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发动机连杆及其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80986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连杆及其制造工艺,该发动机连杆具有杆身,在该杆身两端分别设置有大头和小头,在所述大头上设有曲柄销安装孔,在所述小头上设有活塞销安装孔,在所述杆身、大头和小头表面均镀有铜层,该铜层的厚度L为0.05mm~0.09mm。该发动机连杆的制造工艺是:1)下料;2)锻压制坯;3)正火处理;4)抛丸处理;5)渗碳淬火处理;6)镀铜处理;7)机加出曲柄销安装孔和活塞销安装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增加镀铜处理,延缓了连杆表面氧化的进程,降低了裂纹产生的机会,提高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使用寿命;具有易于实现、成本低、寿命长、质量轻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发动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摩托车发动连杆及其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连杆是摩托车发动机上的重要部件,其功用是将作用于活塞上的力传递给曲轴, 使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目前国内摩托车发动机的连杆为满足性能要求,同时保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对杆身部位做得较厚,虽然断面采用了 “工”字形结构,最薄处也有4毫米以上,这样连杆整体的质量较大,在高速的往复性运动时,由于加速度十分巨大,特别是在上止点和下止点时的加速度最大,加速度产生了巨大的惯性力,作用于连杆上产生很大的拉压应力,这样不仅影响连杆的使用寿命,也影响活塞和气缸体的使用寿命。导致发动机转速、功率不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并且发动机震动也较大。如果单纯减小连杆的厚度,减轻质量,则连杆的强度和刚度得不到保证,因为发动机连杆在使用时由于受到剧烈磨擦,导致局部区域应力集中及温度过高;如果连杆杆身较薄,受应力及温度的影响,在拉应力最大的层面上容易产生裂纹,并加速裂纹的形成和扩展,降低了连杆的疲劳强度,最终导致发动机连杆疲劳断裂。故而如何做到既减轻连杆的质量,又保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此前一直未得到技术上的突破。目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发动机连杆,具有杆身(1),在该杆身(1)两端分别设置有大头(2)和小头(3),在所述大头(2)上设有曲柄销安装孔(2a),在所述小头(3)上设有活塞销安装孔(3a),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杆身(1)、大头(2)和小头(3)表面均镀有铜层(4),该铜层(4)的厚度L为0.05mm~0.09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海李丰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