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有贤专利>正文

立交链割集群仿形递推辊环撑砌式全断面掘进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76712 阅读:3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立交链割集群仿形递推辊环撑砌式全断面掘进机(1),掘进机机头(2)包括集群割头(4)、仿形盘架(5)、辊带围撑(6)、环架围撑(7)、拼装衬砌(8),掘进机机身(3)包括长廊壳体(9)、底盘输送道壳体(10)、履带行走(11)、输送机(12),长廊壳体(9)内设置总动力控制(13)。本发明专利技术掘进机机头(2)开挖撑护拼装衬砌,掘进机机身(3)处于砌好的隧道。本发明专利技术无冲击震动无粉尘噪音,对任何硬度岩层均可平稳快速切割破落,也适应一定坡度弯度要求。由于围撑连续随挖随砌短距离直接成型,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自身作业安全可靠且对周围岩土扰动很弱,有效克服沉陷垮塌。本发明专利技术适宜硬岩软土矩形、梯形、马蹄形、圆形、弓形、椭圆形等隧道工程,尤其特大断面隧洞工程可容纳强大功率快速成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交链割集群仿形递推辊环撑砌式全断面掘进机(1)由掘进机机头(2)和掘进机机身(3)组成,其特征在于,掘进机机头(2)包括集群割头(4)、仿形盘架(5)、辊带围撑(6)、环架围撑(7)、拼装衬砌(8),掘进机机身(3)包括长廊壳体(9)、底盘输送道壳体(10)、履带行走(11)、输送机(12),长廊壳体(9)内设置总动力控制(13);集群割头(4)由标准推进式割头(14)、仿形推进式割头(15)、补空固定式割头(16)组成,标准推进式割头(14)包括标准割头(17)、箱体机身(19)、支动力控制(20)、箱体输送(21)、箱体推进(22),标准割头(17)包括纵向割链(23)、横向割链(24)、割头壳体(25)、劈撑器(26)、弧形铲(27),标准割头(17)前方纵向割链(23)与横向割链(24)呈异面垂直,标准割头(17)依据纵向割链(23)条数与间隔以及横向割链(24)条数与间隔组成不同制式规格的标准割头(17),仿形推进式割头(15)由仿形割头(18)、箱体机身(19)、支动力控制(20)、箱体输送(21)、箱体推进(22)组成,标准割头(17)部分纵向割链(23)横向割链(24)倾斜后组成不同形状的仿形割头(18),仿形推进式割头(15)箱体机身(19)支动力控制(20)及箱体输送(21)可以有不同设置,仿形推进式割头(15)仿形割头(18)有时采用标准割头(17),补空固定式割头(16)包括仿形割头(18)、支动力控制(20)并直接固接于仿形盘(28)前方;仿形盘架(5)由仿形盘(28)、外围仿形框架(29)、主割框架(30)、缓落分流仓(31)、管线分流仓(32)、连接套(33)、围铲(34)组成,仿形盘(28)与设定隧道形状相似并略小于成型隧道,仿形盘28前方设置外围仿形框架(29)主割框架(30),仿形推进式割头(15)箱体机身(19)套接于外围仿形框架(29),标准推进式割头(14)箱体机身(19)套接于主割框架(30),外围仿形框架(29)主割框架(30)呈凸凹形交错设置,外围仿形框架(29)与主割框架(30)空隙处设置补空固定式割头(16),仿形盘(28)腔内设置缓落分流仓(31)、管线分流仓(32),缓落分流仓(31)连通箱体输送(21)和输送机(12),管线分流仓(32)将总动力控制(13)各输出控制管线与集群割头(4)各支动力控制(20)连接,连接套(33)经调节推进装置(35)与长廊壳体(9)连接,围铲(34)设置于外围仿形框架(29)底部和两侧前方;辊带围撑(6)设置于外围仿形框架(29)外围,辊带围撑(6)包括托辊(36)、辊架(37)、塑胶带(38)、升降装置(39),托辊(36)安装于辊架(37),辊架(37)经升降装置(39)与外围仿形框架(29)连接,塑胶带(38)外裹于托辊(36)与相应仿形推进式割头(15)隧道切割面接触,升降装置(39)调整辊带围撑(6)撑托压力;环架围撑(7)设置于仿形盘28外围,环架围撑(7)包括马鞍体(40)、销轴(41)、液囊(42)、板盖(43)、弹簧(44)、螺拴(45)、推移装置(46),经销轴(41)串连的马鞍体(40)环绕于仿形盘(28)外围,相邻马鞍体(40)槽内安置液囊(42),液囊(42)上方板盖(43)经螺拴(45)套接弹簧(44)与马鞍体(40)连接,板盖(43)与隧道切割面接触,液囊(42)液压压力实施环架围撑(7)对隧道四围的撑托,设置于马鞍体(40)的推移装置(46)与仿形盘(28)连接;拼装衬砌(8)包括型梁拼装和衬砌密封,型梁拼装和衬砌密封各类机械手与总动力控制(13)连接,长廊壳体(9)外围为型梁(47)与材料通道;长廊壳体(9)与底盘输送道壳体(10)连为一体,底盘输送道壳体(10)两侧设置履带行走(11),底盘输送道壳体(10)设置多条输送道且每条输送道内设置输送机(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有贤
申请(专利权)人:张有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