支力机构。本技术还涉及用于在输送器上步进式移动的玻璃瓶的瓶颈进行刻痕的系统,所述玻璃瓶在输送器上平行的并且呈直线或者圆弧行列的传送,所述系统包括:用于从两侧夹持所述玻璃瓶的支承部件一和支承部件二、用于对被夹持的瓶的颈部刻痕的刻痕刀以及控制单元;所述刻痕刀布置于所述第三支承部相对的一侧,所述支承部件二包括用于支承上述瓶的瓶身的第二支承部、用于支承该瓶的颈部的第三支承部,所述支承部件二还包括向所述支承安装体提供稳定支承力以使所述第一支承部直线运动时所述第二支承部和所述第三支承部随动、并使被夹持的瓶所受夹持力保持稳定的支力机构,所述第三支承部上设有用于检测其自身受力变化的传感器,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支承部件一和所述传感器可操作连接,该使得该控制单元能够在获取所述第三支承部的受力情况的同时通过控制所述支承部件一的运动而控制被夹持的瓶的定向运动,从而很好地控制刻痕深度。本技术还涉及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刻痕装置,包括用于从两侧夹持瓶的支承部件一和支承部件二、以及用于对被夹持的瓶的颈部刻痕的刻痕机构,所述刻痕机构包括刻痕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件一包括支承上述瓶的瓶身一侧的第一支承部、驱动该第一支承部直线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支承部件二包括用于支承上述瓶的瓶身另一侧的第二支承部、用于支承该瓶的颈部并位于该第二支承部同侧的第三支承部、用于安装所述第二支承部和所述第三支承部的支承安装体以及支承安装座,该支承安装体可直线移动的设于该支承安装座上且其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支承部的运动方向相同或者平行,所述刻痕刀位于所述第三支承部相对的一侧;所述支承部件二还包括向所述支承安装体提供稳定支承力以使所述第一支承部直线运动时所述第二支承部和所述第三支承部随动、并使被夹持的瓶所受夹持力保持稳定的支力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刻痕装置,包括用于从两侧夹持瓶的支承部件一和支承部件二、以及用于对被夹持的瓶的颈部刻痕的刻痕机构,所述刻痕机构包括刻痕刀,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件一包括支承上述瓶的瓶身一侧的第一支承部、驱动该第一支承部直线运动的驱动机构;
所述支承部件二包括用于支承上述瓶的瓶身另一侧的第二支承部、用于支承该瓶的颈部并位于该第二支承部同侧的第三支承部、用于安装所述第二支承部和所述第三支承部的支承安装体以及支承安装座,该支承安装体可直线移动的设于该支承安装座上且其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支承部的运动方向相同或者平行,所述刻痕刀位于所述第三支承部相对的一侧;
所述支承部件二还包括向所述支承安装体提供稳定支承力以使所述第一支承部直线运动时所述第二支承部和所述第三支承部随动、并使被夹持的瓶所受夹持力保持稳定的支力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刻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承部上设有用于检测其自身受力变化的传感器;所述刻痕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与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传感器可操作连接,使得该控制单元能够在获取所述第三支承部的受力情况的同时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支承部的运动而控制被夹持的瓶的定向运动;其中,该控制单元控制被夹持的瓶在朝向所述刻痕刀方向运动的过程中获取到所述第三支承部受力突变时的位置即为刻痕起始位置,通过预设所述控制单元在获取到所述第三支承部受力突变后所述第一支承部的运动距离即可设定刻痕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刻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采用重力传感器或者压力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刻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直线步进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年生汪凯波李雄忠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知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